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探討面部護理、心理護理聯合應用于中重度尋常型痤瘡中的價值。方法:回顧分析64例中重度尋常型痤瘡患者的臨床資料,觀察組給予面部護理、心理護理,對照組給予常規病情護理,比較2種護理方案的安全性和對負性情緒的改善價值。結果:觀察組治療后的SAS評分更好,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更低,與對照組比較差異顯著(Plt;0.05 )。結論:面部護理、心理護理聯合應用的價值高,有助于改善中重度尋常型痤瘡患者的不良心理狀態,減少用藥不良反應。
關鍵詞:心理護理;面部護理;中重度尋常型痤瘡;價值
痤瘡是一種常見病,痤瘡好發于面部、背部及胸部等富含皮脂腺的表層部位,發病后容易反復發作,會對患者的身心產生嚴重影響,因此必須給予有效治療和科學的護理干預[1]。我院通過對收治的64例中重度尋常型痤瘡患者采取心理護理+面部護理,獲得了滿意的效果。現對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我院64例中重度尋常型痤瘡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分析,詳情報道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基本資料" 回顧分析64例中重度尋常型痤瘡患者的臨床資料,研究時間為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觀察組中男15例,女17例;患者的年齡在18~26歲,平均年齡為(20.18±2.03)歲;病程1個月-3年,平均病程(1.61±0.16)年。對照組中男14例,女18例;患者的年齡在18~28歲,平均年齡為(20.69±2.37)歲;病程1個月-3年,平均病程(1.58±0.15)年。兩組患者的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Pgt;0.05)。
1.2納入與排除標準
1.2.1納入標準 "均經臨床診斷確診為尋常型痤瘡,Pillsbury分類法屬于中重度痤瘡;近兩周均未使用過任何治療藥物;主要發病部位為面部和頸部;均簽署同意書。
1.2.2排除標準 "排除合并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排除合并嚴重肝腎功能障礙的患者;排除妊娠及哺乳期女性;排除瘢痕體質或存在光敏反應者;排除臨床資料不完整者;排除中途退出研究者。
1.3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治療及病情護理,患者在進行藍光照射治療時,應注意佩戴防護鏡遮住雙眼,治療結束后注意為面部補充水分,并采用無菌脫脂棉蘸適量爽膚水對面部進行拍打,藍光治療為每周2次,連續治療8周,指導患者口服維胺酯膠囊,每次20毫克,每天一次。做好患者的飲食護理,叮囑患者少食辛辣、刺激食物,以富含維生素和纖維素食物為主,多吃水果、蔬菜,積極預防便秘,同時戒煙戒酒,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保持穩定的睡眠和情緒[2]。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聯合使用心理護理與面部護理,(1)心理護理:加強對患者的健康指導和心理護理,幫助患者掌握疾病相關知識及護理方法,告知患者合理飲食及健康生活習慣對疾病治療的重要性。鼓勵患者加強身體鍛煉。與患者進行積極的交流,了解患者不良情緒產生的原因,對患者的心理疑慮給予積極指導,緩解患者的負面情緒,使患者能保持積極樂觀的治療態度[3]。(2)面部護理:首先指導患者選擇合適的潔面乳膏,在清潔面部后,將維胺脂乳膏涂抹于破損部位,注意進行按摩,按摩后蒸汽噴霧5~10分鐘,清除表面的維胺酯乳膏,用暗瘡針清出瘡膿栓,對于嚴重痤瘡患者可先用碘伏消毒,然后排膿,必要時可用無菌注射器抽取慶大霉素與利多卡因,注入重度痤瘡膿腔內,直至膿液完全排除干凈。
1.4觀察指標 "記錄兩組患者的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以及焦慮自評量表評分(SAS)。
1.5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18.0,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使用x2檢驗。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治療后的SAS評分更好,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更低,與對照組比較差異顯著(Plt;0.05 ),詳見表1。
3討論
尋常性痤瘡的發病與多種因素有關,其中毛囊皮脂腺堵塞是造成痤瘡發生的初始因素,當毛囊皮脂腺堵塞后,會使得毛囊內的痤瘡丙酸桿菌在厭氧環境中大量增殖,從而引起結節與囊腫。痤瘡的發生不僅會給患者的面部皮膚造成損傷,同時也容易引起身心負擔,因此需要配合有效的護理干預來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4-5]。本研究通過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增加患者的面部護理,以促進血液改善,增加皮膚通透性,排出皮脂腺內膿物,從而改善患者的皮膚狀況;加強對患者的心理護理,以消除患者的負性情緒,幫助患者保持積極樂觀的治療態度。
研究結果顯示,聯合應用面部護理與心理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的焦慮評分更低,提示心理護理和面部護理能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使患者保持身心健康。另外本研究通過統計兩組患者的藥物不良反應發現,觀察組治療后的SAS評分更好,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更低,與對照組比較差異顯著(Plt;0.05 ),上述結果同樣提示心理護理與面部護理能減少患者的不良反應,提升用藥的安全性。
綜上所述,心理護理與面部護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應用價值,能有效改善中重度痤瘡患者的心理狀態,改善患者的焦慮心理,減少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值得廣泛推廣。
參考文獻:
[1]馬磊, 蔡麗敏, 趙曄. 面部護理聯合心理護理在中重度尋常型痤瘡中的應用[J]. 中國醫藥導報, 2017(10).
[2]梁雪梅, 黃陳霞, 鄭春麗,等. 護理干預對中重度尋常型痤瘡的療效影響[J]. 現代醫院, 2014, 14(10):70-71.
[3]史亞男. 心理干預在面部護理聯合藥物治療痤瘡中的效果觀察[J]. 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6, 3(45):8987-8987.
[4]王瑞玲. 紅藍光聯合阿達帕林治療面部中、重度痤瘡的護理分析[J]. 海峽藥學, 2016, 28(9):143-144.
[5]杜會芬. 心理護理對青年中重度痤瘡后抑郁的影響[J]. 醫藥前沿, 2016, 6(2):281-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