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本文最主要的目的在于討論在臨床上對類風濕性關節炎采用藏醫特色護理有怎樣的臨床效果。方法:我們將會對二零一七年七月到二零一八年七月來我院進行就醫的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患者共二百位,將這二百位患者進行分組,一組為實驗組一組為對照組,在實驗的過程中我們將會對一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而對另一組患者采用藏醫特色護理,并在試驗結束之后我們將會對兩組患者進行護理滿意度的調查并制成表格討論分析。結果:試驗結束后我們發現,經過了藏醫特色護理的實驗組比經過常規護理的對照組在護理滿意程度上有著一定的優勢,且實驗對比結果較為明顯。結論:我們發現在臨床護理中采用藏醫特色護理不僅可以對患者的臨床護理起到更好的效果,提升患者的護理滿意程度,對于宣揚藏醫文化也有著一定的積極作用,在臨床護理上不僅承載了護理的作用,還承載了文化推動的作用。
關鍵詞:藏醫特色護理;類風濕性關節炎;臨床護理
引言:由于類風濕性關節炎這種疾病自身的特點,會給患者的身體帶來巨大的痛苦,例如惡寒、發熱、關節疼痛、肢體發酸、夜間疼痛加劇等等,長時間身體上的疼痛會給患者的心靈帶來巨大的壓力,所以這種患者在進行護理的過程中很有可能會出現焦躁不安等不良情緒,所以在護理的過程中需要通過護理內容來對患者的痛苦及時進行患者這樣才可以緩解將患者的情緒,在資料中顯示對類風濕性關節炎采用藏醫特色護理可以有效地對患者的疼痛進行患者,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我們為此進行了實驗,通過實驗結果來對這一觀點進行論證,以下是本次實驗的內容。
一、實驗資料
(一)本次實驗的實驗對象為二零一七年七月到二零一八年七月來我院進行就醫的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患者共二百位,我們將會對這二百位患者進行隨機分組,每組一百人,一組為實驗組一組為對照組,并且這二百位患者皆為意識清醒具有表述能力的患者。實驗組的一百位患者中,男性患者四十七位,女性患者五十三位,年齡最小的為三十三歲,年齡最大的為六十二歲,平均年齡在(46.1±3.1)歲,病程最短的為一年,病程最短的為五年。對照組的一百位患者中,男性患者四十九位,女性患者五十一位,年齡最小的為三十五歲,年齡最大的為六十三歲,平均年齡在(45.7±2.9)歲,病程最短的為十個月,病程最長的四年。兩組患者在其他資料上并無對實驗結果具有影響的差異,所以實驗結果具有可比較性,并且在實驗開始之前我們已經將實驗目的告知與患者。
(二)在實驗的過程中我們將會對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的方式,對實驗組的患者采用藏醫特色護理這一方式,具體內容有,對患者的生活環境進行嚴密的監控,例如保持病房日常通風,嚴格控制病房適度,防止由于病房過于潮濕而加重病情。同時對患者進行飲食護理,教授患者正確的進行飲食,例如讓患者禁食較涼的事物,同時可以減少進食鹽分較高的事物。頂是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通過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安撫來減輕患者的不良情緒,同時通過心理護理來增強患者戰勝疾病的決心,讓患者可以更加積極的配合相關治療。同時還會對患者進行特殊的治療方法,例如用湯藥來對患者進行沐浴,通過藥物來對患者的病情進行治療,除此之外還可以使用艾灸治療的方法,患者的患病部位進行艾灸,實施針對性治療。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例如教授患者正確的飲食以及飲食禁忌,教授患者正確的運動方式,防止由于運動過度而造成的二次損傷,同時對患者的藥物服用進行監督指導,在患者進行出院后定期進行電話隨訪。
(三)在實驗結束后我們將會對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程度進行對比分析,我們將滿意程度分為了三個等級,分別為滿意,較為滿意和不滿意,對患者發放調查問卷進行調查,回收后將調查結果進行統計,并將實驗結果制作成表格對其進行對比分析,并討論結果。
(四)用統計學軟件SPSS 17.0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或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lt;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二、實驗結果
(一)
組別 人數 滿意 較為滿意 不滿意
實驗組 100 96 4 0
對照組 100 73 16 11
(二)通過將實驗結果進行比對后我們發現在實驗組中有九十六人選擇了滿意,私人選擇了較為滿意,沒有出現不滿意的情況,而在對照組的一百位患者中,選擇了滿意的有七十三人,較為滿意的有十六人,不滿意的有十一人,實驗組的滿意率為百分之九十六,而對照組的滿意率僅為百分之七十三,而不滿意率高達百分之十一,實驗結果對比較為明顯,實驗組的患者滿意率更好,說明了在臨床護理中應用藏醫特色護理可以有效地提升患者的護理滿意度。
三、結果討論
在臨床護理中采用藏醫特色護理的方法不僅對患者的病情進行了更好的護理干預,讓患者可以更快的解除疼痛,同時由于護理的高質高量所以在患者對于護理的滿意度閃光也有了一定的提升。由于在護理中慣用西醫護理所以已經成為了傳統,通過實驗發現了在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臨床護理中采用藏醫特色護理可以得到更好的護理效果。
結語:通過對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進行藏醫特色護理后可以明顯發現患者疼痛的情況有所緩解,不安焦躁的情緒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緩和,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也有一定程度的提升,所以我們認為在臨床上可以使用這一方式來對患者進行護理。并且采用這一護理方式不僅可以對患者進行治療,同時還可以將藏醫文化推廣給更多的人,讓人們了解到藏醫文化的優點以及內涵,在其他的護理方式上也可以進行借鑒,讓護理方式融會貫通變得更加適合臨床護理,以此來進一步的提升護理質量,帶給患者更好的護理體驗。
參考文獻:
[1]王靜,趙可惠,更藏加,賴先榮,楊文娟,胡曉鑫,張藝,降擁四郎.藏醫真布病與中醫痹癥的對比探討[J].世界科學技術-中醫藥現代化,2015,1710:2167-2171.
[2]趙曉敏.基于文獻對中、藏醫藥浴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研究[D].成都中醫藥大學,2016.
[3]陳筱悅.少數民族醫藥對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研究進展[J].大眾科技,2017,1906:98-101.
[4]桑杰加.藏藥五味甘露浴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臨床觀察[J].中國民族醫藥雜志,2017,2310:19-20.
作者簡介:李佳,女,就職于甘孜藏族自治州藏醫院西醫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