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冠心病與糖尿病關系,更好的護理此類病人,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方法:選擇我科室住院患者中有冠心病同時伴有糖尿病的病人50名為研究對象,對其進行相應的護理。結果:健全的護理至關重要。結論: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時,全面的護理對于患者的生存質量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護理是首要
糖尿病心臟病是糖尿病患者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心臟病與非糖尿病患者相比常起病比較早,糖尿病患者伴冠心病常表現為無痛性心肌梗死,梗死面積比較大,穿壁梗死多,病情多比較嚴重,預后比較差,病死率較高;如冠狀動脈造影和臨床排除冠狀動脈病變,糖尿病患者出現嚴重的心律失常心臟肥大肺淤血和充血性心力衰竭,尤其是難治性心力衰竭臨床可考慮糖尿病心肌病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護理,既要有效控制糖尿病,又要嚴密觀察冠心病的病情進展;既要監測血糖,又要觀察心電圖變化,注意有無心肌缺血,同時注意記錄血流動力學變化、尿量及輸液量。應強調患者的自我控制和保護意識,注意血糖的調節和情緒的調控,特別強調患者的飲食控制,較好地控制血糖,有效地預防冠心病的發生。
糖尿病患者有70%~80%死于心血管并發癥,與非糖尿病患者相比,男糖尿病性心臟病性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死亡和充血性心衰發生的危險性增加2倍,女性增高3倍。Stoamler等報告在多因素干預試驗的12年隨訪研究中,與非糖尿病男性相比,在年齡、種族、膽固醇、收縮壓及吸煙等配對的情況下,男性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死亡增高3倍,在低危險狀態[收縮壓lt;120mmHg,膽固醇lt;5.2mmol/L(200mg/dl非吸煙)]的患者中,則心血管死亡的相對危險性增高5倍多。除了發生率和病死率增高之外,糖尿病患者冠狀動脈損害的程度要明顯嚴重,冠狀動脈造影和尸檢顯示糖尿病患者2~3支血管同時受損的發生率明顯高于非糖尿病對照組,且常呈現彌漫性病變。但既往對糖尿病患者合并心臟病常僅注意冠心病,而隨著對糖尿病心臟病患者進行非創傷性檢查和冠狀動脈造影的開展,發現部分糖尿病心臟病患者并未見冠狀動脈病變,甚至尸檢亦未見冠狀動脈阻塞和心肌梗死,而表現為心肌小血管和微血管病變,這亦與糖尿病患者心臟病發生率和病死率增高部分有關。
發病原因:1、脂質代謝異常2、血液流變學異常3、胰島素抵抗和(或)高胰島素血癥4、低度血管炎癥5、高血糖6、高血壓
總之,糖尿病病人由于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微血管病變、心臟自主神經功能紊亂、心肌代謝異常血液流變學改變和合并存在的高血壓等,可導致心臟的器質性和功能性改變。
通過大規模流行病學的調查和研究發現,和同齡對照組相比,糖尿病病人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和病死率較非糖尿病者高2~3倍,且發生心臟病較早,發展較快,病情較重,預后較差。糖尿病患者心肌梗死的發生率要高出3~5倍,有70%以上的糖尿病病人死于心血管系并發癥或伴隨癥心肌梗死,是2型糖尿病病人的首要致死病因
做好疾病預防只管重要
【一級預防】糖尿病冠心病的一級預防實際上是預防動脈粥樣硬化的易發病因。尸檢證明動脈粥樣硬化早從兒童時期已有發生,有的青年時期已相當嚴重,所以預防應從兒童時期開始。遺傳學中已經證明,糖尿病為多基因遺傳疾病。冠心病20世紀70年代后國外已注意到其遺傳學方面的問題,有的調查資料報告,父母1人有冠心病,其子女的冠心病發生率2倍于無冠心病家庭;父母2人有冠心病其子女冠心病發生率5倍于無冠心病家庭。可見冠心病的發生與遺傳家族因素有密切關系。因此,凡是家族中有近親糖尿病冠心病和高血壓者,都應該采取的積極的一級預防措施,防止糖尿病冠心病的發生。
【二級預防】又稱繼發性預防,凡是已患糖尿病冠心病者,對于誘發或促進其病情發展的諸因素都應該避免,對于有癥狀者應該積極進行治療,控制心絞痛,糾正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改善心功能。
【三級預防】根據病因、病機演變的途徑進行預防。糖尿病并發癥的發生有其特定的原因,預防這些病因、病機的演變是防止糖尿病冠心病發展的重要措施。
1、要注意飲食營養合理化,避免藥物經常化:許多資料表明,體胖者易患糖尿病與冠心病,二者對肥胖者猶如姊妹形影相伴。根據石家莊城鄉的普查超過標準體重10%者為高體重;低于標準體重10%者為低體重;在平均標準體重以內者為正常體重。體重的高低與患病率有著密切關系尤其是糖尿病冠心病更是如此。因此,防止體肥超重是預防糖尿病冠心病的重要措施。
2、體育運動經常化,防止好逸惡勞悠閑化:糖尿病是一種終身性新陳代謝性疾病,運動是糖尿病四大基本療法之一。運動能夠改善細胞膜的功能改善細胞器的功能,也能改善各系統器官的功能。所以,運動是防治糖尿病冠心病、降低體重的重要措施尤為重要的注重體育運動的經常化。
3、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戒除煙、酒不良嗜好,避免精神緊張,情緒激動,養成穩定的心理素質 主要包括生活方式和運動干預。適當參加運動或體力勞動保持體重正常避免超重和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有助提高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功能。有報告常規參加運動者心血管疾病的危險性降低35%~50%;低鹽(建議每天攝入食鹽不超過6g)低脂飲食(多攝入不飽和脂肪酸);戒煙吸煙是心血管疾病的一重要危險因素,與不吸煙者相比,吸煙者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年齡較早,不吸煙者生活在吸煙的環境中(被動吸煙)亦易發生心血管疾病停止吸煙可使心血管疾病發生的危險明顯降低;戒酒,飲酒對心血管疾病產生的影響尚有一些爭議,有認為少量飲酒(30~60ml/d)可能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生但大量飲酒可升高血壓和血脂,糖尿病患者飲酒可能干擾糖代謝,應盡可能地避免飲酒或不飲酒。
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對護理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具有特別重要的作用。目的是幫助患者建立健康行為,獲得最佳心身狀態。首先讓患者對所患疾病有正確認識,確信自己可以和常人一樣生活。健康教育包括本病的發生發展、預后、治療、休息、功能鍛煉,計算每天飲食量、自我注射胰島素、自我監測血糖、尿糖、預防并發癥的知識和技能等,提高患者的自我防護意識,及時發現、處理問題。健康教育應延續到患者出院后,以免一些患者住院間遵醫囑,出院后便不能自控,違背醫囑,致使病情加劇再次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