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深入探索無痛胃腸鏡在消化內科臨床中的實際使用情況;方法 自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來我院治療的消化內科病人中任意選擇74人進行研究,并分為二個小組,觀察組應用無痛胃腸鏡進行診斷,對照組應用一般胃腸鏡進行診斷。結果 觀察組病人及家屬認可無痛胃腸鏡檢查方法,對照組達不到觀察組水平;結論 在消化內科臨床應用無痛胃腸鏡可以減輕病人痛苦,得到準確的檢查結果。
關鍵詞:無痛胃腸鏡;消化內科;臨床應用
當前,無痛胃腸鏡在消化內科診斷治療中應用較為廣泛,是一種安全性與準確性較高的診斷措施,已經得到了有關專家學者的大力肯定[1]。一般胃腸鏡檢查當中,因為會對病人身體造成一定的創傷,因此會引發病人身體遭受較大疼痛,甚至會導致病人出現嚴重的情緒問題,有的病人會因此產生抵觸心理,不利于疾病的順利治療。為了保證消化內科治療活動的順利開展,筆者自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來我院治療的消化內科病人中任意選擇74人進行研究,主要過程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基本資料
自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來我院治療的消化內科病人中任意選擇74人進行研究,并分為二個小組,觀察組37人,男22人,女15人,年齡處于8-64歲之間,平均為36.78歲,其中,11人屬于慢性胃炎,9人屬于腹痛,8人屬于胃病,4人屬于食物中毒,3人屬于急性膽囊炎,2人屬于反流性食管炎,應用無痛胃腸鏡檢查方法。對照組37人,男21人,女16人,年齡處于9-64歲之間,年齡平均為37.41歲,其中,12人屬于慢性胃炎,8人屬于腹痛,9人屬于胃病,3人屬于食物中毒,4人屬于急性膽囊炎,1人屬于反流性食管炎,應用一般胃腸鏡檢查方法。對比二個小組病人的基本數據,沒有發現顯著不同,表明此研究具有一定的說服力。
1.2方法
對照組應用一般胃腸鏡檢查方法,首先為病人創建靜脈通路,為病人提供必要的營養成分,將胃腸鏡置入病人咽喉,對病人疾病進行檢查。
觀察組應用無痛胃腸鏡檢查方法,主要過程如下:第一,醫師要求病人檢查前8個小時不得進食與喝水,手術前為病人清理腸胃,保證病人腸胃不存在食物殘渣[2]。第二,要求病人取仰臥位,為病人創建靜脈通路,將麻醉藥物異丙酚30毫克緩緩輸入病人體內,并利用心電監護儀觀察病人各項生命指標變化情況,為病人提供合理的營養物質[3]。第三,麻醉藥分散到病人身體組織后,醫師采取輕柔動作放入胃腸鏡自病人口腔進入,檢查過程中遵循食道自上而下的順序進行,認真觀察病人食道粘膜顏色、病變部位特點、是否出現腫瘤等情況。同時結合心電監護儀觀察病人各項生命指標變化,并做好記錄工作。
2結果
觀察組病人應用無痛胃腸鏡診斷措施,在全部參與研究病人中,只有一人出現惡心癥狀,占參與研究人數的2.70%,沒有人出現疼痛反應。對照組應用一般胃腸痛診斷方法,在全部參與研究病人中,3人出現惡心癥狀,2人出現咳嗽反應,4人出現疼痛反應,不良癥狀占參與研究人數的24.32%。二個小組病人數據存在顯著不同,表明觀察組病人診斷效果較好,對照組達不到觀察組水平。
3討論
最近幾年,我國經濟發展步入新時期,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升,其飲食結構發生了諸多變化,出現了一定數量的消化內科疾病,不利于人們生活生產的順利進行,甚至影響到人們的身心健康。對于醫院來說,每天進入消化內科的病人不斷增多,因此消化內科必須要選擇最為合理的診斷措施。為了防止病人身體遭受重大傷害,準確診斷病人病情,防止病人身體出現較大疼痛感,消化內科必須要妥善選擇有效的治療方案[4]。隨著我國醫療技術的不斷提升,無痛胃腸鏡在消化內科診斷過程中得到了普遍應用,并取得了大量病人及家屬的高度認同,極大提高了消化內科的診斷技術。
病人應用胃腸鏡診斷疾病過程中,由于胃腸鏡診斷措施會給病人身體帶來一定的創傷,所以加重了病人的疼痛程度,會進一步引發病人出現胃腸道反應,甚至使病人產生較大的情緒波動,導致病人心理負擔加重。一般胃腸鏡診斷措施因為技術因素的影響,極易導致病人診斷過程中出現各種不良反應,如劇烈疼痛、用力咳嗽、惡心嘔吐等,尤其是沒有引入麻醉措施,導致大量病人出現嚴重的恐懼感,有的病人會因此要求停止采取各種措施,無形當中使病人遭受疾病折磨的時間延長。再有,應用胃腸鏡檢查需要經歷較長的時間,會為病人帶來一定的身體痛苦,因此會引發頭痛等各種不適癥狀,制約胃腸道檢查的順利進行,不利于疾病的妥善治療[5]。無痛胃腸鏡是一種有效減輕病人痛苦的診斷方法,應用于消化內科病人診斷時,首先對病人采取麻醉措施,引入異丙酚麻醉劑,可以在極短時間內分布于病人中樞神經與病變四周組織當中,從而極大減輕了病人診斷過程中出現的疼痛感,藥效結束后,有利于病人身體康復,從而減輕了病人的精神負擔。再有,無痛胃腸鏡可以清晰觀察病人病變部位的實際情況,在觀察病人病變部位時有著更為廣闊的視野,而且不會對病人身體產生創傷,診斷效果較為準確。無痛胃腸鏡診斷措施具有較高的安全性、診斷時間較短、準確率較高,因此普遍應用于消化內科診斷過程中,可以防止病人在診斷過程中出現各種不良反應,有效減輕了病人的身體痛苦,得到了病人及家屬的高度認可。
本研究當中,觀察組病人應用無痛胃腸鏡診斷措施,只有一人出現惡心癥狀,占參與研究人數的2.70%。對照組應用一般胃腸痛診斷方法,9人出現了不良反應,不良癥狀占參與研究人數的24.32%。二個小組病人數據存在顯著不同,表明觀察組病人診斷效果較好。
以上數據進一步證明了在消化內科臨床診斷中引入無痛胃腸鏡可以收到較好的效果,無痛胃腸鏡具有較高的安全性與準確性,可以防止病人診斷過程中出現各種不適狀況,是一種可以在臨床中大范圍推廣的診斷方法。
參考文獻:
[1]關鳴.消化內科治療中應用無痛腸鏡的術后護理觀察[J].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9(08)
[2]王強.無痛胃腸鏡在消化內科疾病診斷中的安全性研究[J]. 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8(71)
[3]梁勝飛,李青.對消化內科無痛胃腸鏡的臨床應用療效進行分析探討[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18(22)
[4]李劍軍.無痛胃腸鏡在消化內科臨床的應用療效分析[J]. 當代醫學. 2017(25)
[5]姜洪彬.消化內科無痛胃腸鏡的臨床應用[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1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