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探討食管癌術后化療患者應用治療性溝通系統對其負性情緒及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 選取食管癌術后化療的患者70例,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35例。實驗組在一般護理的基礎上實施治療性溝通系統,對照組給予一般護理。分析兩組患者化療前后心理狀況和生存質量的差異。結果 兩組治療前的負性情緒評分及生活質量評分均無顯著差異(Pgt;0.05),各組治療后均較治療前差異顯著(Plt;0.05),并且實驗組各項評分變化水平較對照組差異顯著 (Plt;0.05)。結論 食管癌術后化療患者應用治療性溝通系統能顯著改善患者負性情緒和生命質量,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關鍵詞:食管癌;負性情緒;治療性溝通系統
食管癌在我國的發病率較高,多數發現已到晚期,錯過最佳手術時期。目前對食管癌進行手術治療仍作為食管治療的首先治療方案,術后輔助化療對提高手術治療效果具有重要意義[1]。但較多患者對化療存在恐懼感,術后化療負性情緒較重,影響化療的效果,阻礙了食管癌的綜合抗腫瘤治療方案的推廣[2]。本研究針對這一問題開展治療性溝通系統,在臨床產生較好的影響,有效改善了食管癌術后化療患者的負性情緒,提高了生活質量,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8年6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胸外科化療的70例食管癌術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男性40例,女性30例,年齡37~74歲。排除有精神病史、嚴重肝腎疾病、近期服用抗抑郁藥物及無獨立行為能力的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35例。實驗組男性20例,女性15例,平均年齡(58.2±8.3)歲,對照組男性21例,女性14例,平均年齡(61.4±7.9)歲。2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對照組 給予常規護理,進行一般性的溝通。
1.2.2實驗組 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實施治療性溝通系統,該系統包括:交際性溝通、評估性溝通和治療性溝通[3]。
1.2.2.1 交際性溝通
患者入院后的第1天即對患者的一般情況進行了解,包括患者完整的治療過程,患者的家庭成員情況、家庭關系的和諧程度等,對患者的陪護人員進行詳細溝通,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使其了解護患溝通的重要性,協助護理工作人員做好日常的護理。
1.2.2.2 評估性溝通
在建立良好醫護關系的前提下,對患者病情進行進一步評估,了解患者目前的精神狀態及對不良事件的應激能力,了解患者產生負性情緒的根本原因,針對患者的自身狀況制定個性化治療方案及溝通系統,為后續治療性溝通的展開奠定基礎。
1.2.2.3 治療性溝通
治療性溝通是整過溝通過程中的核心部分,需經過正規培訓的護理工作人員針對患者的自身特點進行針對性溝通,疏導患者的心理壓力,鼓勵患者勇敢的接受現實,針對患者存在的自身問題,進行有效的調理,建立良好的情緒管理系統及正確的認知方式。治療過程中結合實際病例給患者進行講述,鼓勵患者積極表達自己的想法,認真傾聽患者的真實感受,通過淺顯易懂的語言給病人以希望,評估每次溝通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溝通效果。
1.2.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所有患者在化療前和結束后1d內進行負性情緒及生存質量的評價[4, 5]。負性情緒包括焦慮狀態、抑郁水平及恐懼水平,分別采用狀態-特質焦慮調查量表、抑郁自評量表及視覺模擬量表評價。生存質量采用胃癌特異性量表評價,包括生理狀況、功能狀況、情感狀況、社會/家庭狀況和附加關注等5個領域。
1.3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1.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結果數據用均數±標準差()表示,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Plt;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負性情緒改變
治療性溝通后,兩組前后差異顯著(Plt;0.05),實驗組較對照組評分顯著降低(Plt;0.05),見表1。
2.2 生存質量改變
治療后兩組患者各指標均有顯著差異(Plt;0.05),且實驗組各指標顯著優于對照組(Plt;0.05),見表2。
3 討論
食管癌是國內發病率較高的惡性腫瘤之一,死亡率較高,對于具有手術指證患者均采用手術治療,術后結合化療是目前治療食管癌行之有效的治療手段[6]。
隨著治療觀念的改變,臨床上對軀體疾病與精神障礙共病問題的研究力度漸趨加強,針對二者的緊密關系,國內外進行了一系列研究,對食管癌術后不良情緒患者,發現其心血管系統、神經內分泌系統及血流動力學方面均產生一系列改變,對食管癌術后患者的治療較為不利[7]。針對上述情況,采取一定措施把疾病或治療給患者帶來的生理、心理、社會和人生觀損傷降低到最低程度成為護理工作最重要的目標[8]。
治療性溝通是人際間表達支持、提供信息和反饋、糾正非理性認知,幫助患者應對焦慮等負性請的一種溝通方式[9]。本研究表明,食管癌患者在實施化療前存在負性情緒,其焦慮、抑郁和恐懼評分均出現相對較高的水平,在對患者進行心理支持治療后,患者心理狀態、負性情緒各評價指標評分顯著降低,說明治療性溝通系統對患者負性情緒的改善、生活質量評價較前也有明顯改善[10]。與常規護理相比,治療性溝通系統能夠根據患者不同心理狀況進行針對性疏導,顯著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緒,提高患者接受治療的積極性,消除患者對化療的恐懼心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治療性溝通系統是一種輔助的治療方式,在臨床用藥的過程中,針對患者的負性情緒采取積極的溝通方式,消除患者的恐懼心理,打消患者心中的疑慮,使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產生積極向上的心態,積極配合治療。治療性溝通系統的理論與現代護理模式相結合,符合醫學發展的方向,對患者展開針對性、個體化的治療性干預,符合現代醫學模式的要求,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董星琲,袁勇,陳龍奇. 不同手術方式對食管癌患者術后生活質量的影響[J]. 中華胸心血管外科雜志,2018,34(8):507-512.
[2]段曉峰,于振濤. 食管癌新輔助放化療聯合手術與單純手術治療效果的隨機對照試驗Meta分析[J]. 中華胃腸外科雜志,2017,20(7):809-815.
[3]王晶晶,史李菲,萬修梅,等. 營養干預配合治療性溝通系統干預對食管癌術后胃腸恢復的影響[J]. 健康大視野,2018(21):235-236.
[4]吳娟娟. 護理干預對食管癌放療期間生活質量及并發癥的影響[J]. 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3(44):21.
[5]蒲長春,楊智慧,王云,等. 近端胃切除術與全胃切除術對老年食管胃結合部腺癌患者生存率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 中國老年學雜志,2018,38(4):854-857.
[6]Barbetta A, Sihag S, Nobel T, et al. Patterns and risk of recurrence in patients with esophageal cancer with a pathologic complete response after chemoradiotherapy followed by surgery[J]. J Thorac Cardiovasc Surg,2018.
[7]Chen D, Wang W, Chen Y, et al. Recurrence and prognostic model for identifying patients at risk for esophageal cancer after surgery[J]. Cancer Manag Res,2018,10:6109-6120.
[8]宋江艷,王維利,李惠萍. 治療性溝通系統對腫瘤術后化療伴發抑郁情緒患者的效果研究[J]. 中華護理雜志,2010,45(11):982-985.
[9]郭華. 治療性溝通對食管癌手術前患者焦慮的影響[J]. 中國實用醫藥,2016,11(5):255-256.
[10]化俊飛,馬遜,劉秉誠,等. 治療性溝通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 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26):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