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辯證思維由于其能夠促使人們從兩種以上的方式對問題進行思考研究,并且由于哲學與醫學都關注人們的生命,因此,在醫學的發展過程中,哲學的辯證思維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婦產科屬于醫學的一個分支,其臨床診療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同時也是在復雜的臨床診療過程中體現出了醫學與哲學之間的共同之處。
一、“普遍聯系”—開展全面婦產科學臨床診療的基礎
在現如今的醫學發展中,婦產科學已經成為了一門相對較為獨立的臨床學科,但是由于女性生殖器官是人體中的一個部位,人體的臟器與身體系統都與人體的心理、生理之間有著緊密的聯系。因此,想要成為一名優秀的婦產科醫生,必須要學習其他相關的基礎學科以及臨床學科的知識。例如:針對一名右下腹出現疼痛癥狀的婦女,如果要對該患者進行“右側輸卵管妊娠”的相關診斷,醫生就必須要利用自身的外科知識確定該患者的病癥不是闌尾炎;由此可以看出,在婦產科學的臨床診療過程中,醫生合理的應用普遍聯系的觀點,能夠更好的降低在臨床診療活動中走更多的彎路,提高臨床診療的全面性。
二、“普遍性和特殊性”—避免在臨床診療過程中出現誤診或者漏診狀況
在醫學教科書中所提出的每一種疾病的診斷方法以及治療方式都是由醫療人員從無數個體疾病的案例中進行提取的,這時一種帶有一定的群體性質的診療模式,也就是指具有一定普遍性的臨床診療。在臨床診療過程中這種普遍性有著十分重要的指導作用。但是在實際的臨床診療過程中,醫生所面對的病人其病情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相同的疾病在不同的個體身上都會表現出不同的癥狀,具有一定的個體性。如果醫生在臨床診療的過程中忽視了疾病的不典型表現以及特殊表現,這就很有可能導致醫生的臨床診療出現誤診或者漏診的現象發生,因此,在實際的臨床診療過程中,醫生必須要做到具體病人具體分析,不同病人的病情必須要具體診斷,而這也正是臨床診療所具有的特殊性。在婦產科學的診療過程中當然也存在著普遍性與特殊性。患有“宮頸癌”的婦女群體大致都是出于35歲以上的婦女人群,但這僅僅只是在一般狀況下,由于環境污染不斷加劇,并且受到各種不利因素的影響,導致“宮頸癌”的發病年齡在不斷的提前,并且在進行臨床診斷的過程中也僅僅只是表現為輕度的慢性宮頸炎,如果醫生在診斷過程中沒有認識到該病情的特殊性,就很有可能會出現誤診的狀況。因此,在婦產科學臨床診療的過程中,醫生必須要對病癥的普遍性與特殊性之間的關系進行處理,確保能夠做到具體病情具體分析,從而做出正確的臨床診斷。
三、“透過現象看本質”—確保能夠在婦產科學臨床診療中做出正確診斷
現象具有一定的外在性與易變性,而本質具有一定的內在性與穩定性,必須要通過利用人的思維意識才能夠更好的認識。不同的疾病可能會出現相同的臨床癥狀,醫生在實際的診斷過程中,必須要對患者的臨床癥狀進行進一步的分析,從而確定出疾病的根源,為后續的治療工作提供準確的依據。在婦產科疾病中,最常見的一種臨床表現就是“陰道異常出血”。這一臨床現象是很多病癥都能夠引起的,醫生在對待病癥主訴為“陰道異常出血”的患者時,僅僅只是依據病癥進行疾病的判定時不可行的,這就需要醫生對患者的既往病史進行詢問了解,進行相關的檢查,最終得出結論。因此,在婦產科學的臨床診療過程中,醫生必須要將現象作為主導因素,對疾病的本質進行探索。
四、“抓住主要矛盾,認識主次矛盾的相互轉化”—確保制定出的治療方案具有合理性
由于疾病具有一定的矛盾統一體的特點,因此,想要有效的解決婦產科臨床問題,就必須要抓住對疾病產生影響的主要矛盾,對各種矛盾之間存在的關系進行分析。例如“妊娠期高血壓疾病”,這種疾病會對母嬰健康造成嚴重的影響,甚至有可能會對母嬰的生命造成影響,該疾病的基本病理變化就是全身小動脈痙攣,如果病情較為嚴重,患者可能會出現頭痛、惡心、嘔吐等癥狀。如果孕婦出現以上其中一個癥狀到醫院就診時,醫生必須要確定出這些問題的主要引發因素,然后從根本病因出發進行治療。
五、“認清主體與客體”—完善臨床診療活動,確保診療活動更加人性化
醫學與病人之間的關系是互為主體與客體的關系。在臨床診療過程中,醫生通過對患者進行病史的詢問,開展各種檢查工作,對病人的病情進行全面的了解,同時也要根據患者的病情發展狀況對疾病進行深入的認知,提高自身的臨床經驗。在此背景下,醫生為主體,而患者是客體。醫生在診療的過程中,要對病人的心理狀況進行關注,使患者能夠更好的配合醫生進行治療,確保治療質量能夠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