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院感染是醫療服務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情況之一,如何降低醫院的感染率是醫務人員共同面臨的問題。醫院感染不能被完全杜絕,但是采取適當的防治措施可顯著降低醫院感染的發生率。護理管理作為控制醫院感染的一個重要環節,恰當的護理管理可保障醫療安全有效,減少醫院感染發生,提高醫院工作質量。本文主要研究了護理管理在預防老年患者醫院感染中的效果,希望能為相關人士提供一定參考。
1研究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本文研究選擇了某醫院收治的122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患者姓氏排名,將患者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各61例患者。研究組,男性患者為31例,女性患者為30例;年齡在24歲到71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5.7±5.4)歲;有24例患者患有心血管系統疾病,有18例患者患有呼吸系統疾病,有15例患者患有消化系統疾病,4例患者患有其他類疾病。對照組,男性患者為32例,女性患者為29例;年齡在24歲到76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6.4±6.1)歲;有20例患者患有心血管系統疾病,有17例患者患有呼吸系統疾病,有14例患者患有消化系統疾病,10例患者患有其他類疾病。對比兩組患者性別、年齡與疾病的類型之間的差異不顯著,本文研究具有可行性。
1.2方法
參與研究的患者均給予利巴韋林、阿昔洛韋等常規抗感染藥物進行治療,對照組患者給予傳統的護理管理措施,研究組患者給予強化護理管理措施,具體護理管理措施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醫院需要根據醫院和患者的實際情況建立三級護理質量控制體系,并成立醫院感染委員會,將護理部主任、各科室的護理長等人員均納入到醫院感染委員會中。同時,還需要對各個成員進行明確分工,規劃好醫院感染的預防和控制工作;第二,醫院感染委員會成員需要不定期進行各科室的醫院感染情況檢查,以了解各項工作的落實情況;第三,醫院需要強化醫務人員的培訓工作,以提高護理人員的操作規范性;第四,醫院需要完善和健全相關的管理細則,將抗菌藥物的正確使用方法、無菌技術的操作細則、術后醫療垃圾的分類等內容納入到管理細則中。同時,醫院需要管理人員還需要監督各個細則的落實情況,進而提高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保證護理工作的無菌操作;第五,各個科室工作人員需要全面落實消毒室內物品、環境的消毒工作,同時,還需要嚴格按照洗手操作流程清潔,嚴格遵守無菌操作制度;第六,醫護人員在安排患者住院時,需要根據患者的患病種類進行相應的區分,避免各個患者產生交叉感染;第七,護理人員需要準備好空氣凈化設備、消毒設備等基礎設施,提高住院環境的安全性;第八,護理人員需要多與患者進行溝通,指導患者合理用藥,并通過教育方式、引導患者及家屬,使其養成良好的生活與衛生習慣。
1.3觀察指標
第一,根據相關的院內感染分類診斷標準,判定患者的醫院感染情況;第二,根據醫院自擬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對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進行調查;第三,采用生活質量量表簡表評估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
1.4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所涉及到的相關數據均錄入到統計學軟件中,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 )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比較各數據之間的結果差異。
2結果
2.1兩組患者醫院感染發生情況比較
如上表所示,研究組患者的醫院感染率低于對照組。
2.2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比較
如上表所示,研究組患者的總滿意度優于對照組,且差異顯著。
2.3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如上表所示,研究組和對照組患者護理后的生活質量評分均優于護理前;研究組患者護理后的生活質量評分優于對照組。
3討論
醫院是患者集聚地,其環境極易受到各種病原微生物污染,為病菌的傳播提供了有利條件,易導致醫院感染。本文主要研究了護理管理在預防老年患者醫院感染中的效果,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的醫院感染率低于對照組;研究組患者的總滿意度優于對照組,且差異顯著;研究組和對照組患者護理后的生活質量評分均優于護理前;研究組患者護理后的生活質量評分優于對照組。
結束語
綜上所述,強化醫院護理管理工作,可以提升護理人員的專業水平及其感染的防控意識,有效降低院內感染發生率。將強化護理管理模式應用于臨床護理中,在預防醫院感染中的應用效果顯著,可降低醫院感染發生率,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及生活質量,具有一定臨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劉寧.護理管理在預防老年患者醫院感染中的臨床應用研究[J].中國醫學創新,2017,14(16):90-92.
[2]蔡直佑,馬瑋.分析護理管理在預防老年患者醫院感染中的護理效果[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15):141+144.
[3]韓果花,張俊英,張素珍.護理管理在預防老年患者醫院感染中的效果觀察[J].中國衛生產業,2016,13(24):145-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