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分析在對于偏執型精神分裂癥的患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采用優質護理干預對患者治療依從性以及護理滿意度造成的影響。方法:選取2017年~2018年期間收治的100例偏執型精神分裂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其中,研究組采用優質護理進行干預,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進行干預,對兩組患者護理前和護理3個月后所表現出的治療依從性與護理滿意度進行記錄與比較。結果:護理前,在治療依從性與護理滿意度方面,Pgt;0.05,表示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護理3個月后,研究組的依從性與滿意率均優于對照組,Plt;0.05,表示兩組患者之間的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結論:在臨床護理過程中,對于偏執型精神分裂癥患者進行優質護理有利于顯著提升其治療依從性以及對于護理的滿意度。
關鍵詞:偏執型精神分裂;優質護理;治療依從性;護理滿意度
作為精神分裂癥中最為常見的一種類型,偏執型精神分裂癥的起病年齡相對較晚,在臨床上,該病患者多數表現為敏感多疑并伴有妄想的發展趨勢,有時伴有感知與幻覺等綜合障礙,嚴重者可能受到妄想的支配進而出現自傷與傷人的行為[1]。在治療上,目前普遍采取服用相關藥物的方式進行治療,患者用藥的時間相對較長。然而,由于患者的自控能力較差,服藥的依從性相對較低,易發生自行停藥的情況,從而導致治療效果不明顯,甚至造成病情的進一步加重。因此,采取相應的護理具有必要性。本研究圍繞優質護理對于該病患者的影響進行了分析,現報道如下。
1、研究資料及方法
1.1 研究資料" 研究者選取100例偏執型精神分裂癥患者,所有患者經診斷均被確診為患有偏執型精神分裂癥,將其隨機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每組50例。研究組男性32例,女性18例;患者年齡20~65歲;病程4個月~7年。對照組男性29例,女性21例;患者年齡22~69歲;病程5個月~7年。在一般資料上,Pgt;0.05,表示兩組患者之間的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對于患者進行常規護理,具體護理內容包括保持病房的環境衛生,對患者進行飲食及用藥的護理指導。
1.2.2 研究組" 在對于患者進行常規護理同時實施優質護理,具體內容包括:①設立護理小組:由護士長及護士成立護理小組,針對患者情況制定具有針對性的護理方案,定時對方案進行微調,確保方案的合理性。②進行醫療知識的宣講:對患者進行健康知識教育,講解偏執型精神分裂癥的相關知識與用藥的重要性,幫助患者建立治療信心,從而改變對于服藥的態度,引導患者進行自我護理。③心理護理干預:在護理過程中,醫護人員應加強與患者之間的溝通,從而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在日常交流中,護理人員應保持良好的態度,傾聽患者的真實想法,同時通過患者的表情與動作來充分了解其心理,從而對患者進行適時的心理干預,從而防止不良情況的出現。④做好患者家屬的指導工作:由于患者出院后大多數時間需依靠家屬進行護理與用藥的督促,因此,在住院過程中,護理人員應當對患者家屬進行相應的護理知識宣傳,從而提升患者家屬的護理能力。
1.3 評價標準" 采用自制的《治療依從性統計表》與《患者滿意度統計表》對患者護理前后的治療依從性和護理情況進行調查,其中,治療依從性分為完全依從、局部依從、不依從,總依從率=(完全依從+局部依從)/總人數。護理情況分為滿意、一般、不滿意,總滿意率=(滿意+一般)/總人數。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選取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用“%”表示計數數據,以“x2”對其進行檢驗,Plt;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的意義。
2、結果
2.1 治療依從性比較" 經分析,護理前,兩組患者的x2值為0.05,Pgt;0.05,表示差異不具有統計學的意義;護理3個月后,研究組患者的依從人數為48,總依從率為96%,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2%,x2值為6.53,Plt;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的意義。見表1。
2.2 護理滿意度比較" 在護理滿意度方面,研究組的滿意率為96%,高于對照組的80%,x2值為4.97,Plt;0.05,表示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見表2。
3、討論
作為臨床上較為常見的疾病,偏執型精神分裂癥患者的自控能力相對較差,同時,由于自知力的缺乏,患者往往認為自己極為健康,從而對藥物的服用產生劇烈的抗拒心理。同時,有資料顯示,精神類藥物在使用的過程中偶爾會導致不良反應的出現,這一點也造成了患者治療依從性的降低,從而不利于該病的治療。同時,相關研究表明,家庭的支持有助于促進患者治療依從性的提高,從而促進治療效果的提升[2]。
在護理過程中,采用優質護理模式,有利于在生理、心理、生活以及用藥等方面對患者進行全面的護理,從而提升患者的治療體驗,并促進其積極接受相關治療。此外,通過優質護理干預,有利于增強患者及其家屬對于疾病的認識與護理能力,從而有效提升其治療效果,并促進患者對于護理的滿意度,實現良性循環。本次研究中,采取優質護理后,患者的治療依從性與對于護理的滿意度均呈現較大提升,由此可以證明,優質護理對于促進患者的治療效果具有積極的意義。
綜上,在護理工作中,對于偏執型精神分裂癥患者采取優質護理具有積極的意義,值得進行普及。
參考文獻:
[1]再娜甫,葛麗.偏執型精神分裂癥病人暴力行為的臨床特點分析與護理體會[J].智慧健康,2018,4(15):85-86+88.
[2]陳磊.對偏執型精神分裂癥患者進行臨床路徑護理的效果探討[J].當代醫藥論叢,2016,14(23):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