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對在腦血栓患者治療中使用優質護理措施的療效進行探究和分析。方法:選定38例患有腦血栓的患者,隨機分為2組,即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19例。為對照組使用基礎護理方式進行治療,為觀察組使用優質護理的方式進行治療。并且將2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評分和住院時間及護理滿意度進行探究分析。結果:分析日常生活能力評分,護理滿意度指標后,發現觀察組皆高于對照組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并且觀察組的住院時間指標也比對照組的住院時間指標低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患有腦血栓的患者使用優質護理方法對改善腦血栓患者的預后有很好的作用,十分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腦血栓;常規護理;優質護理
引發腦血栓的原因是因為患者體內異常栓子堵塞血管,是一種常見疾病。其有諸多癥狀,例如:偏癱、語言不清、麻木無力等,對患者的生活有很大的影響,甚至危及生命。近幾年,在腦血栓的治療中,很多醫院在使用常規護理方式的基礎上,輔之以優質護理方式[1]。但是因為效果缺乏臨床分析,所以本文就使用優質護理方式治療腦血栓做報告,具體內容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定38例同一醫院在同一年內收治的腦血栓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每組19例,分別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使用常規護理方式進行治療,觀察組采用優質護理方式進行治療。對照組的女性為7例,男性為12例;觀察組女性為6例,男性為13例。觀察組的年齡在42-78歲之間,平均年齡為(62.21±3.45)歲,對照組年齡在41歲-76歲之間,平均年齡為(62.35-3.45)歲。將上述資料進行對比,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納入標準:(1)本次調研的所有患者全部為自愿參與。(2)38例患者經過專業設備確認,全部符合腦血栓病況。排除標準:(1)不愿意參與或者中途退出的患者。(2)患有嚴重精神分裂或者意識存在障礙的患者。
1.2護理方法
對照組使用常規護理方式進行干預,即遵照醫生的囑咐為患者進行藥物治療,并在進行各項操作前告知患者緣由和藥物作用,同時將患者病情告知其家屬,使家屬能夠配合治療。
為觀察組患者使用優質護理和常規護理結合的方式進行干預。(1)將病房進行一次環境清理和構建,為患者提供一個干凈舒適的病房,將病房的溫度、濕度、光線調整到合適到程度,每天定時打掃衛生,將窗戶打開,更換干凈的被單,甚至播放一些有助于患者病情的輕快的音樂,這對患者的治療有十分積極的作用。(2)為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很多患有腦血栓的患者因為知道要接受長期治療,內心十分消沉,很容易滋生恐懼心理和負面情緒,所以醫護人員要不定時與患者交流溝通,聽取患者的訴求,了解患者內心真實想法,在必要時刻,可以借鑒之前的臨床護理經驗作為說服患者的依據。總之,盡量讓患者心理上接受治療,保持一個樂觀積極向上的心態,才能更有利于患者的治療效果。(3)飲食護理在患者的治療和康復過程中占據了十分重要的地位,為了使患者早日康復,醫護人員應制定科學并且有針對性的飲食方案,提醒患者盡量多吃豆制品一類的高蛋白食物,對于有些患有糖尿病的患者,要時刻關注其血糖情況,提醒患者少吃糖分重的食物,多吃香菇和山楂一類的降低脂肪類的食物。(4)醫護人員要對不同的患者制定不同的并發癥處理方案,如:患者出現口詞不清的癥狀,要鼓勵患者多說話,多讀多寫,練習發音。如果患者的身體肢體功能出現障礙,應輔助患者使用正確的體位,以免患者出現肢體痙攣的癥狀。(5)協助患者進行康復訓練。協助不能下床的患者在床上進行擴胸運動一類的康復訓練;幫助患者進行吃飯穿衣、起坐、扶床走動、攙扶走動、獨立走動以及上下樓等訓練,以便患者早日恢復身體機能。
1.3觀測指標
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評分用巴氏指數評定量表作為參考標準,分值為0分到100分,得分越高的患者生活能力視為更佳。護理滿意率用紐卡斯爾護理服務滿意度量表作為參考標準,分值也為0到100分。得分在0到59分的患者為極不滿意的患者,得分60-75分的患者為不滿意患者,得分在76到89分之間的患者為滿意患者,得分在90到100分的患者為非常滿意。
1.4用SPSS 21.0軟件進行數據統計,患者的護理滿意率用卡方用%表示(卡方演算),日常生活能力用“ ”的方式表達(t檢驗);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在日常生活能力評分指標分析上,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切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住院時間指標上,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切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情況見表1。
3討論
凡是患有腦血栓的患者,其都有血管內栓子脫落,動脈粥樣硬化相關的腦血管疾病,這種病發病率比較高。其中有一群體換腦血栓的概率很高,即高血壓患者和風濕性心臟病患者等。患者只要出現腦部局部血流降低和供血中斷的癥狀,就會出現一些并發癥。例如:失語、偏癱等癥狀。該病有以下特點:病情變化迅速;起病急;所以很容易導致殘疾和死亡。照一般情況來說,腦血栓患者還會伴發很多并發癥,其主要并發癥有肺部感染、壓瘡、便秘以及泌尿系統感染等,必須抓緊治療時間及早治療,否則很容易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造成嚴重影響。
目前在臨床上為更好地對腦血栓患者進行治療,常采用優質護理方法進行干預。優質護理可以通過改變患者生活環境,開導患者心理,改變飲食以及制定完整的并發癥處理措施來改善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狀態,這對縮短患者的康復時間,幫助患者及時解除痛苦,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其也可以使患者更具有對日常事務的處理能力及自我生活能力,還可以緩和患者和醫生之間的關系。通過結果對比,在治療腦血栓患者的過程中,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加上優質護理的方法進行治療,比僅用常規護理方法治療得到的效果更好,預后效果也更加明顯。綜上所述,腦血栓的治療過程雖然時間久,周期長,來自治療過程中以及患者自身的困難都很多,但是如果在進行治療的過程中相信優質護理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并堅持使用,一定會加速患者的康復速度,對患者生活質量的提高以及使患者遠離負面情緒上有不能忽視的作用,優質護理和常規護理相比,在減少患者并發癥概率上要略勝一籌,十分有臨床推廣的意義。
參考文獻:
[1]潘舒平.腦血栓護理中優質護理的臨床效果分析[J].養生保健指南,2019,(1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