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本品探討了辣木葉粉對小鼠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的影響,為辣木葉用于免疫低下疾病防治及相關功能食品開發提供依據。試驗結果顯示,ConA誘導的小鼠脾淋巴細胞轉化試驗中,1.00g/kg·bw/d組加ConA孔與不加ConA孔吸光度的差值高于0g/kg·bw/d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DNFB誘導小鼠DTH試驗中,1.00g/kg·bw/d組耳殼增重高于0g/kg·bw/d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抗體生成細胞檢測試驗中,0.17g/kg·bw/d、0.33g/kg·bw/d、1.00g/kg·bw/d 組小鼠溶血空斑數與0g/kg·bw/d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小鼠血清半數溶血值試驗中,0.33g/kg·bw/d、1./00g/kg·bw/d組小鼠血清半數溶血值(HC50)高于0g/kg·bw/d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表明辣木葉粉具有增強小鼠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功能。
關鍵詞:辣木葉粉;細胞免疫;體液免疫
辣木為辣木亞目辣木科辣木屬植物,又名鼓槌樹,是多年生熱帶亞熱帶落葉喬木,其根具辛辣味,因而得名辣木[1]。辣木是印度和非洲當地居民的一種食物,也是治療多種疾病的傳統藥材,根據印度醫學認為,其根、樹皮、莢和葉可用于多種疾病的防治[2]。現代研究認為,辣木富含蛋白質、維生素、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等營養成分,此外,還含多種具有生物活性的糖苷類、酚酸類和黃酮類等化合物[3]。本品探討了辣木葉粉對小鼠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的影響,為辣木葉用于免疫低下疾病防治及相關功能食品開發提供依據。
1 材料和方法
1.1 實驗分組及處理
隨機選取SPF級CI/F1代健康雌性小鼠,體重為19.0~21.9g,分四組。受試物為辣木葉粉,人體推薦量日用量是2g。設0.17g/kg·bw/d、0.33g/kg·bw/d、1.00g/kg·bw/d三個劑量組(分別相當于受試樣品人體推薦攝入量的5倍、10倍、30倍),另設0g/kg·bw/d組以無菌水代替受試物。受試樣品用無菌水配制,低、中、高劑量配制濃度分別為17mg/mL、33mg/mL、100mg/mL,經口每日一次給予小鼠相應劑量的受試物,小鼠灌胃量為0.1mL/10g·bw。連續灌胃一個月后測定各項指標。
1.2試驗方法
1.2.1ConA誘導小鼠脾淋巴細胞轉化試驗
處死動物,取脾,置于小平皿中,研磨脾臟,制成細胞懸液,過濾,離心,將細胞懸浮于完全培養液中。將細胞懸液分兩孔加入24孔培養板中,置培養箱中培養72h。培養結束前4h,每孔輕輕吸去上清液0.7mL,加入不含小牛血清的培養液,同時加入MTT(5mg/mL)50μL/孔,繼續培養4h。培養結束后,每孔加入1mL酸性異丙醇,吹打混勻,使紫色結晶完全溶解。將溶解液移入96孔培養板中,每孔做三個平行孔,用酶標儀在波長570nm下測定各孔吸光度值。
1.2.2DNFB誘導小鼠遲發型變態反應(DTH)
每鼠用剃毛機將腹部的毛剃去,用10mg/mL DNFB 溶液50μL均勻涂抹致敏。5日后用10mg/mL DNFB溶液10μL 均勻涂抹于小鼠右耳(兩面)進行攻擊,攻擊后24h頸椎脫臼處死小鼠,剪下左右耳殼,用打孔器取下直徑8mm耳片,稱重。
1.2.3抗體生成細胞檢測
每只鼠腹腔注射2%的SRBC懸液進行免疫,4d后處死,取出脾臟,放在盛有無菌Hank’s液的小平皿中,研磨脾臟,制成細胞懸液,過濾,離心將細胞懸浮于培養液中。將表層培養基加熱溶解后,保溫,與等量的Hank’s液混合,分裝小試管,向管內加10% SRBC50μL,25μL脾細胞懸液,迅速混勻,傾倒于已刷瓊脂糖薄層的玻片上,做二個平行片,待瓊脂凝固后,放入37℃、5%CO2培養箱中孵育1.5h,然后將制備好的補體稀釋后加入到玻片架凹槽內,繼續孵育1.5h后,計數溶血空斑數。
1.2.4血清溶血素測定
每只鼠腹腔注射0.2mL進行免疫,4d后小鼠眼底靜脈叢取血于離心管內,放置1h,離心10min,分離并收集血清。血清200倍稀釋后,按檢驗方法測定樣品管及SRBC半數溶血時的光密度值。溶血素的量以半數溶血值(HC50)表示。
1.4 結果
試驗過程中動物飲水攝食正常,外觀無異常。與0g/kg·bw/d組比較,各劑量組小鼠試驗前后體重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
1.4.1辣木葉粉對ConA誘導的小鼠脾淋巴細胞轉化的影響
由表1結果可見,1.00g/kg·bw/d組加ConA孔與不加ConA孔吸光度的差值高于0g/kg·bw/d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
1.4.2辣木葉粉對DNFB誘導小鼠DTH的影響
由表2結果可見,1.00g/kg·bw/d組耳殼增重高于0g/kg·bw/d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
1.4.3辣木葉粉對小鼠抗體生成細胞的影響
由表3結果可見,0.17g/kg·bw/d、0.33g/kg·bw/d、1.00g/kg·bw/d 組小鼠溶血空斑數與0g/kg·bw/d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
1.4.4辣木葉粉對小鼠血清半數溶血值(HC50)的影響
由表4結果可見,0.33g/kg·bw/d、1.00g/kg·bw/d組小鼠血清半數溶血值(HC50)高于0g/kg·bw/d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
1.5 討論
試驗結果顯示,ConA誘導的小鼠脾淋巴細胞轉化試驗中,1.00g/kg·bw/d組加ConA孔與不加ConA孔吸光度的差值高于0g/kg·bw/d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DNFB誘導小鼠DTH試驗中,1.00g/kg·bw/d組耳殼增重高于0g/kg·bw/d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抗體生成細胞檢測試驗中,0.17g/kg·bw/d、0.33g/kg·bw/d、1.00g/kg·bw/d 組小鼠溶血空斑數與0g/kg·bw/d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小鼠血清半數溶血值試驗中,0.33g/kg·bw/d、1./00g/kg·bw/d組小鼠血清半數溶血值(HC50)高于0g/kg·bw/d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表明辣木葉粉具有增強小鼠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功能。
參考文獻:
[1]Tian Y,Zeng Y,Zhang J,et al.High quality reference genome of drumstick tree(Moringa oleifera Lam.),a potential perennial crop[J].Sci China Life Sci.2015,7:627.
[2]任廣旭,伊素芹,張鴻儒,等.辣木功效的研究現狀[J].食品研究與開發.2016,37(16):219.
[3]孔令鈺,賀艷培,陶遵威,等.辣木生物活性的研究進展[J].天津藥學.2015(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