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綜合護理對慢性胃炎患者疼痛緩解的影響。方法:在2018年4月-2019年4月階段從我院選取96例慢性胃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將其劃分為對照組、觀察組各48例,行常規護理的為對照組,行綜合護理的為觀察組,對比兩組的護理效果。結果:經護理,同組對比,兩組護理后疼痛量表(VAS)評分均明顯低于護理前(P<0.05)。異組比較,觀察組疼痛量表(VAS)評分相較于對照組明顯更低(P<0.05)。結論:綜合護理在慢性胃治療中的應用,可以對患者的疼痛起到緩解作用,值得大力推崇。
關鍵詞:綜合護理;慢性胃炎;影響
慢性胃炎是人體多種綜合因素的影響下出現的慢性胃黏膜炎性變,在人群中較為常見,常見的有慢性淺表性胃炎、黏膜腸上皮化生,影響胃泌素的分泌,導致泌酸腺的喪失。這些會誘發患者出現惡心、嘔吐、食欲不振等癥狀,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為有效改善這種狀況,有必要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細致的護理。綜合護理就是臨床上口碑較好的一種護理方式,本院對部分慢性胃炎患者運用綜合護理,獲取患者一致好評,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研究對象:96例慢性胃炎患者;選取時間:2018年4月—2019年4月;分組方法:隨機數字表法;組別:對照組,觀察組。病例詳情:對照組共48例,男女之比為28:20;年齡28~59歲,平均(36.71±5.81)歲;病程3個月~2年,平均(1.21±0.52)年。觀察組共48例,男女之比為27:11;年齡26~58歲,平均(36.65±5.23)歲;病程4個月~3年,平均(1.22±0.49)年。經對比,兩組基線資料無較大差異(P>0.05),可展開對比。
1.2 方法
對照組行常規護理,遵循醫囑為患者服藥,指導患者合理用藥,叮囑患者藥物的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項等。
觀察組在對照組的護理前提下實施綜合護理,具體如下:
1.2.1 心理疏導
患者長期在疾病的困擾下容易產生悲觀、厭煩等消極情緒,治療依從性較為低下。若生活中承載更大的壓力,患者更容易出現焦慮、煩悶等情緒,不管是哪一種情緒,都會嚴重影響治療效果。護理人員有必要對患者的家庭環境進行了解,重視患者的心理狀態,及時幫助患者排解心中的憤懣情緒,滿足患者心理方面的訴求,為患者提供發泄的出口,及時與患者的家屬進行交流,共同鼓勵患者樹立堅定的信念,積極頑強的對抗疾病。
1.2.2 藥物護理
治療慢性胃炎的藥物對胃部有一定的刺激,飯前或飯后都及其重要。護理人員需要認識到這一點,遵循醫生的醫囑對患者的服藥時間進行監督,提高臨床的治療療效。
1.2.3 飲食干預
護理人員需多多了解患者的喜好,秉承忌食用辛辣、海鮮等刺激性食物的準則為患者制定一套飲食計劃,合理搭配患者的飲食,保證患者的飲食具有一定的規律性,防止患者暴飲暴食,有效護理患者的胃部。
1.2.4 運動護理
護理人員需重視護理人員的身體狀況,為患者制定一個合理的運動計劃,防止患者劇烈運動。患者在完成運動后鼓勵患者實施放松訓練,使得患者的機體可以處于放松狀態。
1.3 觀察指標
運用疼痛量表(VAS)測評患者的疼痛程度,測量方法為:在卡片上畫一條長度為10cm的橫線,一端是0,另外一端是10,數字越大說明疼痛越嚴重,患者可以自行在卡片上將疼痛程度標記出來。
1.4 統計學分析
在統計學軟件SPSS21.0系統中錄入96例慢性胃炎患者研究數據,計量資料應用(±s)表示,借助t值、X2值進行檢驗對比,當P小于0.05時,便可判定組間存在較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護理干預前,兩組的VAS評分無明顯差異(P>0.05)。經護理,兩組護理后VAS評分明顯低于護理前(P<0.05)。異組對比,觀察組護理后VAS評分比對照組更低(P<0.05),見表1。
3 討論
慢性胃炎是多種原因綜合在一起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癥性病變。主要表現是以淋巴細胞、漿細胞為主的慢性炎癥細胞侵潤[1]。患者容易出現惡心、嘔吐、食欲大減這樣的癥狀,更甚者會出現腹痛,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給患者的生活以及工作造成不利影響。
在治療的同時,護理也發揮極大作用。綜合護理是一種新型護理模式,主要從心理、藥物、飲食、運動方面為患者實施全方位的護理,臨床上患者樂于接受,對慢性胃炎的治療具有輔助作用[2]。本研究觀察組使用綜合護理后,疼痛緩解效果明顯優于使用常規護理的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慢性胃炎在治療過程中,運用綜合護理效果良好,可以有效緩解疼痛,臨床值得大力推崇。
參考文獻:
[1]薩仁高娃. 綜合護理干預對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潰瘍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 中國現代醫生, 2017, 55(7):430-431.
[2]花汝鵬. 綜合護理干預對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潰瘍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效果觀察[J]. 中國社區醫師, 2017, 33(19):134-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