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內科護理學作為臨床基礎護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內科護理教學質量直接影響學生臨床工作技能,為了提高臨床教學質量,深化教學模式優化,提升學生自主思維能力及臨床應變能力具有重要研究指甲。思維導圖作為新型的教學模式,于教學工作中引入思維導圖新模式,可顯著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及教學質量,以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為最終目標。
關鍵詞:內科護理學;思維導圖;教學
內科護理學作為專業性、系統性就科學性的核心護理課程,旨在培養護理學生內科疾系統化應對技能。既往傳統教學模式,多采用教學老師為主導的授課模式,學生被動接受知識,老師的思維模式嚴重限制學生自主思考及創作性思維能力的樹立,考慮高職授課時間短,教學大綱安排的課程較多,臨床給予學生思維留白的時間較少,于教學中加強學生自主思維的建立具有重要意義。隨著臨床學者對高職護理教學模式的不斷探究,思維導圖被引用到教學中去,根據教學的中心思想繪制中央圖,采用線條及箭頭的模式進行擴散,通過可視化的輔助工具,利于提升學生對內科護理知識的吸收,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了深化對思維導入教學模式的了解,特開展此項研究,旨在為臨床深化教學改革提供理論支持。
1、思維導圖理念
思維導圖又名腦力激蕩圖或心智圖,采用繪制圖的方式,將既有認識的知識、問題解決途徑、創新思路以及相關線性關系的配置進行序列表達,多以主題作為中央圖,采用分層次、組織性的呈放射延伸,作為展示邏輯思維的整合理念。
2、思維導圖的應用
2.1課前準備:教學老師在課前系統性的恢復思維導圖的概念、發展歷程、實踐應用價值,整合先進的生理及心理學知識,在回顧的基礎上,采用思維導圖理念對護理教學中相關知識融合到繪制圖中,利于制定更加貼合內科教學他要求的教學方案;教學老師于課前對既往學習情況進行分析,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習慣、既往思維模式、認知功能等,并對參與實驗的血神進行思維導圖的構建,通過指導學生進行思維導圖相關技能的培訓,主要針對思維導圖的理念、繪制原理及繪制目的對學生進行講解,著重及鞥街思維導圖構建的技巧及方式,要求學生在不斷思維導圖繪制中發現自己的缺點及優點,不斷聽思維導圖繪制技能。
2.2思維導圖的引入:教育老師應充分了解思維導圖的工作原理,借助思維導圖進行內科護理教學的備課,設置教學內容及教學活動等,借助Mindmapper繪制軟件進行思維導圖的預習存在;于課前將預習的思維導圖發放給學生,加強學生對思維導圖知識的了解,向學生布置課前任務,要求學生于課前進行探究性的學習,于發放的預習思維導圖上添加二級分支,采用不同的顏色對分支內容進行標注及講解,并在思維導圖上自己尋找問題及難點,于課上時由帶教老師根據課前的思維導圖備課情況開展教學,學生根據帶教老師的引導對預習思維導圖上的內容進行完善及修正,進一步增加三級分支及四級分支,逐漸完善自己的思維導圖;課堂教學主要針對內科護理學開展及個案討論,要求學生于課后進行鞏固,通過對課堂知識的完善及發展,通過思維導圖進行回憶及分析,不斷深化及鞏固課堂上所學的內科護理知識,根據個人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對思維導圖不斷進行完善、修正甚至重構的過程,此份思維導圖可作為課堂筆記用作學生知識的的鞏固及復習;臨床內科教學過程中,要求教學老師在開展3~4次病例討論之后及時組織學生開展思維導圖的構建,可采用小組完成模式或者是學生獨立完善模式進行思維導圖的構建,通過對病例個案的分析、病史采集、護理問題的提出及解決這一途徑,深化病例個案實施的價值[1];同時于學期課程結束前,要求學生進行思維導圖的構建,帶教老師可通過學生不同的病例個案思維導圖繪制情況作為教學質量的重要評估指標。
3、思維導圖臨床應用價值
3.1思維導圖引入護理教學可有效提高護理人才培養質量,為了適應快速發展的醫療事業助力,是符合當今衛生服務及醫療衛生事件發展的需求,開展以就業為導向的教學改革,深化推動教學模式的完善,以滿足社會多高素質醫務人員及技術型人才的高需求[2];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將既往學生別動接受知識轉換為主動容納知識的過程,通過思維導圖的介入,有效規避傳統課堂的枯燥無趣現象,借助新型的繪圖技術,提高了課堂學習的趣味性,利于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同時思維導圖的實施,利于帶教老師掌握學生學習情況,可顯著提高內科護理教學質量,為培養高素質人才及技術型人才貢獻力量,符合當今社會對醫療服務事業的需求,可有效提高護理人員社會競爭力。
3.2有利于提高臨床教學質量,既往臨床書本宣教,針對內科護理這種專業性較強的學科,學生理解能力有限,知識轉換不高,可通過給予學生思維導圖提高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建立,以圖像的形式對進行思維輪廓的圖像性轉化,可有利于學生對知識集中性及延伸性的思考[3];臨床學者率先將思維導圖應用到護理教學中,通過臨床實踐反饋,針對內科護理教學等專業性教學中,思維導圖可顯效提高帶教質量,不僅提高帶教老師的專業技能及課程規劃,同時也利于學生及時掌握及轉化知識點,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及有效性[4]。
3.3利于提升學生專業認知度,提升社會競爭力:護理學科作為臨床醫學重要組成部分,為多學科知識融合的應用學科,對護理人員的思維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及學習態度具有較好的要求,思維導圖引入教學中可顯著提高護理學生學習積極性,增加對學科的了解及自我評估,對學生獨立思維的樹立具有較強的推動作用,是培養高素質人員的重要手段;同時可提高護理人員社會競爭力,利于護理學生就業,實現個人價值[5]。
4、討論
思維導圖作為新型的輔助教育手段,臨床應用優勢顯著,可通過對病例個案的臨床討論、輔助檢查及數據收集等途徑,利于學生提高病例分析能力,通過思維導圖的構建,了解病例個案與理論護理知識之間的相關性,結束繪制圖的模式深入開展病例個案的思考及研究,加強學生自主探索醫師,不斷于繪制中發現問題,了解自身學習的短板,鞏固知識的薄弱點及盲區,可于短時間內加強對內科系統化知識的掌握,利于高職護理專業學生更好的掌握專業知識。
參考文獻:
[1]王紅艷,梁小利,包銳等.思維導圖結合PBL教學法在內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護理研究,2017,31(6):734-736.
[2]付強.思維導圖在心血管內科教學中的應用初探[J].中國病案,2017,18(8):83-85.
[3]李梅君,龔國梅,莊麗紅等.思維導圖與“3W+5H\"教學模式在內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7,31(30):3816-3819.
[4]林虹,呂一婷,林梅等.思維導圖在高職護理專業內科護理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華護理教育,2015,12(5):363-366.
[5]牟海軍,趙丹,李偉等.思維導圖聯合綱要信號教學法在呼吸內科臨床教學中的應用[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6,37(28):3577-3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