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現代生活的提高、工作壓力增加、飲食習慣改變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心血管疾病的發病幾率呈增長趨勢。此文是為了讓大家了解心臟的主要功能、作用,知道心臟病的發病原因,更好的了解心臟病,了解心血管疾病有哪些病種、有哪些癥狀,如何預防心血管疾病、如何保持合理膳食,學會心血管疾病病種與癥狀的護理,在病人發生疾病時可以很好的護理病人,讓病人的心臟處于一個良好的環境,不為心臟病的發作而感到害怕,讓心臟保持一個健康狀態。
關鍵詞:心血管病的常見的疾病;常見癥狀;預防與護理
1心臟常見疾病及其護理
1.1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是指心臟沖動的頻率、節律、起源部位、傳導速度或激動次序的異常。按其發生原理,可分為沖動形成異常和沖動傳導異常兩類;按心率的快慢,分為快速性和緩慢性兩類。
心律失常病人的護理:應注意勞逸結合,心功能不全者應絕對臥床休息;避免進刺激性食物、不可過飽;給予心理護理;病情觀察,對嚴重心律失常的病人進行心電監護,特別注意有無引起猝死的危險征兆;注意觀察用藥情況,防止發生不良反應;心臟起搏器安置術后護理:心電監護24h注意起搏頻率和心率是否一致;臥床3~5d取平臥位或半臥位,不要壓迫置入側,指導病人6周內應限制體力活動,定期復查,隨身攜帶“心臟起搏器卡”[1]。
1.2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又稱心衰,是指在靜脈回流正常的情況下,由于原發性的心臟損害引起心排血量減少,不能維持機體代謝需要的一組臨床綜合征。按部位分為左心、右心和全心衰竭;按發展速度分為急性、慢性心力衰竭,以慢性心衰居多;按有無舒縮功能障礙分為收縮性和舒張性心衰。
心衰病人的護理:限制體力活動:慢性心衰的病人可適當的活動,不可長期臥床,以防引起靜脈血栓、壓瘡等問題;限制鈉鹽的攝入:給予低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易消化的清淡飲食,少食多餐,戒煙酒;保持大便的通暢;給予吸氧:根據缺氧程度調節氧流量,一般為2~4L/min;預防上呼吸道感染;給予心理護理減輕病人的焦慮和恐懼,讓病人增加安全感;嚴密觀察病人的病情;定期觀察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情況;給予藥物治療,觀察藥物反應。
1.3先心病
先天性心臟病簡稱為先心病,先心病沒有明確的病因,但與遺傳和環境因素有關,先心病患兒的護理:保持充足的睡眠,根據病情安排適當活動量,減輕心臟的負擔;少食多餐,供給充足能量、蛋白質和維生素食物;預防感染;法洛四聯癥患兒,要注意供給充足液體,防止因血液濃縮,血液黏稠度增加導致血栓栓塞;觀察有無心力衰竭的表現,一旦出現,置患兒半臥位,吸氧,按心衰護理;做好心理護理;做好藥物護理。
1.4心肌疾病
心肌疾病是指心肌病變為主要特征的一組疾病。心肌病可分為擴張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限制型心肌病、致心律失常型右室心肌病、未分類心肌病、特異性心肌病。
心肌疾病病人的護理:疼痛護理:立即停止活動,臥床休息;安慰病人,解除緊張情緒;持續吸氧,氧流量3~4L/min;遵醫囑使用B受體阻滯劑或鈣通道阻滯劑;給予高蛋白、高維生素、富含纖維素的清淡飲食,心衰時低鹽飲食;避免激烈運動,戒煙酒,防止誘發心絞痛。
1.5冠狀動脈粥樣硬化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簡稱冠心病,是指由于冠狀動脈粥樣硬化使血管腔狹窄、阻塞,或(和)因冠狀動脈功能性改變(痙攣)導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壞死而引起的心臟病,統稱冠狀動脈性心臟病,亦稱缺血性心臟病[2]。
心絞痛病人的護理:緩解疼痛,預防并發癥:立即停止活動,臥床休息,安慰病人,解除緊張不安情緒,指導病人舌下含服硝酸甘油,以減少心肌耗氧量,給予氧氣吸入;減輕心肌耗氧量,增加活動耐力:減少或避免誘因,制定活動原則,給予低熱量、低脂、低膽固醇、低鹽、高纖維素(三低一高)飲食,戒煙酒。
2 常見癥狀及護理
2.1心悸 是患者感覺心臟跳動快速、不整或搏動有力,可伴心前區不適感。
2.2心源性呼吸困難 是由于各種心臟疾病發生左心功能不全是,組織液聚集在肺泡和肺組織間隙中,形成肺水腫,病人自覺呼吸時空氣不足,呼吸費力的狀態,稱為“心源性呼吸困難”。心源性呼吸困難按嚴重程度分為勞力性呼吸困難、陣發性夜間呼吸困難(心源性哮喘)、端坐呼吸、急性肺水腫(是最嚴重的心源性呼吸困難)。
2.3心前區疼痛 因各種理化因素刺激支配心臟、主動脈或肋間神經的傳入纖維引起的心前區或胸骨后疼痛
2.4心源性水腫 是由于充血性心力衰竭引起體循環系統靜脈淤血等原因,使組織間隙積聚過多液體所致。
3 預防
3.1預防
長期大量飲酒對人體各系統都有損害,血壓、血脂代謝也不能幸免,飲酒可使血壓增高。無限制地攝入過多熱量、動物性脂肪等,不僅是引起肥胖的主要原因,也是導致血壓生高、血脂異常的重要因素。而飲食調節、合理膳食則是減重、調脂、降壓不可缺少的方式。
合理的飲食是預防心血管疾病的重要過程,做到合理的飲食應先制訂好飲食計劃。控制膽固醇的攝入量:心血管疾病患者應少吃動物腦髓、內臟、蛋黃、蟹黃等膽固醇高的食物; 控制脂肪攝入的質與量:在膳食中要控制豬油、牛脂等飽和脂肪酸的攝入;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如:蔬菜、水果;限鹽: 食鹽攝入量應控制在每日5克以下,對血壓較高或合并心衰者,每日用鹽量以1~2克為宜。
參考文獻:
[1]沈衛峰·實用介入性心臟病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教育出版社,1997·203·
[2]葉麗娟·冠狀動脈置入術后并發癥的預防及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1998,13(4)∶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