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骨科患者往往需要忍受病痛和臥床折磨,護理在骨科治療體系中扮演著非常關鍵的角色。預見性護理作為臨床護理的延伸,是與時俱進的護理理念,在骨科護理中引入預見性護理,將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和治療預后。因此本研究隨機抽取我院骨科住院患者,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增加預見性護理,統計并分析這些患者的出院時間、并發癥發生情況等,探究預見性護理在骨科護理中發揮的作用。
關鍵詞:預見性護理;骨科;并發癥
預見性護理是護理學領域的延伸,指的是護理人員憑借自身專業素養對患者心理、身體隨時可能出現的變化進行預判,對潛在的護理風險做出應對,從而達到降低護理隱患、保證患者治療安全、提升病人滿意度的目標[1]。預見性護理是對臨床護理研究的深化和擴展,采用預見性護理策略不僅能提高患者滿意度、改善患者住院期間生活治療,還能幫助患者盡快康復。
通常情況下,到骨科就診的患者在外力或多種因素影響下身體骨骼肌肉系統無法正常運轉,患者本身受到病痛折磨,需要手術、藥物和物理治療。在治療過程中,臨床護理對于患者盡快康復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與時俱進地引入新的護理理念十分必要[2]。因此探究預見性護理在臨床治療中的作用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我院骨科2016年3月~2017年3月入院治療的患者為研究對象,利用隨機抽樣的方式,選取120名患者。入院治療原因包括:上肢或下肢骨折,頸椎、腰椎疾病,以及脊柱側彎。其中男性占比58.75%,女性占比為41.25%,平均年齡為52.35±3.37。
二、研究方法
1、護理方法
本研究設置對照組和實驗組,將患者隨機分到兩組中。對照組護理操作按照正常護理流程和操作規范進行,包括飲食、健康、藥物等方面的護理。對實驗組患者進行基礎護理的同時引入預見性護理:一是,詳細詢問患者的基本情況,并依據這些情況準品護理用品,制定適合患者實際情況的護理措施,指導患者進行正確的科學的康復訓練,引導患者正確使用助行儀器;二是,在患者住院期間,時時與患者、家屬溝通交流,掌握患者心理健康情況,并進行適當干預治療,加強患者心理健康護理;三是,注意避免并發癥的發生,增加洗手間相關輔助設施,增加病房看護強度;四是,患者出院后,進行跟蹤隨訪,定期訪查。
2、觀察指標
記錄患者壓瘡、肺部感染、便秘等并發癥發生情況,統計患者住院時間,進行患者護理滿意度調查。
3、統計分析
利用電子表格Excel 2010總結數據,使用統計學軟件SPSS 19.0進行統計學分析。先對研究對象的基本資料進行統計學分析,再對實驗所得數據進行分析。Plt;0.05,代表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三、研究結果
1、并發癥發生情況
我們對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統計時發現,無論是對照組還是實驗組都有患者發生了不同程度的肺部感染、深靜脈血栓、壓瘡、便秘等并發癥。實驗組肺部感染1 例、壓瘡1 例、便秘1例,并發癥總發生率 5%;對照組肺部感染3 例、壓瘡8例、泌尿系統感染4 例、深靜脈血栓2 例,總發生率 28.3%。兩組具有顯著的統計學差異(Plt;0.001)。
2、患者住院時間統計
根據對兩組患者入院時間和出院時間進行對比,我們發現,實驗組患者住院時間平均為15±3天,少于對照組的19±6天,統計學分析結果表明兩組患者出院時間具有統計學差異(Plt;0.05)。
3、患者護理滿意度情況
對兩組患者滿意度調查的結果表明,實驗組患者對護理人員和護理操作流程滿意度較高,滿意率高達 98.33%;對照組患者對護理人員和護理操作流程滿意度為 88.33%。經統計學分析發現滿意度差異具有統計學差異(Plt;0.05)。
四、討論
在骨科患者接受治療的過程中,臨床護理發揮著無可比擬的重要作用,而預見性護理對于護理人員進行護理操作有重要意義,對于患者康復有積極作用。因此,引入預見性護理到骨科疾病治療體系中具有積極意義。骨骼肌肉系統受損或不能正常工作的患者在接受治療時常常需要長時間臥床,由此骨科患者一般會出現肺部感染、壓瘡、便秘、深靜脈血栓等并發癥,這些并發癥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和預后。引入預見性護理,能大幅減低這些并發癥的發生幾率,改善患者生活質量。
自2016年我院開始在骨科護理中采取預見性護理以來,無論在治療效果方面還是患者滿意度方面均有良好結果。從對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的統計結果來看(表 1),實驗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lt;0.001),這可以表明預見性護理在減低骨科疾病患者并發癥方面有積極意義;從對兩組患者出院時間的統計結果來看(表2),實驗組患者住院時間低于對照組(Plt;0.05),這可以表明預見性護理在加快骨科疾病患者康復方面有積極作用。預見性護理從患者角度出發,指導護理工作者更加全面和科學地開展護理工作,并且預見性護理更加側重于患者心理健康的干預,大幅提升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提高患者對治療行為的配合度,在一定意義上做到了“防病勝于治病”。根據出院隨訪調查結果來看(表3),兩組患者對骨科護理滿意度不同,實驗組患者滿意率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這說明患者在接受臨床護理時更傾向于接受引入預見性護理的骨科護理。
本實驗研究結果表明,在骨科護理中引用“先預防、后護理”理念,采取預見性護理策略能在一定程度上減低并發癥的發生幾率,加快患者康復周期。除此之外,我們發現預見性護理調動了護理人員的工作主動性,緩和了醫患關系,提高患者滿意度。這種個性化預見性護理有效改善了患者生活質量和預后效果。
五、總結
在實施預見性護理過程中,我們深刻體會到預見性護理在骨科治療體系中發揮的作用,采取預見性護理,能疏導患者,加強心理護理,減少并發癥,能依據患者個人實際指導其進行正確的科學的康復訓練。本文的研究結果證實,預見性護理對患者恢復產生了積極影響,值得將預見性護理策略進行推廣。
參考文獻:
[1]劉洋,劉秀秀.預見性護理模式在臨床護理實踐中運用的現狀[J].全科護理,2015,13(19):1815-1817.
[2]隋莉.心理護理對改善創傷骨科患者早期功能鍛煉依從性的作用[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9,13(06):215-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