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PDCA循環管理在降低CVC護理缺陷率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6年10月到12月我院全部60例CVC護理作為對照組研究對象,通過分析60例CVC護理的缺陷率;運用PDCA循環管理思想,建立PDCA小組,對發生缺陷的原因展開分析并給出有效改善對策,制定導管每日評估制度,并確定CVC護理的護理治療標準,建立科學的護理流程;再通過案例分析、專題培訓等多種形式強,持續改進護理質量。結果:通過PDCA管理思想的運用,我院CVC護理缺陷率有率顯著降低。缺陷率從改善前的31.7%相下降到改善后9.9%,有顯著效果,Plt;0.05。結論:在CVC護理中應用PDCA訊管管理思想,能夠有效控制缺陷率,持續推動護理質量和管理效率的提升。
關鍵詞:PDCA;CVC護理;缺陷率
引言:
CVC(中心靜脈置管),是通過皮膚,從患者頸內靜脈、鎖骨下靜脈與股靜脈等實施穿刺,順著血管一道腔靜脈的一種置管方法。該一方面該方法因為其管徑較粗,導管插入長度較短,因此具有較高的穿刺成功率;另一方面,該方法的使用不會因為藥物濃度和PH值而受到限制,血液對于液體的稀釋能力較強,進而使得血管壁所受刺激較小,因此不易于引發相關血管并發癥;所以,CVC置管在手術患者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在患者接受CVC置管治療過程中,有效防范感染之分重要,而CVC置管后的維護,對于防范感染,降低感染率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CVC維護需要護理人家經過有效的培訓,掌握熟練的至關技術,并嚴格依照操作原則來實施。我院在2017年以前,沒有完整的CVC護理標準,導致各個科室的維護標準各不相同,也影響來CVC護理質量;從2017年其,在PDCA循環管理思想的指導下,我院強化了CVC護理質量管理,取得了不錯的效果,現就此做如下報道。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2016年10月到12月。我院一共實施了60例CVC護理,其中有19例護理存在缺陷;CVC護理缺陷率為31.7%。分析全部缺陷護理中存在的問題。
1.2 方法
成立專門的PDCA工作小組,有護士長擔任工作小組組長,帶領CVC護理的全部8名護理人員完成此項CVC護理質量改善工作。
采用PDCA循環管理思維來改善CVC置管護理,主要包括四個步驟:計劃(Plan)、執行(Do)、檢查(Check)和處理(Action)。具體內容如下:
1.2.1計劃(Plan)
(1)調查現狀:通過對現行CVC護理日常工作展開歸納、調查、總結,繪制工作流程圖,并制定工作質量檢查表;重點針對過去發生的CVC護理中的缺陷時間展開分析,最終確認出細想主要缺陷作為本次質量提升的改善重點,包括:“沖管、消毒、封管、固定”。
(2)原因分析:通過在小組成員之間運用頭腦風暴法,并繪制魚骨圖等方式,從人機料法環等五個方面展開系統性分析,找出CVC護理中潛在的風險。經過總結,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a. 護理人員相關技術掌握不夠熟練,系統化培訓不足,同時風險意識不強;在護理中對患者的健康宣講工作不夠,導致護患之間缺乏有效配合。b. 缺乏統一的、標準的作業流程和標準,護理工作無具體規范指導;c. 缺乏專用維護包,護理過程中選擇的物品不當,貼膜材質質量不佳;d. 護理質量與績效考核沒有直接掛鉤,無法形成有效激勵;d. 護理人員工作量大,病區環境吵雜,影響了護理質量。
(3)在眾多原因中,通過小組成員的投票選擇,在二八原則的指導下,找出最重要的少數原因,并以此作為改善的基礎。最終,形成了以下四項主要原因,包括:缺乏操作標準、確定碘伏待干時間較長、導管固定方式不佳和患者的患服影響。
1.2.1執行(Do)
根據上面找出的四項重要原因,給出相應的解決措施,具體措施如下:
(1)制定CVC維護作業標準、導管沖封管標準。通過作業標準的制定,并一次作為考核護理人員專業技能的依據,同時建立每日導管評估制度,對導管評估的內容和流程做出嚴格規定,從而即達到強化護理人員護理技能的目的,又能夠使護理人員在工作中有法可依。此外,通過定期考核制度,保證護理人員的護理能力達到標準。
(2)通過碘伏待干時間檢測,我們將原本的利潔碘伏更換為2%葡糖糖酸氯己定醇皮膚消毒液,從而將待干時間從原來的90s縮短到30s。同時,以集束化干預策略對導管維護實施干預,從而有效控制感染的發生。通過操作標準,對護理中的穿刺點選擇、肝素帽接口的消毒方法、消毒時間、校服范圍做出了詳細規定,并將導管維護規范制作成為宣傳資料上傳網絡,護理人員與患者均可查閱,從而也加強了護患的配合。
(3)改善固定方式。傳統導管固定器是通過塑料柄在卡槽中實施固定,然而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塑料柄往往被縫合導致固定實效;因此將其改編為E型膠布爪型雙固定,具有很好的固定效果。
(4)改良患服。我院患者使用的普通患服領口較小,維護與觀察啊的時候,需要去除衣領,不僅麻煩而且視野首先;將CVC患者的服裝改為肩縫活動開口設置,從而方便護理人員的觀察。
1.2.1檢查(Check)
PDCA工作小組,每月對CVC護理質量實時檢查,并發現的問題,在討論會中提出,再群求解決方法,既強化現有改善成果,也不斷更新和優化。
1.2.1處理(Action)
將改善成果形成《CVC護理規范》、《CVC維護指導》、《CVC置管教育》等相關標準化文件,以制度的形式予以落實和保證,同時推動下一個PDCA循環的發展。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使用SPSS19.0做統計工具,計數數據使用卡方檢驗驗證。
2 結果
通過運用PDCA循環改善CVC護理,在2017年1月至2017年3月期間,共有CVC維護71例,其中缺陷僅有7例,缺陷率為9.9%;與改善前的31.7%相比,有顯著降低(Plt;0.05)。
3 討論
PDCA循環作為一種動態質量改善方法,能夠有效改善傳統護理管理中缺乏規范性和計劃性的缺點,從而提升護理質量。本院通過實施PDCA循環,有效降低了CVC護理缺陷率,提高了護理質量和患者的滿意度,效果令人滿意。
參考文獻:
[1]張敏,趙潤平.CVC相關性感染的高危因素分析與對策[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14(7):1672—1676.
[2]段征征,陳婷,楊艷,等.PDCA循環管理降低脊柱骨科院內壓瘡發生率[J].護理學雜志,2016,31(20):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