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分析血清降鈣素原在兒科感染性疾病診斷中的應用。方法:選取60例兒科感染性疾病患者作為觀察組,按照感染程度將其分為重癥組30例與一般組30例,另選取30例同期體檢正常兒童作為研究對照組。對三組患者進行血清降鈣素原檢測,分析對比三組血清降鈣素原等指標,比較三組患者診斷滿意度。結果:觀察組患者的血清降鈣素原指標顯著高于對照組,重癥組血清降鈣素原指標高于一般組,觀察組患者的診斷滿意度(93.33% )與(76.67%)優于對照組(60.00%),三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血清降鈣素原在兒科感染性疾病診斷中的應用效果理想,不同感染程度的患兒與正常體檢兒童的血清降鈣素原檢測指標不同,因此,血清降鈣素原可考慮于今后的兒科感染性疾病診斷中推廣應用。
關鍵詞:血清降鈣素原;兒科;感染性疾病;診斷應用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兒科 2018年5月到2019年3月收治的60例感染性疾病患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根據不同感染程度分為重癥組和一般組各30例,在60例觀察組患者中,男40例,女20例,其年齡在5個月到11歲之間,平均年齡(5.63±2.28)歲,其中病毒感染35例,細菌感染25例。同期選取30例正常體檢兒童作為本次研究的對照組,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齡在3個月到12歲之間,平均年齡(6.23±2.78)歲。三組患兒的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具有可比性。
1.2診斷方法
診斷兒科感染性疾病,要求觀察組患者與對照組患者晨起空腹,對三組患者都進行靜脈血采集5ml,經過5min離心處理后,實現血清分離,將其作為本次診斷的檢測標本。利用免疫色譜法檢測患兒血清降鈣素原,檢測卡使用標準是德國BRAHMS公司生產,再利用日本日立公司的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結合免疫比濁法與芬蘭ORION公司的檢測試劑,檢測三組患者的血清C反應蛋白。醫院診斷患兒感染性疾病,還需要利用日立公司的白細胞計數儀與相關試劑,檢測三組患者的白細胞計數,并且及時記錄三組患者的診斷滿意度。
1.3觀察指標
比較三組患者的血清降鈣素原、白細胞計數、血清C反應蛋白與診斷滿意度。
1.4統計學方法
將以上資料錄入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理統計與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代表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比較三組觀察指標與檢測結果,發現觀察組中重癥組與一般組患者在血清降鈣素原、血清C反應蛋白方面的指標,顯著高于對照組,白細胞計數指標顯著小于對照組;根據感染程度不同劃分的重癥組與一般組在白細胞計數、血清C反應蛋白與血清降鈣素原等方面的指標存在較大差異,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結論
一般來講,感染性疾病屬于病原體在人體內生長繁殖,通過毒素釋放,對人體組織細胞進行破壞,使人體局部或全身出現相應的病理反應。兒童患有感染性疾病與兒童的免疫力有關,同時也受病原體侵襲力影響。兒童普遍免疫力較低,機體在成長過程中,容易被病菌與細菌侵襲,造成細菌感染與病菌感染,從而引發兒童出現感染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在兒童體內日益發展,有可能造成其他并發癥的引發,對患有感染性疾病的兒童生存質量與生命安全造成威脅,因此,醫院需要盡早對兒童感染性疾病進行診斷與治療,保證兒童生命安全。血清降鈣素原屬于一種降鈣素前肽物質,不具有激素活性,在人體炎癥越發嚴重的情況下,血清降鈣素原也會相應的升高。健康兒童的血清降鈣素原指標一般在0.1ug/L以下,在兒童受到寄生蟲、真菌與細菌等感染后,血清降鈣素原會在3到6小時內升高,在12到24小時基本達到高峰,在25到30小時內進行半衰期衰減。與白細胞計數、血清C反應蛋白、體溫等檢測指標不同的是,血清降鈣素原具有更好的特異性與靈敏性。
診斷兒科感染性疾病,要求觀察組患者與對照組患者晨起空腹,對三組患者都進行靜脈血采集5ml,經過5min離心處理后,實現血清分離,將其作為本次診斷的檢測標本。利用免疫色譜法檢測患兒血清降鈣素原,檢測卡使用標準是德國BRAHMS公司生產,再利用日本日立公司的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結合免疫比濁法與芬蘭ORION公司的檢測試劑,檢測三組患者的血清C反應蛋白。醫院診斷患兒感染性疾病,還需要利用日立公司的白細胞計數儀與相關試劑,檢測三組患者的白細胞計數,并且及時記錄三組患者的診斷滿意度。
觀察組患者的血清降鈣素原指標顯著高于對照組,重癥組血清降鈣素原指標高于一般組,觀察組患者的診斷滿意度(93.33% )與(76.67%)優于對照組(60.00%),三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語
血清降鈣素原在兒科感染性疾病診斷中的應用效果理想,不同感染程度的患兒與正常體檢兒童的血清降鈣素原檢測指標不同,因此,血清降鈣素原可考慮于今后的兒科感染性疾病診斷中推廣應用,值得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