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全腦血管造影術(DSA)及支架植入術的術前、術中、術后的護理。方法:對我院50例行全腦血管造影或支架置入術的腦血管病患者進行術前心理疏導,做好各項術前準備,加強術中、術后監測和護理,及時處理各種并發癥。結果:1例支架置入術患者由于血管扭曲支架無法到位而手術終止,其余病例均獲手術成功。2例支架置入術患者術中、術后出現了心率緩慢、血壓下降,給予提高心率、升血壓等措施,1周后癥狀消失;2例術后穿刺部位出現了假性動脈瘤,經加強局部壓迫止血而治愈;1例出現肺部感染,經加強抗感染及護理后治愈。結論:術前充分準備,術中密切監護,術后加強護理對手術成功意義重大。
關鍵詞:股動脈穿刺;腦血管造影術;護理
全腦血管造影(DSA)是神經內科常用的檢查方法,在腦血管性疾病及某些腦腫瘤的診斷上具有重要價值。全腦血管造影術具有一定創傷性,患者有可能出現某些并發癥,重者甚至可危及生命。因此,探討如何觀察、護理、確保檢查成功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就我院神經內科2018年5月~2019年5月50例全腦血管造影患者資料進行回顧分析,并對有關護理問題予以探討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50例DSA患者中,男33例,女17例,年齡40~76歲。
1.2 治療方法
患者平臥位,在局麻下采用Seldinger技術行股動脈穿刺,置入血管鞘,DSA監視50例腦血管病患者,全部行全腦血管造影或支架置入。
2.護理
2.1 術前護理
2.1.1 術前心理疏導 全腦血管造影術是一種創傷性檢查,雖然操作簡單安全,但由于采用局部麻醉,患者在完全清醒的狀態下手術,術中有一定的痛苦,難免產生顧慮和恐懼心理,易造成血壓升高或腦血管痙攣,影響造影效果。因此,術前一天應與患者及家屬及時溝通,認真傾聽患者的陳述和要求,了解其心理狀態,對自身疾病的認識和對介入治療的預期,耐心解答患者及家屬提出的有關問題,客觀分析介入治療的預后并向患者及家屬說明手術的必要性、方法、步驟,以及可能出現的異常感覺、注意事項、手術安全性及可能出現的并發癥。簡單介紹造影的程序,可結合介入成功的典型病例教會患者做到精神放松,消除患者及家屬的顧慮,以取得其良好的配合,使手術順利進行。
2.1.2 術前體位訓練 手術體位采取平臥位,造影時患者必須保持不動,否則會影響到成像的清晰度;術后術側肢體應伸直制動12h.護士應向患者講述此臥位的重要性,讓患者練習床上排便,伸髖平臥24h翻身方法,教會患者術后咳嗽,排便時需用手緊壓傷口,避免腹壓增加,以減少手術并發癥。
2.1.3 術前準備完善 各種常規檢查和輔助檢查,如:尿常規、血常規、肌鈣蛋白、血型及出凝血時間、青霉素皮試、心電圖檢查;伴有癲癇發作的患者應進行腦電圖檢查,有心肺異常的患者還應行心臟超聲及動態心電圖檢查。術前禁食6h,禁飲4h,防止術中出現嘔吐;術前10min排凈大小便并于插管的對側肢體建立留置針通道。備皮,剔除陰毛和穿刺部位毛發,清洗干凈,徹底打肥皂清洗,保持局部的清潔干燥。有皮膚感染者暫緩造影。做碘過敏試驗術,晨起禁食,術前30min肌注魯米那100mg.如患者緊張焦慮情緒較明顯可予安定5~10mg靜注,或咪唑安定10mg靜注確保患者在手術過程中鎮靜,防止躁動影響操作過程和造影質量。
2.2 術中護理
術中護理注意觀察患者的語言、肢體及意識狀態,患者出現意識障礙、語言活動障礙及肢體運動障礙時,常提示可能由于導管造影劑等對血管刺激而引起血管痙攣所致??山o予罌粟堿對癥處理。密切觀察生命體征的變化,對患者的意識、瞳孔、脈搏、呼吸、血壓及肢體活動情況進行詳細記錄。
2.3 術后護理
2.3.1 休息與臥位術后絕對臥床休息 24h術側下肢制動至拔鞘管后6~8h.告知患者臥床休息、肢體制動的重要性。指導并幫助患者活動雙上肢及健側制動的重要性,使其積極配合指導,并按摩腰背部肌肉減輕此期臥床不適。
2.3.2 心電、血壓監護 術后應持續心電血壓監護72h,密切觀察心率心律、血壓的變化,經常詢問患者有無胸悶、胸痛心慌、出冷汗等情況。對于腦血管狹窄介入治療使病變血管開通后,血流量急劇增加可能出現腦過度灌注綜合征而造成患者不良反應,如出現劇烈頭痛、頭脹、惡心、嘔吐、癲癇、意識障礙,嚴重者可發生同側顱內出血,應注意有無上述癥狀出現,如發現應立即通知醫生處理。
2.3.3 局部出血的預防及處理處理方法 (1)穿刺部位出血、血腫形成和假性動脈瘤多由于壓迫不當、止血后患肢移動及肝素與抗凝藥物應用引起。穿刺部位血腫是血管內穿刺插管最常見的合并癥,出血量大時,可引起壓迫癥狀。因此術前術后均應向家屬解釋制動的重要性。(2)密切觀察下肢末梢血運情況是及早發現股動脈栓塞及明確栓塞程度的依據。每15~30min巡視病房一次,觀察足背動脈有無減弱或消失,皮膚顏色是否蒼白及溫度是否下降,毛細血管充盈時間是否延長。穿刺側下肢有無疼痛和感覺障礙。(3)術后遵醫囑給予青霉素預防感染,補充液體利于造影劑的加速排出。
3.結果
本組1例支架置入術患者由于血管扭曲支架無法到位而手術終止,其余病例均獲手術成功。本組病例有2例支架置入術患者在術中、術后出現血壓下降和心率減慢,使由于手術中支架釋放刺激了頸動脈壓力感受器,反射性引起血壓下降,經靜脈使用多巴胺和阿托品,術后1周心率、血壓恢復正常。2例患者穿刺部位出現假性動脈瘤,經加強局部壓迫止血而治愈。1例肺部感染延長了住院時間,其余患者均14天左右痊愈出院。平均住院18天左右。
4.討論
可進行腦血管造影的患者有:(1)合并有顱內血管雜音者。(2)發作時合并神經缺失體征,如偏癱、眼肌麻痹等復雜性偏頭痛患者。(3)顱骨平片有異常發現者。(4)頭痛發作長期局限于一側,疼痛劇烈,不同于尋常情況者。(5)各種藥物治療無效者。因此,應客觀認識到其對患者有誘發嚴重并發癥的可能性,要求護士應適應新技術的發展,熟悉檢查的過程和必要性,做好患者圍術期的護理,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并發癥的發生,使檢查更加安全可行。
參考文獻:
[1]趙娟.腦血管造影術及支架植入術的圍手術期護理對策探究[J].中國醫藥指南,2018,16(10):229-230.
[2]張克娜,王艷霞,幕海琴.數字減影全腦血管造影及支架植入術的護理體會[J].中國醫學工程,2014,22(07):185+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