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探討在心血管內科護理管理中存在的風險因素及安全防范對策。方法選取2019年2月至2019年2月本院內科接收的82例心血管患者,回顧性分析病例資料以及臨床護理資料,總結其中存在的風險因素,作為此次研究的對照組。根據對照組總結的風險因素提出有效的安全防范對策,對本院2019年2月至2019年2月接收的82例心血管患者進行臨床研究,作為此次研究的觀察組。結果經過對比觀察發現,觀察組患者護理風險的發生率要明顯低于對照組,且患者對于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也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患者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心血管護理中的風險因素進行分析總結,并提出相應的安全防范對策能夠有效地降低患者臨床護理中一系列風險的發生率,有效地提高患者對于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
關鍵詞:心血管內科護理;風險因素;安全防范對策;滿意度
引言
心血管內科是醫院收治患者較多,且病種較繁多的一個科室。由于心血管患者病情較嚴重,同時帶有極高的致死率和致殘率,因此在對此類患者進行護理時就存在著極大的風險。護理作為治療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假使在護理過程中護理不當,就會引起一系列的護患問題。因此提高心血管內科護理質量也一直是護理人員工作的一個重要研究部分。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調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本院接收的心血管患者中80份病例資料以及臨床護理資料,總結其中存在的危險因素,作為對照組。根據對照組總結的危險因素提出有效地應對措施,對本院2019年2月至2019年2月接收的82例心血管病患者進行臨床研究,并將次作為觀察組。其中對照組男性患者44名,女性患者38名,年齡在38-73歲,平均年齡(55.5±4.8)歲;觀察組男性患者37例,女性患者45例,年齡在47-69歲,平均年齡(58.1±6.3)歲。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的年齡、性別存在著一定的差異,但對研究不產生影響(P>0.05)。所有參與本次研究的患者均于研究前簽訂了知情同意書,自愿配合相關研究活動,確保研究順利進行。
1.2方法
選取對照組心血管患者中的病例資料以及臨床護理資料,總結其中存在的風險因素,并針對風險因素提出有效的安全防范對策,并將其應用在觀察組患者的臨床護理中。
1.2.1存在的風險因素
風險因素主要表現在護理人員、患者及其家屬三方面。護理人員:護理人員的護理技術和知識有所欠缺,且存在著部分護理人員工作責任意識較弱的情況,對于患者的臨床護理不能認真仔細的對待;患者及其家屬:患者及其家屬由于對所患疾病的認識度不足,往往會出現緊張、恐慌、焦躁等不良情緒,在進行治療時不能做到積極的配合治療。
1.2.2安全防范對策
不斷提高心血管患者護理人員的業務素質及綜合素質,定期對護理人員開展護理知識技能的培訓,同時提高護理人員面對風險事件的應急能力,避免在遇到突發事件時無法冷靜處理;另外,嚴格落實護理人員責任制度以及分級護理制度,提高護理人員的責任意識,確保護理人員能夠嚴肅對待患者的護理工作;加強護理人員與患者及其家屬之間的溝通交流,護理人員應及時向患者及其家屬普及相關心血管疾病的知識,全面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況以及病情發展情況,并針對患者的不良情緒進行積極的疏導,引導患者積極配合治療,提高臨床治療的效果[6]。
1.3評價指標
統計兩組患者臨床護理風險事件的發生率以及患者對于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
1.4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21.0統計軟件對所有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處理。采用t進行組間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通過分析比較我們能夠發現,對照組患者風險事件的發發癥發生總例數為9例,總發生率為6.43%。對照組CRBSI有11例,占7.86%;VAP有13例,占9.29%;CAUT有12例,占8.57%;并發癥發生總例數為36例,總發生率為25.71%。統計數據結果表明,觀察組的各項并發癥指標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并發癥的總發生率為較對照組患者的總發生率有顯著降低,數據差異對比Plt;0.05,有統計學意義。
3討論
因為心內科的住院患者病情種類很多,病情比較復雜,而且變化沒有規律可循,所以給護理工作帶來了一定的難度,要做好心內科的護理工作就要從各個方面著手,不斷優化管理制度,護理人員不斷提升護理能力。經過院方的認真研究,綜合影響護理管理工作的各種因素,提出護理風險管理,這不但是心內科護理工作的需要,還是保證病人更好康復的需要。實行護理風險管理,對護理工作過程中有可能發生的風險事件進行人為干預,能夠減少風險事件的發生,對患者的治療也有很大幫助。護理風險的因素有很多,例如:因為心內科患者的病情復雜多變,患者多以年齡高的人為主,危險性增加,患者和家屬的心理能力承受有限,增加了護理工作的難度;同時護理人員對專業知識的掌握程度和運用能力以及心理素質也影響護理工作的風險;藥物和醫療器械的使用在客觀上也有一定的風險存在;醫院的護理工作管理制度也會影響護理工作的質量,如果管理不到位,防范意識薄弱,也容易造成風險事件的發生。本次實驗對接受護理風險管理的患者和普通護理管理的患者在風險事件發生情況和對護理工作滿意度方面進行對比,分析本次研究的相關數據,在心內科強化護理風險管理有效降低了風險事件的發生,患者更加肯定和認可護理人員的工作,對比差異有統計意義Plt;0.05。
結語
綜上所述,在心內科實施護理風險管理制度,加強對患者安全的保障,同時減少患者發生風險事件的情況,使護理工作能夠順利進行,醫患關系也有所改善,因此應該在醫院的各個科室應用。
參考文獻:
[1]趙芬芬.優質護理服務在心血管內科臨床護理中的應用研究[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9,3(37):48+54.
[2]楊加容,劉忠.探析人性化服務在心血管內科臨床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22):690-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