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血是手術室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手術順利、安全完成的關鍵。現如今,現代輸血療法已經進入至成分輸血新時代,各種血液成分在臨床得到廣泛應用推廣。輸血是由多部門、多衛生技術人員共同協助完成的一項任務。其中,成分輸血治療過程中,護士是最后一步操作者,至關重要。那么,手術室中成分輸血需如何護理?又該注意些什么呢?
輸血前,護理人員需根據交叉配血醫囑,持《臨床輸血申請單》或者是《血型血清學檢查申請單》采集患者交叉配血血標本,執行輸血醫囑時,專人拾取血單到輸血科取血,去學人員和輸血科工作人員一同核對輸血科發放的《交叉配血報告單》以及《交叉配血相容性標簽》等,無誤后,方可取血。
輸血中,2名醫護人員帶著病歷共同核對病人的基礎信息,無誤后開始輸血。輸血時,堅持先慢后快的基本原則,輸血開始15分鐘緩慢,一般2ml/min,觀察病情變化,檢查有無出現不良反應,再調節輸注速度。一袋血一般需要4小時才能輸完,若是室溫較高,可加快滴速,以免時間太長,血液變質。
輸血后,靜脈注射生理鹽水沖洗輸血器與管道,并且拔針,予以無菌棉球或者是創可貼壓迫針孔,止血,24小時內,不得洗滌針孔處。輸血結束后,血袋放入專用密閉容器中,由專人收集送至輸血科,至少保存24小時后,再處理。
一、紅細胞輸注
紅細胞制劑的濃度高,可增加攜氧能力,輸注量較少,防止循環超負荷,適合血容量正常的貧血者,老年與幼兒以及手術中需輸血的患者也適合。根據制備方法,紅細胞分成多種類型,即濃縮紅細胞、洗滌紅細胞、少白細胞的紅細胞。
1.濃縮紅細胞。關于濃縮紅細胞輸注操作,濃縮紅細胞比全血粘稠,紅細胞壓積大于(等于)60%。臨床上,遵照醫囑取血后,按照常規要求三查八對。因為紅細胞沉積在血袋底部,護士可用雙手緩慢反復顛倒多次,促使其混合均勻,借助帶濾網的輸血器,其中,濾網孔徑170um,過濾面積gt;30cm,過濾面積若是太小,可能被紅細胞中血小板、白細胞微聚物阻塞,進而對有效過濾面積造成影響。濃縮紅細胞輸注時,最好選擇可插入雙針頭的安全留置針,一個用于接生理鹽水,另一個用于接血袋,成人可選擇20#或者18#安全留置針。輸注前,應用生理鹽水沖洗管道以及針腔,靜脈穿刺之后,將鹽水通道關閉,血袋調節器放開。操作時,根據手術情況以及血壓變化,調節速度。輸注結束前,將鹽水調節器打開,將管道中血液沖干凈。輸注護理,輸注前,嚴格遵照醫囑,核對患者和獻血者的血型、配血試驗等信息。完全符合后,才可輸注。輸注中,密切觀察患者反應,速度適宜,不可太快也不可太慢。若是遇到阻塞現象,需及時更換輸血器,切勿硬性擠壓濾網,防止針腔中出現血凝塊,引起血管內栓塞。
2.洗滌紅細胞,少白細胞的紅細胞。洗滌紅細胞,借助生理鹽水,反復洗滌,除去全血中gt;80%白細胞和gt;99%血漿蛋白。少白細胞的紅細胞,是指去掉白膜層(白細胞與血小板集中的部分)。輸血過敏史、自身免疫性貧血以及已產生白細胞抗體的患者較適合,可以降低同種免疫反應發生率。上述2種紅細胞制劑,屬于開放性制備,基于4攝氏度條件下,保存時間在2小時內,因此,收到該制品后,應該盡快輸注。輸注過程中,需注意紅細胞制品中不可添加任何藥物,尤其是乳酸格林氏液以及5%-10%葡萄糖鹽水,防止發生凝集或者是溶血反應。
二、濃縮血小板
1.分類。第一,手工分離血小板,采集新鮮全血后,立即分離制備。成品濃縮血小板,外觀淡黃色,無明顯的紅細胞,如同渾濁血漿。每200ml全血制備血小板為1單位,含量2.41010個血小板,容量約25-30ml。各種原因引起血小板減少的患者均適合,一般來說,成人可輸注10-14個單位(5-7人份)。第二,機器單采血小板,是指借助血細胞分離機,經由單一供血者中采集血小板,每人份大約可采集3-51011個血小板,供1個病人1次輸注。
2.護理及注意事項。護理人員嚴格遵照醫囑執行血小板輸注,同時,核對受血者與獻血者A、B、O、Rh血型。因為血小板制品中含有Rh陽性紅細胞,促使Rh陰性受血者致敏。故此,Rh陰性受血者應該輸注Rh陰性血小板。選擇雙針頭輸血器,操作方法與輸注紅細胞相同。部分地區的輸血規定,血小板輸注不應該通過輸血濾網,防止血小板粘附在網上,影響療效。但是,大量試驗證實,選用我國尼龍80目濾網,對血小板計數并無明顯影響。領取血小板后,基于無菌條件下,將多袋備輸的血小板匯總到一個袋中,輕輕混勻,切勿粗魯振蕩,防止血小板釋放ATP,引起不可逆聚集破壞。若是條件不具備,也可一袋一袋的輸注。準備好的血小板,應該立即輸注,輸注速度快,以患者可耐受為準。一般來說,每分鐘可輸注80-100滴。輸注過程中,護理人員不可離開,要密切觀察患者有無出現過敏反應,包括皮膚瘙癢、蕁麻疹等。如果單純蕁麻疹,可放慢輸注速度,且給予抗組織胺類藥物口服治療。完成輸注后,予以生理鹽水沖洗管道中的血小板。如果是手工分離的血小板,應該在24小時內完成輸注;若是機采的血小板,基于22攝氏度條件下,振蕩保存3-5天,但不可冷藏,以免血小板受損,喪失其功能。
三、血漿
新鮮冰凍血漿基于-30攝氏度環境下保存,保持全部凝血因子,保存期長達一年,適用于抗休克、免疫功能低下、解毒、止血以及肝病所致的多種凝血因子缺乏等情況。遵照醫囑,核對受血者與供血者的血型,必須是同型輸注,不可交叉配血。冰凍血漿使用前,采取37攝氏度水浴法進行融化,輕輕搖動血漿袋,確保融化后的血漿內外溫度一致,其外觀呈淡黃透明狀,若是存在異物或者是絮狀物纖維蛋白析出,則不可輸注。輸注時,必須應用帶濾網的輸血器。輸注時,速度不超過total每分鐘,輸注劑量5-15ml/kg,或者是遵照醫囑決定輸注劑量。
綜上,手術中,成分輸血是重要組成部分,而實際操作中,需加強護理,根據實際情況實施操作,強調注意事項,保證輸血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確保手術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