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探討人文關懷在骨科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將研究對象分為兩組,試驗組給予人文關懷,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結果 試驗組的護理態度的滿意度得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得分,試驗組的疼痛得分(3.56±0.7)低于對照組疼痛得分(4.45±0.7;t=5.05,P=0.04),試驗組不良事件發生率(3.5%)低于對照組不良事件發生率(9.6%;2=6.11,P=0.03)。結論 人文關懷作為一種現代化的醫療模式,具有廣泛的推廣價值,值得推廣。
關鍵詞:人文關懷;宮腔鏡插管術;應用
現代醫學觀念要求醫生醫院要以病人為中心,尊重病人、理解病人、愛護病人,醫學上將這種新興的醫療模式稱之為人性化護理[1]。人性化護理的實質內容就是對病人實行人文關懷,是站在人性和尊嚴的角度上對待患者,體現了現在醫學中“以人為本,以病人為中心”的理念[2]。現階段越來越多的醫院開始實施并普及對患者實施人文關懷,尤其對于手術患者更有必要對其實行人文關懷[3]。手術患者在圍手術期要面對手術可能出現的一切后果,身體和心理都承受著巨大的挑戰,所以這個時期對患者實行人文關懷,給予其心靈上的溫暖和呵護,消除其因手術而產生的心理恐懼和負擔,對患者而言有很強的正外部效應[4],本文通過了解人文關懷在骨科患者中應用,為進一步制定的相關干預措施其提供依據。
1 資料與方法
1.1資料
筆者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間,選擇在我院骨科進行手術的150名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年齡在25-58歲之間,平均年齡(38.23±2.18)歲,排除患有心、肝、脾、腎等嚴重疾病及心理疾病的患者;將上述研究對象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75人。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骨科手術治療,其中對照組給予人文關懷,試驗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給予人文關懷。
1.3人文關懷
⑴術前人文關懷
當患者剛入院時,熱情接待患者,積極的向患者介紹本醫院的基本情況、環境,幫患者安排病房,對于病情較重的患者,盡量為患者選擇安靜、舒適的病室,同時勤與患者溝通,熱情的為其講解疾病的病因、治療措施等,使其消除心理上的不安和焦慮等,手術前,護理人員要密切關注患者的生命體征及精神面貌變化情況,一旦發現異常,及時告訴主治醫師,進行及時的救治;當遇到術前緊張癥的患者,要耐心和藹的與病人及家屬交談,讓患者更清楚的了解自己的病情,消除其心理上的緊張焦慮。術前前一天,負責護理告知患者其主刀醫生的技術和水平、麻醉方式及術前準備等,同時告知患者手術成功率及可能出現的并發癥等,耐心的回答患者提出的問題,積極的解決患者的擔憂,為下一步的手術順利進行做好準備。
⑵ 術中人文關懷
在患者進入手術室前,巡回護士要安排好病人的起居生活,在手術前告知患者術前各種禁忌,并親切的告訴患者及家屬手術具體安排及可能完成的時間,然后親自將患者送入手術室。進入手術室后,護理人員要用親切的話語熱情接待患者,同時抬患者的時候要輕拿輕放,動作輕柔,做好防護,依據患者要求調整好手術室內的溫度。麻醉時,告知患者麻醉過程可能出現的癥狀狀,并囑咐患者一旦出現不適及時告知巡回護士,使患者增加對護理人員的信任感;麻醉時將患者擺好體位,注意保暖,避免身體暴露。進行手術時手臂外展不超過90度,防止損傷臂叢神經。
⑶ 術后人文關懷
手術結束后,對患者的手術部位做好清潔工作,為患者穿好衣服并蓋好被單,同時要以和藹可親的態度告訴患者“手術進行順利,您辛苦了”,并親自將患者送到病房,告知患者家屬對患者對患者多給與支持關懷等精神上的慰藉,讓患者一出手術室就能感受到社會的支持及家庭的溫暖,有利于消除患者因手術而帶來的心理上的恐慌,提高治療上的依從性;巡回護理要對患者勤觀察,觀察患者在術后到清醒這段時間有沒有出現躁動、不安等癥狀,一旦出現立即給予及時處理。待患者清醒并一切情況正常后,親切的告訴患者,術后的各種禁忌,保持各種管道的通暢。
1.4 評價指標
利用上述方法對兩組患者治療結束后,所有患者均填護理工作滿意度調查表、進行疼痛評分、不良事件評價,上述表格由患者本人填寫。
1.5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數據采用SPSS17.0處理,其中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描述,組間比較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率和頻數進行描述,組間比較用卡方檢驗,檢驗水準為0.05。
2 結果
2.1兩組患者對護理態度的滿意度調查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試驗組的護理技術滿意度得分為(96.98±2.0)分,對照組的護理技術滿意度得分為(93.99±2.0)分,試驗組高于對照組,兩組之間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2=6.78,p=0.02);試驗組的服務流程滿意度得分為(97.96±2.2)分,對照組的護理技術滿意度得分為(92.12±2.1)分,試驗組高于對照組,兩組之間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2=8.98,p=0.01)試驗組的護理人員態度滿意度為(96.18±2.1)分,對照組的護理技術滿意度得分為(91.22±2.1)分,試驗組高于對照組,兩組之間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2=7.98,p=0.03);試驗組的健康教育滿意度為(95.73±2.0)分,對照組的健康教育滿意度得分為(92.96±2.4)分,試驗組高于對照組,兩組之間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2=4.02,p=0.04),具體見表1。
3 討論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試驗組的護理態度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試驗組的疼痛得分低于對照組疼痛得分,試驗組不良事件發生率低于對照組不良事件發生率;此研究結果與蔣李潔等研究結果一致[7] ,究其原因可能如下:手術患者在圍術期前后要心理、生理上都要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如:可能擔心留下后遺癥、可能擔心病情惡化、可能擔心癌變等,此時給予其一定的人文關懷可以緩解其心理壓力,讓其感受到來自社會的關心和溫暖,同時也更清楚的了解自己的病情。可見人文關懷作為一種現代化的醫療模式,具有廣泛的推廣價值,值得大范圍的推廣。
參考文獻:
[1]朱紅艷.兒科開展人性化護理的措施與效果[J].中國保健營養:臨床醫學學刊,2008, 17(5):98-99.
[2]何美娟,黃色丹,陸桂榮,等.人文關懷護理對維持性血透患者焦慮抑郁情緒的影響[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1,11(32):7877-7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