
摘要:目的:研究疼痛護理干預對骨科患者術后鎮痛效果帶來的影響。方法:選取我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骨科患者60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不同護理干預手段均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各30例患者,其中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手段,觀察組利用疼痛護理干預,比較兩組護理滿意度以及術后的VAS評分。結果: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術后2h,兩組患者的VAS評分不存在顯著差異(P>0.05);術后24h以及術后72h,觀察組的VA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骨科患者術后采用疼痛護理干預手段的效果良好,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減輕患者疼痛程度,具有良好的臨床鎮痛效果。
關鍵詞:疼痛護理;骨科患者;術后鎮痛
臨床上骨折屬于常見的外傷,大部分患者需要利用手術展開治療,從而確?;颊叩玫搅己玫墓潭?,手術后帶來的疼痛會給患者術后睡眠與休息帶來影響,還會對患者術后早期功能鍛煉產生影響,不利于術后功能恢復。為了更好的降低術后疼痛單純利用藥物鎮痛,效果并不高[1]。因此,文中具體研究疼痛護理干預對骨科患者術后鎮痛效果的影響,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骨科患者60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不同護理干預手段均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各30例患者,其中對照組當中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5例,年齡為18-65歲,平均年齡為(35.2±6.0)歲;觀察組當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4例,年齡為17-65歲,平均年齡為(35.3±6.1)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未發現明顯差異(Pgt;0.05)。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手段,觀察組利用疼痛護理干預:
1.2.1心理護理
術后,護理人員要熱情的為患者提供服務,為患者保持舒適的體位,耐心解答患者疑問;利用圖像等方法為患者介紹關于骨折治療的知識,減輕患者心理壓力[2]。為患者提供護理時,保護好患者隱私,尊重患者需求。
1.2.2健康宣教
護理人員要按照患者情況展開健康宣教,包含疼痛出現機制與不良后果,加強患者對疼痛的準確認識,減輕患者不良情緒。護理工作者要與患者展開及時的溝通交流,準確對患者術后疼痛程度進行判斷,幫助患者良好的減輕疼痛感。
1.2.3疼痛護理
護理人員要仔細聽取患者的主要訴求,對患者對疼痛的反應密切觀察,仔細評估患者疼痛程度,防止患者過度夸大或者是掩蓋疼痛感;檢查、治療以及護理當中要保持輕柔的動作,盡量的降低疼痛帶來的刺激,重點保護好骨折部位;利用放松與音樂療法減輕患者疼痛感。護理人員要盡可能的保持患者的切口干燥清潔,觀察患者切口是否存在感染癥狀,重視切口是否存在滲血、滲液等情況,有引流管的患者要重視做好引流管護理工作,一旦出現異常要立刻上報醫生及時處理。手術后存在石膏固定的患者,護理人員要為患者末梢循環情況進行檢查,對石膏是否過緊進行觀察,提供給患者護架保護,將患肢抬高,加快靜脈回流[3],減少肢體腫脹程度,減輕疼痛感。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護理滿意度以及術后的VAS評分。
1.4統計學方法
通過利用SPSS18.0來進行數據分析,利用使用百分比來表示計數資料,用(x±s)來表示計量資料,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采用P<0.05來表示。
2結果
2.1護理滿意度
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對比術后VAS評分
術后2h,兩組患者的VAS評分不存在顯著差異(P>0.05);術后24h以及術后72h,觀察組的VA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討論
骨科患者大部分伴隨著不同程度的不良情緒,具有較強的疼痛敏感性,所以要為患者提供疼痛護理干預,良好的改善患者心理狀態,加強治療效果。
經過上述的研究結果表示,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術后2h,兩組患者的VAS評分不存在顯著差異(P>0.05);術后24h以及術后72h,觀察組的VA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
總而言之,骨科患者術后采用疼痛護理干預手段的效果良好,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減輕患者疼痛程度,具有良好的臨床鎮痛效果,臨床上應用價值較高。
參考文獻:
[1]韓旭.疼痛護理干預對骨科患者術后鎮痛效果的影響[J].中國醫藥指南,2018,16(02):227-228.
[2]徐雪峰.護理干預對骨科患者術后鎮痛效果及滿意度研究[J].實用醫技雜志,2017,24(07):799-800.
[3]張美群.疼痛護理干預對骨科患者術后疼痛的影響觀察[J].中外醫學研究,2016,14(17):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