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本次主要對優質護理用于妊娠期高血壓綜合征產婦產后出血護理中的效果進行探析。方法:選取我院2016年6月-2018年6月收治并已確診的妊娠期高血壓綜合征產后出血患者80例,依照護理方式的不同將其分為兩組,即參照組30例(常規護理)與研究組50例(優質護理)。對比兩組護理效果。結果:①出血量:研究組產后2h與1d的出血量與參照組相比均要少,Plt;0.05,有可比性;②血壓:研究組血壓改善的情況優于參照組,Plt;0.05,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妊娠期高血壓綜合征產婦產后出血護理中應用優質護理的臨床效果確切,其不僅能改善患者的血壓水平,還可降低患者產后出血量,值得推廣。
關鍵詞:妊娠期高血壓;優質護理;產后出血
在臨床中,妊娠期高血壓綜合征即妊高癥,其主要在孕婦妊娠20周后發生,患者的臨床癥狀通常表現為高血壓、蛋白尿以及妊娠水腫等[1],病情嚴重的患者甚至會出現頭痛、頭暈、抽搐、眼花以及昏迷等情況,若不給予患者及時有效的治療,將對患者的身體健康產生嚴重的威脅。經研究相關資料得出[2],對妊高癥患者除了實施對癥治療外,細致周到的護理措施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同時保證胎兒安全分娩。本次主要探究優質護理應用于妊高癥產婦產后出血護理中的臨床效果,現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收治的80例妊高癥產后出血患者,時間在2016年6月-2018年6月,將其分為兩組,其中在參照組30例患者中,年齡最小21歲,最大37歲,年齡均值為(25.84±4.31)歲,孕周最短34周,最長39周,孕周均值在(26.13±2.46)周,其中9例經產婦,21例初產婦;研究組50例患者中,最小年齡20歲,最大38歲,年齡中位值在(25.92±4.57)歲,孕周最短33周,最長39周,孕周中位值為(26.59±2.82)周,其中17例經產婦,33例初產婦。兩組產婦年齡、孕周以及產次等基本資料無太大差別(Pgt;0.05),可相互比較。
1.2 方法
參照組:對產婦實施常規護理,主要內容為:確保產婦所處病房空氣的清新,環境的安靜;將溫度與濕度保持的合理的范圍中;囑患者臥床休息,保持睡眠充足;護理時保持動作的輕柔,同時對其胎兒的發育、胎心、胎動以及宮縮的情況進行密切觀察。除此之外,還需對患者血壓和體質量的情況進行觀察,采取間斷吸氧等措施,將氧流量保持在3L/min,30min/次,2次/d。
“研究組”:給予患者優質護理:具體包括: ①心理護理:因受疾病的影響,患者或多或少會存在焦慮、抑郁以及緊張的情緒,對此,護理人員需加強與其交流,及時掌握其心理情緒的變化,耐心傾聽患者的主訴,通過有效的溝通逐漸取得其信任感與依賴感,及時疏導其消極情緒;此外,還可教會患者有效調節情緒的技巧,使其長期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②監護護理:護理人員需對患者定時進行尋訪,不時詢問患者身體的狀況,同時對其血壓、心率等情況進行嚴格檢測,若患者存在疼痛劇烈等情況,需考慮到是否屬于子癇發作;若患者出現抽搐情況,則需即刻報予責任醫師,并輔助其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解決;患者子癇發作時,需于患者的口中置入壓舌板或者開口器,以免舌后墜或者咬傷舌頭引起窒息;若患者出現昏迷情況,則需采取禁食處理,保持平躺姿勢,將頭部向一側偏移,確保其呼吸的暢通;③分娩后護理:待患者分娩后,護理人員需于第一時間向其告知胎兒的狀況,樹立其信心,穩定其情緒;產后為患者制定出科學合理的飲食方案,確保其健康飲食,補充必要的營養。
1.3評價(觀察)指標
①對患者護理前后血壓改善的情況進行觀察記錄,主要包括舒張壓與收縮壓;②對產婦產后出血的情況進行判定,其中產后出血的評價標準為:產后2h出血量gt;400ml;產后1d出血量gt;500ml。
1.4 統計學方法
通過對SPSS20.0軟件的采用,對參照組與研究組得出的相關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值檢驗。當Plt;0.05時,統計的相關方法具有參考價值和意義。
2 結果
2.1.護理前后兩組患者血壓變化情況對比
研究得出,護理前,兩組血壓測定的水平比較差異不明顯,Pgt;0.05,無可比性;護理后,兩組血壓情況均有所改善,但研究組改善的效果較參照組優,Plt;0.05,兩組對比差異明顯,有統計學意義,詳細數據見表1.
2.2.兩組患者產后出血情況對比分析
通過觀察記錄產婦產后出血的情況,不難看出,參照組產婦產后2h以及產后1d的出血量與研究組相比均有較為明顯的差異,Plt;0.05,各組間數據的對比差異性顯著,具有臨床可比性,詳細數據如下:參照組:產后2h出血量為(165.46±14.32)ml,產后1d出血量為(257.16±21.82)ml;研究組:產后2h出血量為(102.03±10.76)ml,產后1d出血量為(145.32±18.19)ml。
3 討論
妊高癥為婦產科中較常見的高血壓疾病,具有病情迅速且較重的特點,若患者未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極易導致并發癥的出現,例如產后出血;外加初產婦常因未適應好角色的轉變進而形成消極的的心理情緒,極有可能導致其分娩出較多的糖皮質激素與兒茶酚胺,從而造成宮縮異常,引起產后出血,因此需重視對產婦的護理。
通過分析本次研究結果可知,研究組護理后的血壓改善效果與參照組相比明顯較好,同時患者產后2h與1d的出血量均較參照組少,Plt;0.05,提示妊高癥產婦產后出血護理中應用優質護理不但可減少患者的出血量,還可有效控制其血壓,建議在臨床中進一步推廣。
參考文獻:
[1]吳霞.優質護理在妊高癥產婦產后出血護理中的應用體會[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6,10(7):231-232.
[2]唐慧.妊娠期高血壓綜合征產婦產后出血的護理探討[J].中國醫藥指南,2016,14(10):23-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