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職業危害具體就是指從事某一個職業的人員由于職業的特殊性質所帶有一定的危害性,可能是潛在的危害,也可能是隨時爆發的危害。醫院消毒供應中心人員就是具有職業危害的群體,工作人員在與器械物品消毒過程中由于接觸多種感染物而可能產生一些職業危害事件,對于從事消毒工作者來講,具有很大的挑戰性。文中將針對醫院消毒供應中心人員的職業危害進行分析,提出了有效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醫院;消毒供應中心;職業危害;對策
消毒供應中心作為一個醫院醫療器械、敷料等供應的重要部門,還是集中污染器械、敷料的場所。在回收、清點、分類、清洗、包裝和滅菌中,有效防護對策能夠良好的避免或者降低職業危害的出現。
1醫院消毒供應中心人員的職業危害
1.1物理危害因素
消毒供應中心中利用的消毒機、烘干機等器械容易出現高溫,工作人員要防止由于高溫導致的燙傷;清洗機和排風機工作過程中容易產生噪音,工作人員長時間在這樣的環境中工作容易導致多種不良反應;各種鋒利的醫療器具的存在容易在繁重的工作中給人員帶來傷害。
1.2化學性危害因素
消毒供應中心人員會接觸到非常多化學消毒劑從而產生化學性質危害,這些消毒劑包含過氧化氫、各種酶類清洗劑等,這些消毒劑存在相同的特點,具有刺激性的氣味、具有非常強的腐蝕性和揮發性等,在非常短的時間里接觸不會出現較大的危害,可是作為消毒供應中心的工作人員每天都會使用這些消毒劑,因此,容易受到這些消毒劑的危害,危害較輕的工作人員會出現皮膚過敏、頭暈、惡心等現象,危害嚴重的會引發工作人員出現急慢性中毒現象,或者是引發其他疾病等。
1.3生物性危害因素
生物性危害具體來源于多種污染源以及具備傳染性質的污垢,例如患者的血液、體液以及患者的排泄、分泌物等等,護理工作人員在對這些污垢進行清潔的過程中,容易被較為鋒利的醫療器械,比如針頭、剪刀所刺傷,之后接觸到這些污垢,就容易促使有些攜帶病菌的微生物經過傷口進入到護理工作人員的血液組織當中去,加大了護理人員患上疾病的幾率,從而也增大了疾病的傳播。例如應用高壓水槍沖洗污染物的過程中,導致污染物當中存在的病菌和病原體擴散到空氣當中,經過呼吸系統傳入到人體當中,加快了病菌的傳播速度,導致護理人員呼吸系統受到傷害,導致功能減退,損害人員生命健康。
2醫院消毒供應中心人員防護對策
2.1物理因素的防護
定期由專業人員對消毒供應中心的設備進行檢查維修,防止工作流程中由于工作設備帶來的問題給工作人員帶來安全威脅,加強工作人員的操作能力培訓力度,確保工作人員可以熟練掌握工作設備的操作過程,防止產生操作不當的問題。同時使用各種高溫設備的過程中一定要將防護措施做好,防止產生燙傷,一旦出現燙傷,要立馬利用涼水沖洗,抹好燙傷膏。室內溫度太高要利用換氣扇降溫,避免中暑。而且,紫外線燈的開關一定要安裝在門外部,保證工作室當中沒有人員之后在實現消毒工作。消毒供應中心的規模不斷擴大,各類先進的儀器設備隨之增加,在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的同時,也給工作人員帶來了新的問題,主要表現為一些大功率儀器在工作過程中產生的高分貝噪音。相關環境監測部門的測定發現真空壓蒸汽滅菌器在抽真空時其噪音強度可達到90-98分貝,運超過工業區噪音標準的極限值。供應中心人員長期在高分貝的噪音環境下工作,不僅會引起身體產生諸多不良反應,如耳鳴、聽覺功能減退等,嚴重時還會損害中樞神系統,內分泌系統和心血管系統等功能,使人體產生易煩,焦躁、頭昏眼花等癥狀,從而影禹日常生活和工作。有研究表明,CSSD人員在長期噪音的環境下工作,聽力水平明顯下降,其中14.5%的人群聽力能力受影響,而聽到噪音后會表現出煩躁情緒的人群高大29.7%。
2.2化學危害的防護措施
對于化學消毒劑容易揮發的特殊性質,一定要重視密封消毒劑之后將其放在干燥陰涼的地方,在使用消毒劑的過程中,要重視按照不同的消毒劑選擇佩戴不同的防護用具。對需要現用現配置的消毒劑,醫護人員在配制過程中要保持通風,避免刺激性氣體損傷皮膚。當皮膚受到消毒劑的危害時,要把受害者轉移到通風良好的環境當中進行休息,降低受傷害的幾率,嚴重的還需要接受治療。
2.3生物因素的防護
在進入到工作區域之前,工作人員一定要將防護措施做到位,將防護用具佩戴好,在操作過程中佩戴雙層橡膠手套,如果手套出現破損一定更要立即進行更換。對鋒利的器具進行清理時要保證鋒利的部位朝下方,避免將手套弄破接觸到皮膚。如果稍不留意被鋒利的器具刺傷要立刻停止工作,及時清洗消毒傷口,并且工作人員要定期將血清的檢查工作做好,防止產生病毒感染。另外,工作完成之后一定要嚴格根據洗手的步驟來洗手,確保手部的干凈,預防產生交叉感染。
綜上所述,消毒供應中心是醫院每天能夠進行正常運轉和工作的重要構成部分,對中心工作人員進行完善的職業防護是保證供應中心管理質量的重要問題。。首先在主觀上要使工作人員強化對職業防戶的安全意識,從預防入手,加大職業安全防護的知識教育和培訓,規范工作人員每一項工作的操作行為,在客觀上科室要制定各項安全有效的防護規章制度,并通過教育,督導,優化防護流程相結合的方式落實各項規章制度。配備合格安全的儀器設備,創造適合工作人員身心健康的工作環境。同時定期進行安全檢查和對問題的分析與解決,總之,所有措施的目的都是為將職業危害降到最低水平,在保證工作質量的同時保障工作人員自身的安全和健康,使工作人員保持良好的身心更好地為社會服務。
參考文獻:
[1]夏曉靜.淺談醫院消毒供應中心人員的職業危害及對策[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4(46):9098.
[2]劉惠.淺議供應室護理人員職業危害及預防措施[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15(05):193+196.
[3]劉惠.淺議供應室護理人員職業危害及預防措施[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15(05):193+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