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究安全隱患防范護理在呼吸內科患者中的實際應用價值和效果。方法:隨機選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200例呼吸內科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分為100例對照組和100例觀察組。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護理的方式,觀察組患者則是要在對照組基礎上接受安全隱患防范護理的方式。觀察并且記錄兩組患者的意外事件發生的具體數據,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的差異。結果:觀察組患者的意外事件發生率達到4.00%,對照組患者的意外事件發生率達到22.00%,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患者之間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lt;0.05)。結論:在常規護理的過程中,必須要結合安全隱患防范護理的方式,綜合運用這兩種方式在呼吸內科中所產生的應用效果極為明顯,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滿意程度,在臨床醫學上具有推廣意義。
關鍵詞:安全隱患防范護理;呼吸內科;應用;價值
在對患者展開的過程中,由于受到各種外界因素的影響,所以護理效果難以得到保證,甚至會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1]與此同時,在這一過程中,護理人員所采取的方式也為患者及其家屬加重了經濟負擔,同時也對醫院方面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因此,在護理過程中,醫院和護理人員需要重視加大對于各種安全隱患的防范力度,保證護理過程的安全性和合理性。據研究可知,呼吸系統疾病患者主要會出現呼吸不暢等問題。[2]因此,醫院和護理人員需要重視加強呼吸內科護理的安全隱患防范機制,結合多種護理方式,以下是實際報道。
1、資料與方法
1.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200例呼吸內科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患者中存在心、肝、腎等疾病者需要排除,隨機將200例患者分為100例對照組和100例觀察組。其中,對照組中的男性患者64例,女性患者36例;患者的年齡處于39~69歲范圍內,患者的平均年齡處于(44.83±1.47)歲范圍內;共有52例患者存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6例患者存在支氣管擴張伴咳血,9例患者存在胸腔積液,8例患者存在自發性氣胸,5例患者存在呼吸衰竭。觀察組中男性患者53例,女性患者47例;患者的年齡處于40~71歲范圍內,患者的平均年齡處于(44.94±1.68)歲范圍內,其中有51例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3例患有支氣管擴張伴咳血,11例患有胸腔積液,9例患有自發性氣胸,7例患有呼吸衰竭。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之間存在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護理方式,護理人員需要測量患者的體溫、血壓等指標,同時要向患者介紹房內基礎設施,教授對應的操作方式,患者則是要提高配合度,積極配合護理人員的指導。觀察組患者則是要在對照組患者的基礎上,接受安全隱患防范護理的方式:護理人員需要防范出現誤吸或插管脫落的問題,尤其是在對待特殊的患者的時候,需要注意患者的飲食,為這類患者配置吸引器;除此之外,護理人員需要對患者的身體狀況進行定期檢查,避免出現胃管脫落的情況。[3]與此同時,護理人員需要防范患者出現跌倒或墜床的情況,立足于對實際情況的研究為患者進行危險因素的評估,針對特殊的患者要加大重視力度患者,平時加強巡視。而且護理人員需要加強操作規范,在充分了解患者的具體情況的基礎上,控制治療的時間,避免患者出現并發癥。
1.3觀察指標
運用對應的量表來比較護理滿意度,設計對應的10道問題,非常滿意處于 80~100分滿意處于60~79分,不滿意處于60分以下,按照這一方式統計得出兩組意外事件發生率。
1.4統計學方法
本次實驗中所提到的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22.0軟件進行分析,以()表示本次實驗中所出現的計數資料,采用μ檢驗的方式進行比較分析,采用χ2檢驗計數資料。
2、結果
2.1兩組意外事件發生率的基本情況
觀察組患者的意外事件發生率達到4.00%,對照組患者的意外事件發生率達到22.00%,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患者之間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lt;0.05)。具體情況可見下表1。
2.2兩組護理滿意度的情況
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達到98.00%,對照組患者的滿意度達到88.00%,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患者之間存在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lt;0.05)。具體情況可見表2。
3、討論
眾所周知,護理服務行業對于專業性和技術性提出了比較高的要求,而且這一行業的風險也比較高。在實際的護理過程中,護士需要嚴于律己,立足于對實際情況的研究,以患者為服務的主要對象,時刻把患者的安全放在首位,一旦在工作過程中發展問題,就必須馬上處理,保證護理工作的順利進行。[4]護理安全管理具有持續性的特點,護理人員需要不斷完善自己,增強個人的技能和綜合素質,嚴格按照管理制度,結合實際情況,提高服務質量。同時,醫院自身也需要積極響應國家和政府的號召,完善對應的護理質量監控體系,尋找體系內部存在的不足之處,按照經營和管理的經驗進行完善,排除護理過程中存在的安全隱患,保障患者的基本權利。除此之外,患者需要和護理人員積極溝通與交流,護理人員也可以在這一過程中深入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敏銳地感覺到患者的心理變化,選擇相應的護理方式,有效緩解患者所出現的焦慮和不安。[5]與此同時,護理人員需要注意平時加強巡視,加強操作規范,在充分了解患者的具體情況的基礎上,控制治療的時間,避免患者出現并發癥。
綜上所述,在常規護理的過程中,必須要結合安全隱患防范護理的方式,綜合運用這兩種方式在呼吸內科中所產生的應用效果極為明顯,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滿意程度,在臨床醫學上具有推廣意義。
參考文獻:
[1]徐健冰.呼吸內科護理意外事件并發癥發生情況及防范對策分析[J].內科,2016,11(01):161-163.
[2]束艷.呼吸內科護理安全隱患分析及防范對策[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5,2(16):3313.
[3]趙美紅,陳潔,王哲.探討心內科老年患者護理安全隱患的原因及對策[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8,9(1):194-195.
[4]陳雅萍.呼吸內科護理安全隱患與管理對策[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7,25(15):109-111.
[5]劉旭.護理安全隱患原因分析及應對策略的研究進展[J].中國醫藥指南,2017,15(28):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