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臨床護理應對時代發展需要積極做出有效的變革,特別是對于鄉鎮衛生院來說,其自身所肩負的責任十分重大,要普遍性提高居民的生活質量,就需要首先認識到現階段護理干預要點所在,結合實際情況采取針對性干預措施。就目前情況來說,積極對于老年慢性病患者采取護理干預十分關鍵,通過有關干預能夠普遍性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對其生存壽命、生活質量都有著較為積極的價值和意義。正因如此,需要應對相關護理要點,采取針對性護理干預措施。
關鍵詞:護理干預;老年慢性病患者;生活質量;臨床干預;影響;分析
引言:
近年來伴隨著人口老齡化,人口結構改變促使臨床醫療壓力也在不斷增大,普遍慢性病發病率也呈現一個逐年升高的趨勢,為了普遍性提高老年群體及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質量,積極采取針對性護理干預十分關鍵。臨床老年慢性病患者呈現逐年增多的趨勢,致使臨床相關慢性病的并發癥發病率不斷升高,直接威脅相關群體身心健康,更帶來沉重醫療與社會負擔。對于老年慢病患者來說,積極開展護理干預有助于提高臨床治療效果,提升生活質量,但護理干預首先要認識到老年慢性病患者特點,繼而針對性干預。
一、老年慢性病患者身心健康特點分析
(一)疾病與生理機能特點
一般而言老年慢性病患者其自身具備著較強特殊性,伴隨生理機能老化,患者可能會同時存在多種慢性病,因此在治療和護理過程中,也經常具備著一定難度性和困難性,需要結合實際情況有效干預[1]。除了疾病會對患者生活質量帶來影響之外,生理機能退化也是常見一類影響因素,直接干預著患者現有生活。生理機能退化是一個常見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的問題,例如肢體功能退化、聽覺與視覺退化等,排除病理因素之后,這些因素也是十分常見一部分內容,直接影響了患者生活質量。而在這基礎上,一些慢性病長期作用之下也很容易導致患者生活質量有所下降,例如心絞痛等,這樣的癥狀反復出現對于患者身心健康都會帶來很大程度問題。而例如高血壓、糖尿病等,如果不積極有效進行干預,患者就會出現很多的并發癥,致死率、致殘率不容小覷,也產生影響。
總的來說,患者疾病特點相對較為明顯,加之生理機能退化,生活質量就會隨之而來受到很大程度的不良影響,容易導致出現諸多問題。特別是在疾病方面,如果慢性疾病不加以有效控制,長期的疾病作用下容易產生諸多并發癥,例如糖尿病、高血壓所產生的以腦梗、腦出血為主的腦血管意外,直接影響患者生活質量,致殘率致死率十分之高,對其壽命長度也會產生影響。除此之外,患者心理特點也是需要關注的一部分內容,才可以采取針對性護理干預。
(二)心理特點分析
眾所周知精神心理與生理機能、疾病控制之間是一個彼此作用、彼此應的關系,具備較強聯系性,生理機能與疾病情況會對精神心理產生影響,而消極負面的情緒也同時會對生理機能和疾病控制帶來較大不良影響,護理過程中就需要認識到這一特點,積極進行應對,提高護理干預的成效,普遍性提升老年慢病患者的生活質量[2]。以黃昏心理為代表的相關心理特點,會對患者身心健康帶來很大不良影響,特別是進行干預時,一些消極心理可能會對血壓、血糖等指標控制帶來不良影響。因此開展有關工作,就需要應對這兩方面特點,積極采取針對性措施,合理從身心健康兩個方面出發優化護理干預的效果。
二、護理干預措施以及對老年慢性病患者生活質量影響分析
(一)護理干預措施
進行護理干預過程中就需要充分結合患者以及受眾特點,普遍性應對特點進行護理,優化最終護理質量和護理成效,規避常見護理問題,從精神心理和生理病理兩個角度出發開展有關干預[3]。干預時要注重健康宣教,塑造一個人性化特點較強、具備人文關懷的宣教模式,積極開展有關宣教,讓老年患者在這一過程中身心健康特點得到兼顧。應對鄉鎮衛生院自身老年患者的特殊性,就需要契合實際情況,注重對患者健康情況的評估,了解其自身對于疾病的認知、健康的認知,針對特有的身心健康特點采取特異性和針對性較強的宣教,從而優化最終的護理干預效果。另外干預時,也需要定期隨訪,著重長期進行護理干預,大多數老年患者慢性病特點相對較為明顯,需要結合現有指標情況調整藥物劑量,因此就需要進一步積極應對,從實際角度出發,定期進行隨訪并進行指標觀察。結合這樣情況,可以普遍提高患者現有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積極進行慢性病的防控,避免出現并發癥影響患者身心健康,繼而帶來較大的醫療負擔等方面問題。
(二)對生活質量影響
老年慢性病患者自身在生理機能和精神心理方面具備著較強的特殊性,特別是相關疾病需要長期進行治療,有效的護理干預能夠提高最終臨床治療效果,對其自身生活質量提高也有著較為積極的促進作用,價值和意義十分明顯[4]。伴隨生活質量的提高和人口結構改變,接踵而至的問題就是慢性病的臨床發病率及并發癥的發生率,有計劃開展護理干預能夠普遍提升老年慢性病患者治療依從性,優化臨床護理質量和護理效果,對其自身疾病控制、生理健康也有著明顯的促進作用,普遍性提高其自身的生活質量。
三、結束語
如上所述,現階段護理干預過程中需要充分認識到患者自身身心健康的特點,結合這樣特點,積極采取針對性的干預措施,才可以普遍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延長生存壽命,減輕患者身心痛苦及經濟和社會醫療負擔。
參考文獻:
[1]汪紅梅.社區護理干預對老年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慢性病學雜志,2017(12):1397-1398.
[2]許燕飛,黃小妹,成珍.石巖街道社區護理干預對老年人健康狀況的影響[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7(11):1351-1353.
[3]管鍵.社區護理干預模式應用于老年慢性病患者中對心理狀態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響研究[J].當代醫學,2018(14):13-16.
[4]喻萍,崔海松,董晨杰.共同心理干預對老年慢性病患者及其照顧者抑郁焦慮情緒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華全科醫學,2018,v.16(07):123-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