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神經外科腦出血病人急性疼痛控制和護理的有效方法。方法:擇選本院神經外科2016年03月至2016年12月期間內,收治的110例腦出血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其中男性患者65名、女性患者45名。將這110名患者隨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對照組患者急性疼痛發作時對患者給予鎮靜止痛藥對疼痛控制和常規護理;實驗組患者主要采取疼痛前的預見性護理和疼痛發作時的心理護理等方法,比較觀察兩組神經外科腦出血病人急性疼痛控制效果。結果:兩組患者分別實施不同的疼痛控制和護理方法后,實驗組總發生率為11.48%,對照組總發生率37.14%,實驗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91.43%VS68.57%),差異顯著(X2=6.872,P<0.05),存在統計學意義。結論:對神經外科腦出血患者實施疼痛預見性護理和心理護理能夠有效緩解患者疼痛,降低患者急性疼痛次數,增強患者心理應激能力,提高護理滿意度,改善預后,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神經外科;腦出血;急性疼痛
控制和護理腦出血作為較為常見的疾病,其主要是由于腦部血管破裂引起的。特別是腦出血病人由于出血壓迫神經,往往會引起患者頭部疼痛,這時患者大有生不如死的心理。腦出血患者發病期間由于出血會使顱內壓增高,從而引發頭部疼痛,甚至疼痛劇烈,因此,神經外科在治療腦出血同時還要及時的采取有效方法對腦出血患者急性疼痛進行控制和護理,以利于治療和挽救患者生命。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抽選本院神經外科,2016年03月~2016年12月期間內,腦出血的110例患者,將其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面對急性疼痛疾病,護理上通過鎮靜劑和止痛藥物并用的方式來進行治療,因此對照中我們只使用常規的控制和護理方式。其中患者資料統計如下:年齡大約在43歲~67歲之間,其中男性患者65名、女性患者45名。男女比例分別占據59.1%和40.9%,兩組護理資料進行的對比差異,不存在統計學意義(Pgt;0.05),結果具有可比性。
1.2控制和護理方法
1.2.1對照組護理方法
在對照試驗中,即:定時查房,測量體溫,詢問有關情況,以及是否存在不良反應等。
1.2.2試驗組護理方法
對于劇烈疼痛的患者,有必要的情況下要遵醫囑使用適當的鎮痛藥物緩解疼痛。同時,也要觀察患者的體位是否是正確和舒適,定期調整患者的體位。對于意識混亂或煩躁且身上有留置管路的患者,為防止疼痛難忍時意外拔管以保證治療的有效進行,征得患者家屬知情同意后遵醫囑予以約束。
1)預見性護理
預見性護理,這里主要指的是護士依據患者病情的發展,提前感知患者可能存在的各種風險,并做好護理規劃,進而最大程度上降低相關的風險和并發癥的發生。在神經外科腦出血患者急性疼痛發作之前,護理人員通過觀察、與患者交流以及病歷回顧等做出評估,可以采取預見性護理來有效的減輕患者急性疼痛,進而使得病人對于醫院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得到了改善,同時也有助于醫生的臨床治療和病人的康復。
2)心理護理
腦部疾病具有發病突然致命性強等特點,給人民的健康帶來了極大的威脅。因此,當患者發病時,往往承受不了突然變故,以及急性疼痛所帶來的身心影響,從而造成極大的消極與恐懼心理,不利于主治醫生的治療與身體恢復。因此,護理人員要做好對腦出血患者急性疼痛控制的同時實施心理護理,積極配合醫生進行相關的治療。同時還可以進一步增進醫患之間的感情和信任,及尼爾降低醫患矛盾發生的頻率,有助于患者的康復治療。
1.3 評價指標
1.3.1 心率和血壓
在患者進入醫院后對患者的心率、血壓進行測量并記錄,在患者進入手術室后對患者在病床上的血壓、心率等情況進行記錄。
1.3.2滿意度
在試驗組與對照組采取不同程度的護理干預30后,對患者的滿意度進行調查,并對調查結果進行統計。
1.3統計學分析
下面針對不同的腦出血患者的康復率、急性疼痛次數以及臨床護理情況進行統計學分析和比較,并采用X2檢驗表示計數資料,用(%)表示;計量資料用t檢驗,用( )表示。當差異Plt;0.05時,表示存在統計學研究意義。
2 結果
2.1 腦出血患者急性疼痛控制情況統計分析
通過對實驗中腦部出血患者急性疼痛過程的關注,記錄了患者的疼痛次數和相關的數據,并進一步的分析發現:對于相關腦部疾病患者進行常規治療的同時,也進行一定的預見性干預護理和心理指導,這可以顯著的降低患者疼痛發生的頻率。但是對于僅僅采用常規治療的實驗組中的患者,急性疼痛次數和患者自我感覺沒有太大變化,具體調查統計結果如表所示。
通過對110名腦出血患者的急性疼痛控制和護理的實驗研究,可以發現能夠發現對于相關腦部疾病患者進行常規治療的同時,也進行一定的預見性干預護理和心理指導,這可以顯著的降低患者疼痛程度。,實驗組患者重度疼痛的只有11人,占比為20%,而對照組的重度疼痛患者為21人,占比高達38.2%;而試驗組沒有疼痛的超過了對照組一倍。這就可以進一步的表明,通過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和預見性護理,其對于腦部疾病的治療具有積極作用。
2.2兩組患者護理效果比較
針對兩組患者分別給予不同疼痛控制和護理方法后,醫院辦公室采取了調查問卷的方式向患者及家屬調查了解滿意度,實驗組不滿意8例,比較滿意22例,滿意25例,總滿意度為85.45%;對照組不滿意18例,比較滿意20例,滿意17例,總滿意度67.27%。實驗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85.45%VS67.27%),X2=7.872,P<0.05,存在統計學意義。
3討論
針對神經外科腦出血患者急性疼痛的控制和護理,一方面需要護理人員通過觀察、監測對患者急性疼痛的發作給予預見性護理,同時還要實施心理護理解決了患者的心理問題,腦出血病癥由于發病快,患者對是否能夠治愈以及康復等存在疑慮,心理壓力較大,對疾病存在深深的恐懼。通過對患者進行積極地心理指導和預見性的護理干預,可以使得患者減少心理壓力,樹立對抗病魔的信心。所以,針對腦部出血患者的治療上,心理護理和預見性護理是值得臨床推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