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探究中醫護理在對促進中風偏癱病人康復有哪些影響。方法選取之前在我院做康復治療的中風偏癱病人80例,對80例康復病人進行隨機分配,分配情況為觀察組40例,對照組40例,兩組均采用常規的神經內科藥物進行治療。其中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觀察組采用中醫護理,并記錄分析病患者的療效效果。結果觀察80例中風偏癱病人的康復過程及結果,半年后進行各類康復功能的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研究實驗表明中醫護理相比較于常規護理確實能夠有效的促進中風偏癱病人的康復,使病人的生活質量得到提高。
關鍵詞:中醫護理;中風偏癱病人;康復;應用
引言
中風是一種中老年人常見的疾病,這種疾病有著發病速度快,死亡率較高的特殊點。現如今我國人口老齡化速度增快,中風的人數也隨之增加,病發率顯著提升。一般存活的中風病患者都一定程度的肢體功能障礙,這些遺留的病癥給患者及其家屬帶來了極大的精神壓力和經濟負擔。通過以我院8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采取中醫護理對病患進行康復治療,得到了較好的成效[1]。現分析結果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在我院進行康復的中風偏癱病人80例。進行時間為2016年8月-2018年5月,年齡35-70歲,平均(42.5±8.9);現將80例病人隨機分2組,對照組進行常規護理,觀察組進行中醫護理,對兩組病人進行手指靈活度、上肢靈活度、下肢靈活度等方面進行日常數據幾率,最后進行分析比較;中風偏癱患者參加研究時,已自愿簽署了知情同意書。
1.2方法
中醫護理采取多種干預方法。
(1)康復運動
康復及恢復的意思,使病人恢復到原來正常或者良好的狀態,針對中風偏癱患者的年齡、性別和體質強弱的限制,制定適合病人的運動方法,各個關節的運動,體位的運動,針對病患的某個病患部位進行康復運動,甚至在日常生活中,能夠使用病患部位進行的操作盡量使用病患部位,這樣不僅能恢復病患部位的功能,還能鍛煉其靈活性。
(2)心理護理
從古至今的醫學家都主張:“善醫者,必先醫其心,而后醫其病”。由此看出病人的心理健康對其的生理健康是多么的重要,護理人員與病患者多進行溝通,對病患者身體素質,心理素質有一定的了解,因人而異,運用語言對病人心理進行開解,傾聽并解答病患者的疑問,消除病患者的各類焦慮。解答的同時,對病患者多加鼓勵,讓病患者認識到不良的心理情緒能夠影響到病情,幫組病患者樹立信心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質,生活習慣。
(3)穴位按摩
針對病患者的病患部位制定不同的穴道按摩,在按摩時根據每個病患者的情況不同,按摩力度也對應變化著,給病患者制定每天按摩3次,每次5分鐘至10分鐘的方案。當按摩時,病患者局部出現酸麻脹重感,則表明此次按摩已初見療效。
(4)飲食護理
飲食在中醫治療里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利用飲食配合藥物能夠使治療效果更加的明顯。對于中風偏癱的病人飲食按中醫護理要做到在適宜的季節使用適宜的食物,食用當季的果蔬,輔助以適宜的魚肉葷腥,能夠使中風偏癱患者補精益氣,特備注意應盡量避免攝入像濃茶,咖啡,可樂等辛辣,油膩、高糖分食物,針對氣虛血瘀的病人可用黃芪適量入饌,經脈阻滯病人可常吃蘿卜用來理氣。
(5)穴位貼敷
穴位貼敷是利用納米陶瓷材料在常溫下能恒定輻射遠紅外線來刺激經絡穴位,產生熱效應,使局部皮下組織溫度升高,促進血液循環,從而達到疏經通絡、活血化瘀,理氣止痛的一種外用穴位貼膏。將納米穴位敷貼從防粘紙上剝下,貼于相應穴位,手指按壓片刻,是之完全貼于皮膚,每天3-5次,每次3-5分鐘,24小時內換帖。
1.3統計學分析
對于采集的兩組患者數據經過整理后使用SPSS11.5.進行0統計分析。
2結果
80例中風偏癱患者通過2組病患者的手指靈活度、上肢靈活度、下肢靈活度等3個方面的觀察,總得分越高,表明病患者治療效果越好。觀察組得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對比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兩組病人手指靈活度、上肢靈活度、下肢靈活度
3討論
中風也成為腦卒中,是一種常見的臨床疾病,具有較高的發病率,同時該病容易導致患者致殘,對患者的運動能力、日常生活能力等均會造成嚴重影響,給患者生活造成很大的不變。中風偏癱患者由于存在功能障礙,因而生活難以完全自理,給家庭、社會也造成了負面的影響。相關研究表明,對中風偏癱患者實施有效的護理干預,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使患者康復速度加快,運動能力、日常生活能力得到提升,進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從以上探討結果中,我們可以看到2組病人身體功能康復半年之后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進行中醫護理的病人一定程度的克服了中風偏癱所造成的后遺疾病障礙,最大程度的恢復身體功能,提高了自身的生活質量,減輕了家庭的經濟負擔。中醫護理采用多種方法對病人進行護理,心理護理能夠鼓勵病人對生活找到自信,改善病人的精神面貌,病人擁有積極向上的情緒能提高自身的免疫系統[2];學位按摩護理能夠舒展病人的脈絡,使病人經脈暢通,血液流動順暢,按摩時剛柔并濟,對病人身體進行調理;飲食護理能夠對病人進行補精益氣,運用食物本身具備的藥理特點配合病人的身體需求,提高病人的護理治療效果。隨著社會飛速的發展,人們生活的逐漸提高,人們對醫療方面要求也對應提升,中醫護理能夠更有效益的提高病人的康復進程,使病人有更為舒適的治療體驗,所以中醫護理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陳芊妤,廖若夷,張月娟,羅堯岳.中醫特色護理技術在中風后偏癱病人康復護理中的應用進展[J].護理研究,2018,32(05):677-681.
[2]薛春美.中醫護理在加快中風偏癱病人康復進程中的臨床價值[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8,31(04):605-606.
[3]段潔.中醫護理在促進中風偏癱病人康復中的應用探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07):131-132.
[4]張亞男.探討中醫護理在促進中風偏癱病人康復中的效果[J].中醫臨床研究,2015,7(36):48.
[5]張亞男.探討中醫護理在促進中風偏癱病人康復中的效果[J].中醫臨床研究,2015,7(33):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