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自我效能護理干預對肺癌病人化療后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將100例進行化療的肺癌患者隨機均分為兩組,對照組進行常規護理,干預組進行常規護理與自我效能護理干預,對比兩組患者在護理后的自我效能感和生活質量。結果:干預組患者的自我效能感評分與生活質量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lt;0.05)。結論:自我效能護理干預能提高肺癌病人化療后生活質量。
關鍵詞:自我效能;肺癌;化療;生活質量
肺癌是在近年來發病概率與死亡概率上升極快的一種惡性腫瘤。不少肺癌患者在確診疾病時已經處在肺癌晚期,無法通過手術治療進行根除疾病,只能接受化療。在化療的過程中,患者很容易發生不良反應,比如骨髓抑制、脫發和腸胃方面的不良反應等;也容易產生不良心理,比如緊張、抑郁和焦慮等[1]。本文將對自我效能護理干預對肺癌病人化療后生活質量的影響進行分析,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方法
1.1 基線資料
選取我院收治的100例進行化療的肺癌患者,選取時間范圍是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隨機均分為兩組,分別是對照組和干預組,每組各50例。
對照組:男性有31例,女性有19例;年齡在43歲至75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7.71±6.53)歲。
干預組:男性有27例,女性有23例;年齡在42歲至78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8.24±7.08)歲。
對比兩組上述基線資料,P值gt;0.05,差異不具備統計學意義。
選取標準:①經過檢查確診為肺癌患者;②接受化療3個療程及以上;③對本研究知情且簽署過同意書者。
排除標準:①有其它重要臟器(如腎、肝、心等)嚴重病變者;②精神方面疾病者。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進行相同的化療。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即基礎護理和健康宣教等。干預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加自我效能干預護理,主要干預內容如下。
(1)心理方面干預:給患者普及關于肺癌和化療的知識,讓患者對出現的化療不良反應有個心理準備,減少患者對未知的恐懼和緊張,提高患者的配合度,講解化療成功案例來幫助患者提高化療信心。
(2)功能鍛煉干預:根據患者的心肺功能和年齡的具體情況,制定鍛煉計劃,不宜過度疲勞,以輕緩運動為主,比如散步、打太極拳等;指導患者練習深呼吸,緩緩吸氣至肺滿屏3秒左右,再慢慢呼氣,連續練習20次左右,每天早上和晚上進行練習,根據自身情況增加屏氣時間,直到10秒為至[2]。鼓勵患者根據自身情況進行加大運動量以及深呼吸的練習,從而提高自我效能感覺。
(3)支持患者干預:鼓勵患者的家屬及親友多來探視患者,給患者在精神和經濟方面的支持,讓患者更加積極接受治療。
(4)出院后的隨訪:對患者進行定期的隨訪,了解患者的治療情況等,并且進行鼓勵和指導,提高患者對治療的依從性,促進患者達到自我效能的最大化。
1.3觀察指標
一是對比兩組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即使用GSES量表對患者在干預四周后的自我效能感進行評分,總分40分,分數越高則表明患者的自我效能也越高。二是對比兩組患者生活質量,即使用EORCT QLQ-C30量表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進行評分。
1.4統計學處理
本文的研究數據均選用SPSS22.0版本的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以“均數±平均值”表示計量資料,T值進行檢驗;以“%”表示計數資料,卡方進行檢驗;若檢驗結果為“P<0.05”,則可表示兩組患者的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對比兩組患者的自我效能評分
護理后兩組的自我效能評分均高于護理前,在護理后干預組患者的自我效能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值lt;0.05,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具體見下表一。
2.2對比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
在護理前,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無明顯差異(Pgt;0.05);在護理后,干預組患者的生活質量明顯高于對照組(Plt;0.05)。
3 討論
肺癌的發病率與死亡率都比較高,并且在化療中容易發生不良反應,影響患者的心理和生活質量。
自我效能護理干預從患者的心理入手,緩解患者的不良心理;指導患者對自身功能進行恢復性鍛煉;幫助患者獲得更多的支持;對患者出院后的治療進行跟蹤與指導,促進患者的自我效能最大化[3]。
從文中結果數據也可以看出,自我效能干預的干預組患者的自我效能感與生活質量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lt;0.05)。
總而言之,自我效能護理干預能不僅能提高肺癌患者化療后的自我效能感,還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廣泛應用。
參考文獻:
[1]陳月梅.自我管理護理對肺癌化療患者自我護理能力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5,36(7):942-944.
[2]焦穎.自我管理護理干預在提高肺癌術后化療患者自我護理水平和自我效能感中的應用[J].河北醫學,2018,24(8):1394-1397.
[3]王曄光.強化護理干預對肺癌化療患者希望水平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5,36(5):614-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