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探討集束化護理在白血病PICC導管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及并發癥情況分析。方法 納入研究的患者,為2018年5月-2019年5月入院收治的白血病疾病患者,80例患者按照1:1的方式分為兩組,接受常規護理干預的作為空白對照,設為對照組,接受集束化護理干預作為本次實驗對象,設為研究組,觀察對比兩組患者在不同護理方式下的臨床效果。結果 研究組患者的感染、靜脈炎、皮膚過敏、局部滲血、導管脫落、導管堵塞發生率低于對照組,總發生率低于對照組,研究組滿意度評分高于對照組,兩組患者的各項觀察指標對比,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白血病PICC導管護理中采取集束化護理,能有效的降低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提升滿意度評分,該研究結果證實了值得在臨床上進行推廣。
關鍵詞:集束化護理;白血病;PICC導管護理;護理效果;并發癥
PICC置管是通過外周靜脈穿刺將導管置入至上腔靜脈內,此置管方法能夠有效的降低靜脈穿刺所致的并發癥,具有操作方便、創傷小以及置留時間長等優點被廣泛的運用于多個科室,白血病患者由于免疫力低下,在接受治療時需要接受PICC置管,但是在導管維護護理中,需加強對患者的護理干預,以降低并發癥發生率【1】。現將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納入研究的患者,為2018年5月-2019年5月入院收治的白血病疾病患者,80例患者按照1:1的方式分為兩組,對照組以及研究組分別有40例患者,對照組中,男性與女性人數分別占總人數的42.5%(17/40)、57.5%(23/40),其年齡分布在22-69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5.13±4.91)歲;研究組中,男性與女性人數分別占總人數的47.5%(19/40)、52.5%(21/40),其年齡分布在21-70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5.86±4.85)歲;本次研究所有資料均需至醫學倫理會報備,獲得倫理批件后開展;納入研究的患者,均符合白血病診斷要求,身體狀況、精神狀況以及生活自理能力尚可;排除同時伴有肝腎功能衰竭、嚴重心臟疾病以及伴有傳染疾病(艾滋病、乙肝、梅毒等),拒絕參與本次研究的患者也需排除。研究人員將收集的基線期資料進行分析對比,數據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研究人員對其實施常規護理,研究組患者,研究人員對其實施集束化護理,具體措施如下:在置管前,護理人員應評估患者的皮膚狀況以及生命體征,根據患者的血管狀況選擇適宜的導管,做好穿刺前護理工作后,在穿刺時,應注意動作輕柔,嚴格遵循無菌操作,戴好無菌手套,觸碰患者皮膚應避免手部直接接觸,穿刺導管應置于患者的靜脈中下端,避免損傷靜脈。在置入導管時,應正確使用沖管以及封管技術,嚴格控制推注速度,在治療結束后,應使用生理鹽水沖洗導管,沖洗殘留藥體,避免損傷血管。在置管后,護理人員應使用X線進行查看,評估導管位置是否準確,確認無誤后方可進行輸液;護理人員應告知患者PICC維護相關知識,讓患者在家中可自行進行簡單的維護護理。
1.3觀察指標
1.3.1護理滿意度評分【2】 "護理人員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則并參考《護患溝通技巧》制作護理滿意度評分表,滿分為100分,分數越高,意味著患者對護理人員的滿意度越高。
1.3.2 ""根據研究要求,將患者并發癥的發生率統計記錄。
1.4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中的護理滿意度評分使用(x±s)表示,為計量資料,可使用t檢驗進行計算;并發癥發生率使用(%)表示,為計數治療,可使用卡方檢驗進行計算,計算的軟件版本為SPSS20.00,P<0.05,表示本次研究中的組間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根據表中數據得知,研究組患者的感染、靜脈炎、皮膚過敏、局部滲血、導管脫落、導管堵塞發生率低于對照組,總發生率低于對照組,研究組滿意度評分高于對照組,兩組患者的各項觀察指標對比,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討論
白血病患者在接受治療過程中,需要置管PICC接受治療,PICC置管已經獲得廣大患者以及家屬的支持認可,但是患者在置管PICC的同時,需要加強集束化護理,以降低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提升患者滿意度【3】。在置管前,護理人員應評估患者的皮膚狀況以及生命體征,根據患者的血管狀況選擇適宜的導管,在穿刺時,應注意動作輕柔,嚴格遵循無菌操作,在置管后,護理人員應評估導管位置是否準確,告知患者PICC維護相關知識,讓患者在家中可自行進行簡單的維護護理【4-5】。本次研究中,研究組患者的感染、靜脈炎、皮膚過敏、局部滲血、導管脫落、導管堵塞發生率低于對照組,總發生率低于對照組,研究組滿意度評分高于對照組,兩組患者的各項觀察指標對比,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白血病PICC導管護理中采取集束化護理,能有效的降低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提升滿意度評分,該研究結果證實了值得在臨床上進行推廣。
參考文獻:
[1]黎艷超.循證護理干預對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療所致口腔感染的效果及免疫系統的影響[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9,13(1):211-213.
[2]藍琳.優質護理與心理護理在急性白血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對比分析[J].飲食保健,2019,6(4):212-213.
[3]胡倩.基于微信的延續性護理對白血病患者出院后心理狀態和生活質量的影響探討[J].飲食保健,2019,6(22):208-209.
[4]李楠.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在白血病患兒中的應用及對家屬希望水平、患兒心理韌性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心理月刊,2019,14(6):61.
[5]黃永賢,唐思安,羅曉蔚.綜合護理模式在急性白血病患兒經外周靜脈穿刺置入中心靜脈導管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當代醫藥,2019,26(3):236-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