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探討和分析綜合管理在集中消毒供應室護理管理中的價值。方法以我院消毒供應室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綜合管理后為觀察組對象,以消毒供應室2018年7月至2018年12月實施綜合管理前為對照組對象;對比兩組護理管理的管理效果。結果統計,進行綜合管理模式后,護理人員的工作滿意度高,比較試驗前后兩項指標,有統計學意義。結論選擇應用綜合管理模式能夠改善護理質量,差錯發生率可得到降低。
關鍵詞:綜合管理;護理;集中消毒供應室
對醫院各個科室重復使用的醫療設備、器械、物品進行清洗、消毒和滅菌,通過為醫院各科室提供無菌、無毒的醫療用品,可以有效的預防醫院感染,避免出現由于科室消毒不完善導致院內交叉感染的情況,為了提升醫護人員的安全意識和防范意識,醫院應將消毒供應室的日常工作成立監控小組。此次試驗分析了在集中消毒供應室護理管理工作中應用綜合管理模式的效果,如下為具體報告內容。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以我院消毒供應室 2019 年 1 月至 2019年 6 月實施綜合管理后為觀察組對象,以消毒供應室2018 年 7 月至 2018 年 12 月實施綜合管理前為對照組對象。觀察組與對照組期間,我院集中消毒供應室的護理人員均完全相同,沒有差異。
1.2方法。我院在 2019 年 1 月開始,在集中消毒供應室管理過程中,實施了綜合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
1.2.1 專門建立護理質量監督小組
明確分配小組成員的任務,對集中消毒供應室的改革工作環節進行全方位的監督,及時解決出現的問題;小組成員如果有新入職的員工,要注重對其責任感和使命感的培養,提高其服務意識、工作態度、安全意識等。針對集中消毒供應室的文件,可組織小組成員定期學習討論,如有問題需為其詳細講解,學習結束后要進行考核,設置獎懲措施,如獎勵成績優良人員,警告成績不理想的成員,目的是將小組成員的工作能力和綜合水平努力提升,讓學習不扎實的員工認真學習相關知識,可以全面掌握自己份內的工作。
1.2.2 進行環境管理
由于集中消毒供應室存在不同的工作區域,所以這些區域要有不同的管理方法,為了防止交叉感染,各個科室都能享受優質的護理服務,應該專一性管理各個科室使用的物品、設施,科室之間要有團隊意識,注重合作。針對公共區域:為保證空氣質量,需消毒空氣,消毒方式為:循環空氣消毒機。另外需定時檢測空氣質量和細菌。為了保證合格產品是經過消毒滅菌的,由專門的消毒工作人員檢查消毒滅菌產品.
1.2.3物品管理。消毒室供應室內,嚴格遵循物品的分類原則,針對不同類型的物品,不同消毒要求的物品,給與不同清洗消毒方法,并就消毒殺菌工作做好記錄。同時,對于清洗消毒完成的物品,要密封保障并標記消毒人氣。對于廢物物品的處理,要采用標準的處理方式,避免對醫院環境造成破壞.
1.2.4 根據標準規范嚴格執行各項操作程序
詳細工作是:消毒、清洗、檢查包裝、滅菌、發送等流程,對不同的器材進行分類整理,消毒滅菌方法要準確掌握。
1.2.5 嚴格規定接送程序
各項操作執行的時候,需對下送車、下收車的應用嚴格分開,醒目的標識要做好,根據清潔、消毒和分區域性的規范要求,嚴格停放。
1.3 評價指標
選擇以臨床滿意度、差錯發生情況做為指標,來指導數據分析。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 SPSS13.0 軟件整理分析以下各項表格數據。計量資料用均數 ± 標準差( ±s)表示,采用 t 檢驗,以 Plt;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我們可以從下面的表格中看出護理人員在經過綜合管理模式后,對于供應室工作質量的滿意度比較高,與實施前的差距比較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lt;0.05,詳見表 1。通過數據比較,觀察到臨床滿意度于供應室較高,較實施前數據,有較大差距 Plt;0.05,臨床存在統計學意義。
表2為綜合管理模式實施前后醫院治療過程中差錯發生情況,綜合管理模式實施前后醫院治療過程中差錯發生詳細情況見如下表2,進行綜合管理模式后,大大降低了差錯發生率,較實施前,有較大差異 Plt;0.05,在臨床上存在統計學意義。
3 討論
在本次研究中,實施綜合管理后,消毒供應室管理工作的工作質量和其他科室的認可度均有十分顯著的提升,Plt; 0.05。綜上所述,在集中消毒供應室護理管理中,應用綜合管理,能夠使得護理人員的工作服務意識大幅提升,工作質量得到全面改善,且有利于提高相關科室的認可度,有較高的推廣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魏碧.消毒供應室集中式管理對優質護理服務工作的促進[J]. 武警醫學院學報 ,2016,20(12):981-982.
[2]萬方麗.綜合管理在集中消毒供應室護理管理中的實踐分析[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97):190
[3]鄭欣欣.綜合管理在集中消毒供應室護理管理中的價值評價 [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18,18(77):228-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