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醫療事業的發展與我國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生老病死有著密切相關的聯系,同時還與人民群眾的自身利益息息相關,是我國一直密切關注的熱點,是深入落實的科學發展觀,也是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經濟發展的主要核心內容之一。自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科研、經濟的迅速發展,醫療事業也取得了突風猛進的發展,但是,最近幾年心內科護理糾紛問題層出不窮、難以控制,由于心內科護理問題復雜多樣、病癥容易交替出現,因此護理工作的難度系數比較大。目前,心內科護理糾紛問題已經成為護理工作分析和研究的主要內容之一,因此心內科護理糾紛問題的解決指日可待。接下來本文主要針對心內科護理糾紛問題進行分析和探討,找出糾紛問題發生的緣由,有利于從根本上找出解決問題的對策。
關鍵詞:心內科護理;糾紛原因;預防策略
1 引言
隨著新世紀的到來,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飛速的提高,與此同時,人們對健康問題的認識也越來越透徹、自我保護意識也逐漸的增強以及自我認識的價值越來越高。在當今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人們面對的生活壓力也在增大,不同的人經過生活的錘煉會展現出不同的精神風貌,一些人變得更加堅強、承受能力逐漸增強;還有一些人承受不了生活的壓力,給他們的身心帶來了巨大的困擾同時還可能會形成生命隱患。根據我國相關研究表明,最近幾年心血管病的病發率越來越高,在我國致死的疾病因素中占主要位置,因此,心內科護理問題應成為當今社會主要解決的問題之一,否則,這種心內科問題可能會使護患之間的關系變得僵化,最終會給社會帶來極大的困擾。本文主要分析心內科糾紛發生的原因,提出合理的解決方案,爭取為緩和心內科護理糾紛的關系打下夯實的基礎。
2 護理糾紛發生原因的分析
2.1護士自身素質不高、責任意識不強
由于一些護理人員的自身綜合素質不高、沒有強烈的責任心,不能嚴格的按照醫院制定的各項指標照顧病人,面對患者沒有耐心、處理事情粗心大意,對巡視工作漠不關心,每天都不能按時按量的完成自己的任務,甚至有些護士沒有詳細的了解到病者的身體狀況就對他們進行治療,使他們的疾病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存在著極大的隱患。另外,心內科與其他科室相比有著明顯的差異,心內科護理具有挑戰性、治療時間較長、環節可能繁瑣多樣,因此護士需要一定的相關經驗、專業技能、專業知識,才能更好的治療患者。最后,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每位患者的用藥,尤其在藥的用量方面要求是十分嚴格的,有些藥的使用量和引起中毒的劑量相差不大,如果在配藥環節出現用量失誤可能會引起社會轟動、后果不堪設想,這種問題很容易引起心內科護理糾紛問題。
2.2 護士的整體水平欠佳
隨著我國科研技術的不斷進步,醫療的改革體制也不斷完善、推進,對護士的招聘要求也不斷的變化,對于一些剛剛步入社會的大學生,沒有經過相關部門專業性的培訓,使護士沒有豐富的實踐經驗、缺乏專業知識和技能,對基本的操作要點模棱兩可,同時對患者沒有太大的關心和關注,因此在真正進行治療時很容易產生問題。例如:護士進行輸液、抽血時,一些心理素質不高的護士不能一次性完成,容易引起患者的強烈不滿,更容易成為了護患之間糾紛的導火線。另外,還有一些檢查項目是需要儀器設備檢測的,然后打印出各項指標的折線圖及檢查部位的片子,對于專業知識熟練度不高的護士很難觀察到細微的問題,使一些潛在的疾病不能及時的治療,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間是護士永遠承擔不起的責任,同樣也會引起重大糾紛問題。因此,護理是一個工程復雜、難度系數較大的工作,尤其是心理問題,需要長時間的開導和安慰,處理不好護患問題很容易僵化,容易引起糾紛問題。
2.3患者問題
由于我國是法治社會,所以人們的法制意識也逐漸增強,自我維權意識愈高,當遇到問題時,就會使用法律手段。由于他們缺乏醫療知識,所以當患者對治療過程產生質疑和不理解時,就會偏激的責怪醫方、要求護士做出合理的解釋。
2.4 醫院管理問題
