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減少優質護理形式下責任護士無用交接班人數,增進醫護患共同交流機會,減少醫療缺陷次數,確保醫療護理質量。方法:將我科2018年5月至7月350例住院病人采用傳統晨間交接班,作為對照組,將2019年5月至7月380例住院病人采用聯合晨間交接班作為觀察組,比較兩組病人的護理質量。結果:護士滿意度提高;病人滿意度由95.17 %提高至96.85 %;護理質量檢查結果由 93.54 %提高至96.27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lt; 0.01或lt; 0.05)。結論:聯合三種形式晨間交接班增加病人、護士滿意度,提高了護理質量。
關鍵詞:晨間交接班;責任制護理;護理質量;滿意度
晨間床邊交接班是臨床護理工作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對保障臨床護理工作質量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1]。有報道護理人員集體參與晨間交接班,一是分工不合理,不能實現對病人的整體護理;二是方法不合理,工作重點不突出,造成人力資源浪費[2]。我科自2019年5月取消傳統的集體床邊大交接班,采取聯合責任護士提前接班,責任護理組跟醫查房,護士長、主班、N班人員床邊交接班三種形式的晨間交接班(簡稱聯合晨間交接班),收到了較好效果,現報道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①病區43張床位。②護理人員18人,病區分為4個責任組,按空間設置將1、2責任組分為甲組、3、4責任組分為乙組,兩大組各設組長一名。③醫生11名,醫生分為2大組,每組由1名副主任、2名主治醫師、2名住院醫師組成,醫生固定病房收治病人。④病人納入觀察標準:住院時間≥5天,性別不限,年齡14-75歲,意識自主能配合填寫服務態度調查表,反饋主觀意愿。⑤病例資料:選取2018年5月至7月在本院普外一科住院病人350例采用傳統晨間交接班模式,作為對照組,將2019年5月至7月380例住院病人采用聯合晨間交接班模式,作為觀察組。
1.2 方法
1.2.1 傳統交接班:
接班護士提前10-15分鐘到崗,接物品、器械,8:00參加晨會交班后,護士長帶領護理組長、責任護士、主班、N班等人員交接病區全體病人,責任護士開始一天的工作。
1.2.2 聯合晨間交接班:責任護士每日7:30接班,根據責任病人照護群集執行單接班,落實生活護理,分組進行晨間護理。晨間醫護集體交班后,責任護士跟查所管病人,護理組長跟查本組病人,護士長、主班、N班人員床邊大交班,檢查夜間工作質量、責任護士接班質量,并反饋到當事人更正。
1.3 觀察及效果評價指標:
1.3.1觀察指標:①護士滿意度變化:每月對18名倒班護士進行調查。②病人滿意度變化:采用湖北省衛生廳統一設計調查表,每月定期發放住院病人對責任護士滿意度調查表,對責任護士滿意度從熟悉程度、服務態度、宣教內容、基礎護理及服務質量等10個單項進行。③護理質量考核結果:護理質量考核采用科室自查及護理部檢查結果,內容包括交接班項目缺陷、病房管理、基礎護理、宣教內容、病情掌握情況、危重護理、護理并發癥等。
1.3.2 評價指標:滿意度調查表分為最滿意(5分)、比較滿意(4分)、一般滿意(3分)、不滿意(2分)很不滿意(1分)5個等級。
1.4 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檢驗。
2結果
2.1 "護士滿意度評分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lt; 0.05), 見表1。
2.2 病人滿意度由2018年5至7月(觀察組)的 95.17 %提高至2019年5至7月(對照組)的96.85 %。護理質量考核結果由2018年5至7月(觀察組)的 93.54 %提高至2019年5至7月(對照組)的96.27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lt; 0.05或p lt; 0.01)。
2.3 傳統晨間交接班總項目次數為2700次,護理缺陷發生次數為277次;聯合晨間交接班總項目次數為2300次,護理缺陷發生次數為54次,=125.75 "P lt; 0.01
3 討論
3.1 提高了護士對工作的滿意度。責任護士提前接班,減輕了N班護士因強記護理內容的心理壓力,也檢查了夜間的護理工作,增強了護理工作安全。護理人員在查房過程中對治療方案、檢查結果 、選擇手術方式、術后康復護理等知識有了系統而全面的認識[3]。交班過程中遇到疑難護理問題有上級老師指導,大家共同商量護理對策,減輕了年輕護士的工作壓力,也體現了護理團隊凝聚力,總體提高了護士對工作的滿意度。
3.2提高病人的滿意度。責任護士和醫生聯合查房,可使醫生及時獲取病人的病情動態資料,有利于診斷及治療[4]。責任護士提前接班、并向醫生詳細匯報所管病人的病情動態信息及需求,為醫生的治療方案提供了依據,增進了病人對醫療隊伍的信任度,護士執行醫矚更及時、準確、有效,使病人的治療效果更明顯,避免了住院時間的延長和費用的增加;更使護士有針對性地對病人進行宣教,避免了宣教的千篇一律,提高了病人的滿意度。
3.3 提高了普外科的護理質量。護士認真、細致、全面的交接班,有利于掌握病人的病情,是保證護理質量的前提[5]。護士提前接班,對照責任病人照護群集執行單從書面上逐項交接不遺漏,值班護士落實了的事項與病人一一核實,核實過程中檢查病人對護士宣教內容的掌握程度,沒有落實的詢問原因,補充落實,交接班的缺陷由277次下降到54次。 護士長在交班的同時記錄的內容及時與醫生溝通,對各班次護理質量問題反饋到當事人查明原因并改正,護士長加強督導,檢查落實情況對交接班質量進行持續改進[6]。
參考文獻:
[1]范巧珍,南小平,賈紅芳.不同護士交接班模式的應用研究[J].護理研究,2005,19(7):1200.
[2]崔麗君 胡定偉 何劍“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中晨間護理與交接班的改進 中國衛生質量管理 2012,19(2):44-46
[3]李現桃 .護患溝通與患者滿意度. 中華現代護理學雜志,2005,2(2):l19121.
[4]凌云霞,商艷霞,安兆莉等.責任護士和醫生聯合查房模式的效果評價[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3,30(2):57-59
[5]王彥梅,楊云.分層級管理模式下護理晨會交接班的改革與探索[J] .衛生職業教育,2011,29(2):145-146.4(12):47-48].
[6]陳巧玲,全小明.APN排班模式下晨間交接班質量探討[J].全科護理,2011,9(1):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