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為了探究綜合性康復護理在頸椎病治療上的應用。方法采取多階段分層整群抽樣的方式隨機選取康復療養(yǎng)中心184例頸椎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單雙號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92例,對于對照組采用推拿、頸椎牽引、微波等非手術的方法對頸椎病進行常規(guī)非手術治療,患者自行進行康復,醫(yī)護人員不參與干涉,但是進行定期回訪工作。實驗組在進行常規(guī)非手術治療的基礎上加以綜合性康復護理,主要有心理護理、頭頸部訓練、運動指導,觀察并比較兩組方式的護理效果。結果 研究顯示對照組的患者滿意度為42.3 %,實驗組的患者滿意度為85.9%;對照組患者護理后治愈率為12.9 %,實驗組治愈率為80.4 %。結論 研究證實對頸椎病患者進行康復護理干預可以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同時也能緩解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關鍵詞:康復療養(yǎng);頸椎病;護理;生活質量
頸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是一種常發(fā)于中老年人的疾病,而如今由于電腦、手機的普及,青壯年由于長期坐姿、睡姿不當,也頻頻出現(xiàn)頸椎病[1]。目前主要通過牽引、按摩等方式進行治療,本文主要選取康復療養(yǎng)中心184例頸椎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成不同組別進行護理,用于綜合性康復護理在頸椎病治療中的應用作用。
1.實驗材料
采取多階段分層整群抽樣的方式隨機選取康復療養(yǎng)中心184例頸椎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以下標準:1)符合頸椎病的診斷,頸椎病的診斷依據(jù)為《臨床疾病診斷以及治愈好轉標準》;2)病程超過1個月,意識清晰,生命特征平穩(wěn);3)方便接受隨訪。排除標準:1)無法完成頸椎病的正規(guī)治療療程或者有頸椎手術治療史;2)存在語言障礙,無法準確進行交流;3)患有機組遺傳病或者其他可能影響實驗結果的疾病。確保通知每一位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
在該實驗中,患者被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92例。對照組男性53例(57.6 %),女性39例(42.4 %);年齡32 - 74(49.4±8.37)歲;患病年限一年以內的23例(25 %),1年<患病年限<2年19例(20.6 %),2年<患病年限<3年27例(29.3 %),大于三年23例(24.8%)。對照組男性47例(51.1%),女性45例(49.9%);年齡29 - 79(55.4±8.37)歲;患病年限一年以內的25例(27.2 %),1年<患病年限<2年27例(29.3 %),2年<患病年限<3年23例(25 %),大于三年17例(18.4 %)。
2.研究內容與方法
2.1 實驗方法
對于對照組采用推拿、頸椎牽引、微波等非手術的方法對頸椎病進行常規(guī)非手術治療[2],患者自行進行康復,醫(yī)護人員不參與干涉,但是進行定期回訪工作。
實驗組在進行常規(guī)非手術治療的基礎上加以綜合性康復護理[3],相應的護理方案如下:1、頸椎病患者由于病痛可能會出現(xiàn)焦慮、抑郁等情緒,需要醫(yī)護人員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加強醫(yī)護人員與頸椎病患者的直接交流和接觸,定期對患者進行訪視,并對患者進行積極的心理疏導,保證其對于病情有著良好的認知,促使其可以積極配合治療;全方位的掌握其心理變化,以避免出現(xiàn)患者心理障礙,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有利于疾病的恢復,確保患者依從性良好。2、在對患者進行治療時,患者可能會出現(xiàn)一些副作用,護理人員需要隨時詢問患者是否出現(xiàn)暈眩、惡心等癥狀,如果出現(xiàn)不良反應,應及時和主治醫(yī)師溝通,調整治療方案;一次治療結束后不可突然變換體位,避免出現(xiàn)昏厥;在治療期間需要指導患者對頸部功能進行訓練,比如教患者做一些簡單的頸部操,360o活動頸部,使肌肉進行有效的鍛煉。3、患者出院前要對患者進行有效的健康教育,并對患者進行定期回訪和探視,避免患者出現(xiàn)復發(fā)。還要根據(jù)患者自身情況合理的制定運動方式和運動量,運動方式主要以有氧運動為主,運動量不易過大,適可而止,運動后注意休息。
2.2 療效評定與標準
對護理服務及時性和護理質量、服務態(tài)度和護理安全及管理規(guī)范性等五項,每項 20 分,共計100 分。非常滿意評分在80 - 100 分,一般評分區(qū)間在60 - 79 分,不滿意評分<60 分。
治療一個療程后對患者進行療效評價,參考標準為《常見疾病的診斷和療效判斷》。痊愈:原始病癥消失,頸部活動恢復正常,肌肉力量正常,可以參與正常工作和勞動;好轉:原始癥狀環(huán)節(jié),頸肩疼痛減弱,功能有所改善,但是僅僅可以參加一般的勞動和工作;無效:癥狀沒有明顯變化或者更加嚴重。
2.3 統(tǒng)計學方法
利用SAS9.4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該研究的實驗數(shù)據(jù)。并采用t檢驗推論差異發(fā)生的概率;采用率(%)表示計數(shù)數(shù)據(jù),χ2檢驗和P值驗證數(shù)據(jù)差異是否顯著。
3.實驗結果與分析
3.1對比對照組及實驗組的護理滿意度
3.2 對比對照組及實驗組患者療效評價
3.3討論
頸椎病原本是中老年常見病,但是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頸椎病的發(fā)病日趨年輕化,長時間低頭60o相當于脖子上懸掛50斤的重物。而頸椎病不同于其他明顯外傷,往往不會引起人們的注意,這就造成病情逐漸嚴重。嚴重的頸椎病可能造成視力障礙、頸心綜合征、高血壓頸椎病、下肢癱瘓等嚴重并發(fā)癥[4]。現(xiàn)階段主要通過止痛藥、鎮(zhèn)靜劑等對癥進行治療,同時也需要運動、按摩進行配合治療,綜合康復護理可以對患者進行在訓練,從而提高患者的活動能力,有效的康復護理可以幫助患者快速回復,提高治療效果。在進行治療時,除了采用推拿、頸椎牽引、微波等非手術的方法對頸椎病進行常規(guī)非手術治療,同時實驗組在加以綜合性康復護理,主要有心理護理、頭頸部訓練、運動指導,由于頸椎病是一種慢性病,它對于病人造成嚴重的心理負擔,通過心理護理可以有效地打消患者的心理顧慮,促使他們可以積極的配合治療。頭頸部訓練和運動指導是在按摩的基礎上,促使患者積極的鍛煉頭頸部肌肉,避免肌肉僵硬,改善血液循環(huán),但是要切記不可大量運動,加重肌肉負擔。通過以上綜合性康復護理購,患者滿意度從42.3 %提高為85.9 %,治愈率從12.9 %提高到80.4 %。這就說明對頸椎病患者進行康復護理干預可以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同時也能緩解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焦龍.軟組織頸椎病的發(fā)病機理探討[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4(94):18491-18492.
[2]胡泊.中醫(yī)推拿聯(lián)合功法訓練治療頸椎病頸痛的療效分析[J].頸腰痛雜志,2019,40(05):700-701.
[3]何芳,張強.綜合性康復護理在頸椎病治療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8,18(93):283.
[4]孫昊量,郭文博,劉瑛,王得利,曲韻.青年伏案工作者頸椎病的發(fā)病特點及預防措施探討[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4(15):2812-2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