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老年人極易患有中風,一旦出現中風對于患者和家庭來說無疑不是一個沉重的負擔,不僅需要花費大筆的醫藥費,還需要安排人貼身照顧,從經濟層面上來講同樣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因此,為進一步有效的減小老年群體中風概率,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加強疾病的有效預防和治療,只有這樣才能提高老年群體的生活質量,促進全身心健康成長。對于中風偏癱患者來說,接受科學、全面的護理很大程度上加速了患者機體康復,因此,文章主要就護理中風偏癱患者的注意事項進行了系統的研究和分析,希望能夠為相關家庭提供一定的幫助,讓我們一起關愛身體健康吧!
一、什么是中風?
中風追其根源從中醫角度上來看,是指人體血液循環系統失去原有的功能,會比表現出以下癥狀:全身癱瘓、局部癱瘓、口角歪斜、流口水、昏迷等等。從西方醫學領域上來看,中風就是一種急性的心腦血管疾病,也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所提到的腦血栓或腦出血。事實上,造成人體心腦血液系統出現問題的原因有很多,例如:心臟病、糖尿病、高血壓等等,上述所提到的慢性疾病都是血管壁出現病變才誘發的,當腦部動脈及其他分支動脈堵塞,便會導致腦部出現供血不足或停止供血,讓腦部內的組織在長時間缺氧的情況下,出現局灶性神經系統癥狀和體征。
二、造成中風的原因有哪些?
(1)心臟?。汉芏嗌狭四昙o的人,如果受到了一定的刺激就會導致心臟病,然后就會出現了中風的癥狀。
(2)情緒不佳:例如暴躁,易怒、激動,傷心,頹廢,抑郁等心情,這些容易波動的情緒也是有可能導致中風的。因此,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盡可能保持愉悅的心情。
(3)高血壓:根據調查顯示,百分之九十三的腦出血患者都有高血壓的病史。因此,平常注意避免可能會出現高血壓的因素出現,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中風的機率。
三、中風患者會有哪些臨床癥狀?
第一 ,據臨床經驗表明,中風患者會集中表現為局部或整個身體癱瘓;第二,在發病期前兩天,聲帶會受到影響發音不清晰,喉嚨會有明顯的嘶啞聲,意識極為模糊,無法聽懂或表述清楚自己想要表達的意思;第三,頭部會產生劇烈的疼痛感,無法正常行動,長時間處于昏睡的狀態,視線也模糊不清,看東西時有重影或陰影。
四、如何進行中風偏癱患者的有效護理?
(1)加強基礎護理
所謂基礎護理,就是時刻保持患者貼身衣物和床單被罩的干凈、清潔和衛生,為防止中風患者出現褥瘡,要定期對患者進行翻身,并用熱水擦拭患者的身體以及私密部位。一般來說,翻身的頻率要為兩小時一次,擦拭的頻率為一天一次。此外,為保證患者身體的干燥度,以防表皮組織出現潰爛,可以使用酒精或爽身粉來對中風患者進行身體的局部按摩,從而促進血液的有效循環。
(2)病情的觀察
注意觀察中風患者的生命體征,一旦出現問題要及時地聯系醫護人員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治理,將并發癥的發生概率降到最低。
(3)飲食的護理
在飲食方面,由于患者長時間躺在床上,消化系統功能會有所下降,因此,對中風患者來說,其日常飲食要避免進食高蛋白、高熱量以及高糖分的食物。根據人體膳食表來進行合理的飲食搭配。首先,可根據中風患者自身個人飲食喜好來進行食材的選擇,例如:雞蛋、牛奶、豆制品以及肉類制品,但肥肉、動物內臟除外。此外,為保證患者每日所需的營養物質,可適當地進行碳水化合物的有效補充。需要注意的是,對于消化功能不好的中風患者來說,其飲食習慣要與平常有所不同,盡可能地采用一日多餐的進食方式,讓患者能夠從食物中補充到人體所需的營養成分。
(5)并發癥的護理
為進一步有效地增長食物在患者體內停留的時間,需要患者在每次進食的過程中,盡可能地少喝水,選擇一些較干的食物。當患者自身機能逐漸恢復后,可逐漸在現有的飲食基礎上,進行不同種類食物的有效增加。此外,為防止中風患者出現并發癥,要從多個方面加強護理,尤其是肺部,注意不要讓患者受涼感冒,一旦遭受到病毒的入侵便很容易造成肺部感染,情況嚴重時導致死亡。
五、中風患者心理特征集中表現為?
(1)對于中風患者來說, 在得知病情的時候是難以接受的,因此,無法面對現實,情緒波動較大,一方面感到十分愧疚和負擔,為家人帶來很大的麻煩,另一方面又覺得活下去是件不容易的事,不敢獨自一人面對疾病、面對現實。這種強烈的孤感和沮喪感,讓患者沉浸在自我抑郁情緒中無法自拔。
(2)當患者接受患病這一事實后,便開始沉默寡言,隨著時間的變化,患者就會逐漸與外界失去聯系,在強烈的自卑心理影響下,會不愿主動與他人交談,會覺得自己受到異樣的眼光,在情緒上表現的更為沮喪和孤獨,常常一個人獨坐在窗前發呆,沉浸在自我悲傷、抑郁情緒中,情況嚴重時甚至會產生輕生的想法。
六、應當對患者進行怎樣的心理護理?
對于中風患者來說,無論是生理方面還是心理上都存在一定的障礙,尤其是在病痛的折磨下,極易影響患者平靜的心態,讓其變得易怒、易喜、易悲并長時間處于情緒低落、抑郁的狀態,不利于患者身心健康發展。因此,在對中風偏癱患者進行護理時,要注重心理護理,讓患者全面認識到自身的疾病,從而打消莫須有的顧慮。此外,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能夠起到調節患者情緒的作用,最大程度上減輕患者的心理壓力,將注意力分散到其他事情上,時刻保持積極、愉悅的心情。
(1)生活環境
提供安靜、通風良好、光線適宜、有安全措施的病房環境,有利于增進病人的身心健康和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在情緒上得到穩定。
(2)加強心理健康教育
多關心、接觸病人,盡量滿足他們的合理要求,深入了解病人的心理活動,用簡明易懂的語言講解一些治療用藥目的、不良反應等知識,介紹疾病的過程及轉歸,舉例一些治療效果佳,康復好的病人,建立正確認識,使其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更為主動的配合軀體或心理治療,加速疾病的好轉。
七、在日常生活中應采取怎樣的措施預防出血性和缺血性中風?
(1)積極治療原發病,盡早進行康復醫療。要將康復醫療貫徹于疾病治療的全過程,努力減輕殘疾的程度,避免并發癥。大量資料證明適時采用運動療法、作業療法、心理指導等,對于改善肢體功能、提高生活能力、糾正消極心理等具有明顯作用。
(2)進行周密的生活護理,創造溫暖的感情氛圍。在眾多人關心的環境中,患者容易擺脫孤獨和寂寞,得到精神的安危和生活的幫助,彌補因殘疾帶來的不便,建立生活的自信。特別是中風進展階段的患者,往往灰心喪氣,此時更需要較多的生活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