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精細護理在小兒腹瀉護理中的應用方法以及效果。方法:隨機選取在我院接受治療的90例小兒腹瀉患兒為對象,根據采取的不同護理方式將其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有患兒45例。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觀察組采取精細護理,比較兩組護理效果與護理滿意度。結果:觀察組護理有效率為97.78%,顯著優于對照組68.89%,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與對照組護理滿意度分別95.56%為,觀察組顯著優于對照組71.11%,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精細化護理可以進一步促進患兒腹瀉癥狀的有效緩解,加速患兒的康復,縮短逐漸時間,提高患兒生活質量,并獲取更高護理滿意度,在臨床上具有推廣應用的價值。
關鍵詞:精細化護理;小兒腹瀉;退熱
小兒腹瀉是兒科比較常見的一種臨床疾病,發病原因較多,且多為2歲以下的小兒,對患兒身體健康有著較大影響。小兒腹瀉主要病癥為大便次數增多和大便性狀異常,導致無法正常吸收營養。必須要及時給予臨床治療,以及還需要配合采取護理干預措施,提高患兒生活質量,縮短康復時間。本次以在我院接受治療的90例小兒腹瀉患兒為對象,研究分析了精細化護理在臨床中的應用效果。詳細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在我院接受治療的90例小兒腹瀉患兒為對象,根據采取的不同護理方式將其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有患兒45例。對照組男20例,女25例,年齡25d~29個月,平均年齡(13.59±3.68)個月;觀察組男22例,女23例,年齡28d~27個月,平均年齡(13.26±3.17)個月。納入標準:符合小兒腹瀉臨床診斷標準,初期伴有嘔吐癥狀,且患兒伴有發熱以及大便稀樣、大便次數增多等癥狀,家屬對本次研究均知情并簽署同意書。比較兩組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干預,指導并協助患兒完成各項常規檢查,遵醫囑指導用藥,做好病情觀察和記錄,發現異常后需要及時告知主治醫師,采取相應措施治療。
觀察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給予精細化護理,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情緒安撫。小兒腹瀉的患兒年齡均比較小,在面對陌生的醫院環境時,很容易產生緊張、不安等心理,護理人員需要協同家屬對患兒給予情緒安撫,采取靈活手段來吸取患兒的注意力,輔助完成各項檢查和治療[1]。同時,家屬對小兒腹瀉疾病的認知不足,面對患兒疾病癥狀后會出現明顯的焦慮、擔憂等情緒,會在一定程度影響患兒的心理狀態,并且也更容易產生醫患糾紛。護理人員需要主動與家屬建立有效的溝通渠道,向其講解疾病原理與治療方案,關注其心理狀態的變化,及時給予引導,提高其依從性與配合度。②局部護理。指導家屬科學的處理患兒衣服和尿布等物品,每次更換完尿布后需要用溫水來清潔臀部,并且保持臀部干燥,預防紅臀出現。③飲食指導。根據患兒恢復狀態,指導家屬來合理制定飲食計劃。遵循由少到多、由稀到濃的基本 原則來進行護理,確保患兒有足夠的營養攝入,必要時可通過靜脈營養法來調節飲食結構,保證營養均衡[2]。
1.3觀察指標與評價標準
觀察比較兩組患兒臨床護理效果,分為顯效、有效與無效。顯效即臨床癥狀與生命體征檢查結果正常,患兒大便性狀鏡檢正常;有效即臨床癥狀與生命體征檢查結果比較樂觀,患兒大便呈稀水樣或花樣,但鏡檢結果正常;無效即臨床癥狀與生命體征檢查結果存在惡化趨勢,患兒大便性狀無改變,實驗室診斷結果不樂觀。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以本院自制的調查表統計患兒家屬的護理滿意度,分值越高則滿意度越高,分為滿意、基本滿意與不滿意。護理滿意度=(滿意+基本滿意)/總例數×100%。
1.4統計學方法
文章數據用SPSS19.0軟件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χ2檢驗。若P<0.05,則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比較兩組護理臨床效果
觀察組護理有效率為97.78%,顯著優于對照組68.89%,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1所示。
2.2比較兩組護理滿意度情況
觀察組與對照組護理滿意度分別為95.56%(43/45)與71.11%(32/45),觀察組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就本次研究結果來看,精細化護理臨床效果更佳,觀察組97.78%顯著優于對照組68.89%,且可獲取更高護理滿意度,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胡瑋.精細護理在小兒腹瀉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9,7(23):102-103.
[2]段紅燕.精細護理在小兒腹瀉護理中的應用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9(55):359-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