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分析綜合護理對改善冠心病患者生活質量的效果。 方法:選取本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56例進行研究,按護理方式不同分組為對照組、綜合組。對56例冠心病患者均采取常規護理干預,同時綜合組患者施行綜合護理服務。組間比較其生活質量情況。 結果:研究組冠心病患者生活質量各指標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lt;0.05。 結論:對冠心病患者采取綜合護理干預能有效提升其生活質量,價值顯著。
關鍵詞:綜合護理;冠心病;生活質量;護理效果
冠心病為臨床常見慢性疾病之一,為確患者生活質量,在對冠心病患者進行臨床治療同時需輔以全面、綜合的護理干預[1]。本文即探究冠心病患者施行綜合護理干預的臨床效果。具體如下:
1.一般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56例進行研究,納入患者均符合冠心病診斷標準,且知曉本次研究內容,自愿配合、參與。同時排除合并其他嚴重臟器疾病、精神疾病及認知障礙等。
按護理方式不同將56例冠心病患者分組為對照組、綜合組。對照組28例冠心病患者中男、女例數各為17、11,最低年齡為53歲,最高年齡為79歲,年齡均值為(67.52±3.17)歲,最短病程為2年,最長病程為7年,病程均值為(4.13±1.02)歲;綜合組28例冠心病患者中男、女例數各為18、10,最低年齡為52歲,最高年齡為80歲,年齡均值為(67.49±3.13)歲,最短病程為2年,最長病程為7年,病程均值為(4.11±1.05)歲。兩組冠心病患者一般資料數據經統計、對比可知差異不顯著(Pgt;0.05)。
1.2 方法
對所選取56例冠心病患者均給予常規護理服務,具體措施為:密切關注冠心病患者體征變化情況,給予患者飲食及用藥指導,為患者介紹冠心病疾病相關知識等。
綜合組在施行常規護理服務同時對本組冠心病患者采取綜合護理干預,具體為:(1)認知干預。為患者介紹冠心病疾病相關知識外,了解患者的認知需求并行針對性宣教。同時需告知患者冠心病疾病對機體狀態的影響,積極配合臨床治療及護理工作可有效控制疾病,進而提高患者的依從性及重視程度。(2)情緒干預。冠心病需長期用藥控制疾病發展,患者易出現心理排斥情況,并存在不同程度焦躁、不安等不良情緒。為避免患者因不良情緒影響疾病控制效果,需積極與患者溝通,引導患者訴說,并針對患者的心理疑慮進行疏導。(3)用藥干預。告知患者遵醫囑用藥的重要性,同時為患者介紹所用藥物的藥物作用原理、藥物預期效果、可能出現的藥物不良反應以及正確的用藥方式、劑量、時間等。(4)康復訓練指導。結合冠心病患者的具體疾病情況及機體狀況,為其制定針對性的康復運動計劃,指導患者每日進行適量的康復運動,如慢跑、打太極、游泳等,使其養成運動習慣,進而改善患者心血管功能及機體代謝情況。
1.3 評價指標
采用生活質量評估量表對兩組冠心病患者干預后的生活質量進行評估,評估內容包括精神狀態、軀體功能、認知功能、行為能力等,各指標總分值為100分,得分越高即各生活質量評估指標狀況越佳。
1.4數據處理
采取SPSS18.0軟件處理結果數據,結果各評分指標采用(±S)形式表達,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對比結果為p<0.05,即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干預后,研究組冠心病患者的精神狀態、軀體功能、認知功能、行為能力等生活質量指標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lt;0.05。具體見下表1。
3.討論
冠心病是指因各種因素所致冠狀動脈粥樣硬化,進而導致管腔堵塞或狹窄,臨床較為常見,且冠心病病程長、極易復發,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同時,給患者的身心帶來一定壓力[2]。為確保冠心病患者生活質量,需在對其進行臨床治療同時采取全面、優質的護理服務[3]。
綜合護理模式作為一種富含個性化、人性化的護理模式,致力于為患者生理、心理、社會等各方面提供護理干預,進而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質量[4]。對冠心病患者施行綜合護理干預,在各項常規護理干預基礎上,于認知、情緒、用藥、康復訓練等方面對冠心病患者進行護理干預,以期提升其整體護理質量,改善患者生活質量[5]。本文結果亦顯示,綜合組28例冠心病患者精神狀態評分(89.59±3.41)分、軀體功能評分(93.21±4.13)分、認知功能評分(92.35±2.27)分、行為能力評分(90.58±5.31)分均顯著優于對照組,Plt;0.05。
綜上,對冠心病患者施行綜合護理干預能有效改善其生活質量,價值顯著。
參考文獻:
[1]楊莉霞,關東升,曹振浜等.抗腦卒中治療聯合行為護理對老年蛛網膜下腔出血合并冠心病患者NIHSS及SDS評分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8,38(8):1811-1813.
[2]胡永瓊,鄧云霞.移動醫療App+微信群在冠心病PCI術后患者延續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護理管理,2016,16(3):394-397.
[3]曹癸蘭,梁靜,陶寶明等.醫院-社區-家庭聯動管理方案的制訂及其在冠心病患者二級預防中的應用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18,53(10):1157-1162.
[4]劉素勤.新型網絡平臺在冠心病 PCI 術后優質護理體系中的構建及應用效果分析[J].齊魯護理雜志,2016,22(6):28-30.
[5]李玉東.雙心護理聯合放松訓練對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療患者心理應激、睡眠質量和意外事件的影響[J].護士進修雜志,2019,34(2):102-106.
作者簡介:姓名:馬愛蓮;性別:女,籍貫:云南大理。出生:1983.06.15;職稱:中級護師,研究方向:護理知識,心電圖等功能檢查知識研究。
楊潔江,出生年月:1977.12.12,性別:女,籍貫:云南大理,職稱:副主任藥師。研究方向:藥品食品微生物檢驗及臨床藥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