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預見性護理對腦外傷重癥監護患者療效的影響。方法:選取我院診治ICU重型腦顱外傷患者80例,隨機劃分為2組,40例作為對照組,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40例作為觀察組,對觀察組采用預見性護理,實驗結束后根據2組患者的認知功能恢復情況以及感染率的情況進行評分。結果:由此觀察得出,根據實驗期間數據最后得出,使用預見性護理的觀察組病患總的滿意率為95%(38/40),感染癥狀的控制率為7.5%(3/40);使用常規護理的對照組病患的滿意率為55%(22/40),感染癥狀的控制率為20%(8/40),2組對比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分析預見性護理對ICU重型腦顱外傷患者具有較佳的護理效果,不僅能控制住感染癥狀的病情,而且能幫助病人的病情的恢復,提高病患的滿意度,是值得推廣的護理路徑。
關鍵詞:ICU重型腦顱外傷;認知功能恢復;感染癥狀
危重癥患者極易引起并發癥,是并發癥的高發群體,如何降低并發癥的發生,一直是我院重點關注的問題。危重癥患者因身體功能下降導致自身的免疫力處于較低的狀態,再加上自身病情較重的原因,因此給了并發癥趁機侵入的機會。并發癥的發生不單將病人帶向另一種疾病的折磨,不利于病患身體的康復,嚴重的時候還會威脅到病人的生命安全[1]。ICU重型腦顱外傷患者,因腦部受傷,常常會有認知障礙,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并且重癥病患者因病房環境特殊,易感染細菌和病毒,其中感染的情況特別多,為了能夠使病患的防治與護理治療效果能夠提升,改善患者的認知功能,我院特針對此方面進行護理研究,并記錄數據。本次研究目的在于分析預見性護理干預對ICU重型腦顱外傷患者的效果研究,分析探究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的對象為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進行診治的ICU重型腦顱外傷患者80例。本次研究對象,基本資料如下:觀察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齡分布28~66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0.1±2.3)歲;對照組:40例;男19例,女21例;年齡分布29~62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3.8±2.4)歲。此實驗均在所有病患知情并同意的情況下進行,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差異不顯著,(P >0.05),無統計意義,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護理方法
(1)對照組"" 對對照組的病人采用傳統的常規護理,護理內容:保持病房的整潔,勤打掃,對病房定期消毒殺菌,防止病人受到病毒的感染;根據醫師叮囑給予病人藥物;根據病患的情況進行各類檢查,記錄相關數據進行評分。
(2) 觀察組" 對觀察組病人采用在預見性護理,護理內容為:一、氣管切開護理"nbsp; 護理人員在護理過程中要做到無菌化操作,對于患者氣管切開的位置的敷料要及時進行更換,根據患者實際情況給予相應的抗菌治療。二、排痰護理"" 護理人員對于患者排出的痰液要及時進行處理,定期幫患者進行翻身拍背,要求患者配合做好霧化吸入治療工作,對于患者的痰液排出性狀進行密切關注記錄,幫助病患及早的蘇醒。三、并發癥的護理" 時刻關注病患的體溫,防止出現高熱癥狀,若出現因及時物理降溫;時刻關注病患的瞳孔情況,若瞳孔擴散則需要考慮病患是否大腦損傷加重,需及時采取措施。 四、口腔健康護理"" 對于患者的牙齒和咽部要定期進行清洗,每天分早晚兩次進行清洗。
1.3觀察指標
觀察并記錄2組數據如下:(1)對2組病患的滿意率、感染控制率記錄評比。
1.4 統計學方法"" 將收集整理后的兩組患者數據使用SPSS13.0統計分析。
2.結果
2.1" 2組病患者滿意率,感染控制率對比
通過2組病患者的數據,具體如下:觀察組總數40例,總滿意率為95%(38/40),感染癥狀的控制率為7.5%(3/40);反觀對照組總數40例,總滿意率為55%(22/40),感染癥狀的控制率為20%(8/40),由此得出觀察者患者滿意度高于對照組,且感染癥狀的控制率也高于對照組,2組對比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從病人及其家庭的角度出發,危重癥對腦外傷帶除了給家庭帶來了精神上的痛苦同樣還有經濟上的負擔,在ICU留診的病人每天要都有不少的花費,如果能夠盡早的脫離危險,能將病人身體恢復,是他們最大的需求。此次通過研究分析,我們可從記錄的數據上明顯的看到,觀察組病患的滿意度較高,并且護理效果最為明顯,對感染的并發病控制率也較高,是值得我們的推廣的護理路徑。
參考文獻:
[1]白萍.預見性護理對腦外傷重癥監護患者療效相關指標的影響[J].中國民康醫學,2017,25(4):66,96.
[2]左美云.預見性護理對腦外傷重癥監護患者療效的影響深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6,8(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