一、醫院的床位管理是整個醫院的管理核心內容之一,如果醫生對床位不能妥善的分配,容易引起擁擠、爭吵以及心煩的噪聲,這些因素都容易影響患者的睡眠和身心健康,使病者很容易對醫院的管理、周圍的治療環境產生極大的反感。另外,一些患者還可能對醫院的飲食、護理人員的服務、護理技術等因素產生強烈的不滿。二、護理相關工作人員數量不足、工作項目繁多復雜不能明確分工。由于護士人力資源嚴重不足和護理人員存在流失現象,因此有的臨床一線還在使用一些新入職的護士,對于心內科護理方面來說,豐富的經驗、齊全的知識和技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醫院沒有嚴格的管理體系很容易出現問題。另外,護理的相關工作人員需要每天精力充沛,但是護理人員的短缺、流失使一些護士日夜兼程,勞累的身體使他們很難全面解答患者的生病問題,這種情況容易引起糾紛。三、醫院費用問題。心內科的診斷過程比較復雜,可能需要精密的儀器設備,有些特殊的儀器使用費用比較高,如果相關工作人員不能給患者一個合理的解釋,在繳費用時很容易產生糾紛現象。
3 心內科護理糾紛發生的預防策略
3.1堅持“患者至上”的護理理念
在心內科護理工作時,要把患者當做我們的顧客,堅持“患者至上”的護理理念,時刻觀察患者的身體情況及情緒波動,防止他們出現血壓急劇增高引起心絞痛、心肌梗塞以及心腦血管病的風險。作為一名醫者,就要承擔起自己“救死扶傷”的責任,每天要精力充沛的以和藹可親的面容對待自己的患者,使用溫和親切的語言、端正的服務態度,突破限制患者情感的不利因素,然后主動做一個傾聽者,可以多了解患者的內心想法,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去做正確的判斷,及時的從根本上解決患者的心理問題。另外,當患者用藥時,我們要不定時的詢問他們的身體情況,防止患者出現過敏、排斥的不良反應,要不顧自身利益的達到患者的需求。
3.2健全醫院的規章制度、提高護士的法律意識
醫院的各項規章制度都是一些有經驗、有能力的醫生經過長時間的積累總結出來的,每一項準則都是“實踐與理論相結合”的方式完善出來的。在工作的過程中,每位醫者都要嚴格遵循醫院的規章制度,尤其在巡視、查對規章制度以及無菌手術操作時,這三項工作是防止患者發生事故的必要手段。另外,增強護士的法律意識,護士應該使用法律維護自己權利,使用科學的方法詳細記錄患者的診斷過程,為以后出現突發情況做準備。
3.3提高護理人員的基本操作能力
為了解決心內科護理糾紛問題,醫院應提高護理人員綜合素質,設立專門的培訓地點,每隔一段時間要對護理人員的專業知識、專業技能以及工作能力進行考核,不及格者要單獨培訓、加強管理。在醫院里,實踐經驗是一位醫生或者護士最大的資本,也是衡量心內科護理糾紛問題發生概率大小。因此,要提高新入職護士的基本操作能力、增加他們的實踐經驗,尤其要掌握先進儀器設備的所有使用性能。
3.4加強宣傳醫療知識力度
想要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就需要加強醫療知識宣傳力度、做好健康知識普及,并且對于不同的疾病要學會不同的應對措施,使良好的護理工作貫徹落實到每個患者。在患者入院的時候,要給他們普及健康、衛生知識,在日常生活中要學會“勤洗手、吃熟食、曬衣被”,生病期間要注意飲食、穩定情緒、注意保暖,出院以后,要學會按時吃飯、吃藥以及復檢,使護患之間的信任度得到改善。
4 結束語
總而言之,醫療事業的穩定發展是人們安全生活的重要屏障,護士是屏障的支撐者,只有護士不斷提高實踐經驗、增加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掌握儀器設備的操作,才能有效的解決心內科護理糾紛問題,構建和諧的護患關系,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實現護理工作的穩定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明禮,王琴.發生護理糾紛的原因及預防措施[J].現代醫藥衛生,2014,12(08):1257-1258.
[2]劉捷,心內科護理糾紛發生的原因及對策分析[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4,5(9):110-112.
[3]孫燕,心內科護理糾紛發生的原因及對策分析[J].健康之路,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