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孕產期心身障礙主要因孕產婦心理問題導致的軀體化功能障礙情況。以上軀體化功能障礙可導致妊娠相關疾病發生,極大的影響產婦分娩方式、產程時間、產后恢復情況以及新生兒健康狀況。現今孕產期心身障礙無明確的防治方法。實施孕產婦心身健康管理,在醫院中實施孕產期心身障礙檢查,屬于一級預防孕產期心身障礙的主要途徑。對孕產婦予以多學科合作治療,及時發現孕產婦的心身障礙,并采取有效干預,有利于患者恢復。
關鍵詞:焦慮;孕產期;抑郁;心身障礙
心身障礙(PSD)主要因心理因素造成或者因心理因素影響,發生的軀體化功能性障礙。心理因素在此疾病發生、發展、治療和預后中具有實際意義。孕產期心身障礙主要因孕產婦心理問題導致的軀體化功能障礙[1]。有關研究學者指出,圍生期女性的情緒障礙處于高風險,產前情緒障礙的發生率相比于產后明顯較高。有關文獻中顯示,有65%左右的孕產婦具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孕產婦心理問題可使機體功能出現障礙,是妊娠相關疾病的發生因素,對胎兒的發育造成影響,影響分娩方式、產程時間、產后恢復等[2]。主要因孕產婦的心理情況對臨床表現造成直接影響。
1.孕產期心身障礙的危險因素
將產科風險、器質性疾病風險因素予以排除,軀體功能障礙是造成孕產婦心理問題的直接因素。孕產婦心理問題主要以抑郁、焦慮為主,其發生和發展與非孕產婦存在不同情況。經有關調查結果證實,孕婦的戶籍、年齡、早產、流產史等,均可造成胎兒、嬰兒畸形、死亡等情況,家庭經濟問題等,明確近3個月婆媳、夫妻、娘家關系,對胎兒性別、分娩安全、是否存在遺傳疾病、孩子喂養、嬰兒健康、產后經濟問題、不會帶孩子等相關問題,以上因素均可造成孕產婦出現抑郁、焦慮情緒。根據孕產婦的職業、文化水平、生活事件、生活環境、自然災害等情況,極易出現抑郁、焦慮情緒。孕產婦長時間受多種因素影響,極易發生軀體功能障礙[3]。
2.孕產期心身障礙的臨床癥狀
孕產期心身障礙存在的心理問題導致軀體功能障礙,其相互作用,病情嚴重的患者造成器質性心身疾病。根據有關資料結果顯示,將嚴重軀體疾病、精神障礙患者予以排除,患者主要軀體癥狀包含易醒、多夢、尿頻、入睡困難、胃脹、便秘、嘔吐、心悸、尿頻、胸悶、口干、入睡困難、肌肉酸痛等,根據輔助檢查報告,明確自主神經系統功能癥狀。
3.孕產期心身障礙的預防措施
有關研究結果證實,因心理問題造成的軀體化癥狀,其孕產期心身障礙的發生率較高,中國發生率高于其他國家。有關學者指出,經綜合醫院精神心理科診斷,有35%以上的心理障礙患者的主要癥狀為軀體障礙,讓醫師根據患者的軀體情況進行診斷,并實施各項實驗室檢查內容。孕產婦存在軀體化癥狀和心理問題,稱為臨床較難解決的問題[4]。備受文化信仰、傳統觀念等影響,大部分孕產期和家屬對孕產婦的心理問題予以規避。因孕產婦不愿接受治療,少數圍生保健機構對孕產期心身障礙診療進行規程和臨床技術;臨床癥狀行孕產期心身障礙進行篩查,并針對其實施全面開展。
4.孕產期心身障礙采取臨床防治技術
其孕產婦屬于特殊群體,需保證孕產婦、胎兒的安全,對孕產期心身障礙實施專業開展診斷,其技術具有速效、顯效的特性,醫療模式備受廣大孕產婦青睞。孕產期心身障礙的產生,對于存在的問題,因心理問題導致的軀體功能障礙進行分析,對疾病實施治療。為改善這一難題,需進行探索。
現今孕產婦心身健康門診備受關注,孕產婦心身健康門診的實施主要根據產科臨床路徑進行制定。孕產婦心身健康門診在圍生科室設立,并伴有檢查室、治療室、隨診室等,對執業人員實施專業化培訓,在圍產期實施保健,并有產科醫護人員擔任主治醫生[5]。在門診根據診療制度,實施孕產期心身障礙評估,醫生需明確孕產婦的軀體癥狀,根據孕產婦的主訴和評估介個,對其自主神經系統檢測和各項報告結果進行診斷,對滿足臨床路徑的孕產婦實施護理干預。孕產期心身障礙治療方法,主要使用多學科合作模式,在產科進行生理調控、心理疏導、音樂調節等干預,對孕產婦實施臨床治療和自我調整干預。護理人員需對孕產期心身障礙患者實施有效的護理干預,使孕產婦的臨床癥狀得到明顯改善,孕產婦自行進行機體、心理調理。對于孕產期心身障礙患者,門診診療標準為:共6次,每周2次,每次45分鐘,家庭調理30次,每次10~15分鐘,每天調理2次。
根據以上研究結果,建立衛生科室的孕產婦心身健康,對孕產期心身障礙患者予以常規檢查和產前檢查,明確孕產婦的心理狀態,并實施針對性治療,將依從性提升。
5.小結
門診主要將心理學、醫學、控制論、教育學、音樂治療學、系統論等內容進行綜合,對孕產婦實施有效的護理甘愿,保證速效、無創、顯效、無痛的效果,將孕產婦易醒、多夢、尿頻、嘔吐、惡心、胸悶、胃脹、便秘、入睡困難、口干、心悸以及肌肉酸痛等情況予以消除,有效的改善抑郁、焦慮情緒。在診療期間,設置定期隨訪模式,避免孕產期心身障礙疾病復發,并制定多種宣教方法,針對孕產婦和家屬的實際情況,選取適當的方法進行預防,將孕產期心身障礙疾病發生率予以降低。
參考文獻:
[1]秦峰,肖利軍,張立新等.孕產期心身障礙臨床研究進展[J].中華婦幼臨床醫學雜志(電子版),2017,13(1):105-107.
[2]秦峰,李麗娟,肖利軍等.孕產期心身障礙臨床路徑(2017版)[J].中華婦幼臨床醫學雜志(電子版),2017,13(6):640-644.
[3]秦峰,肖利軍,張立新等.多學科合作診療系統與不同單一干預措施分別治療孕產期心身障礙的臨床效果分析[J].中華婦幼臨床醫學雜志(電子版),2017,13(5):563-568.
[4]郜正美,陳雙燕,吳孟芳等.全國多中心孕產婦心身健康門診9712例孕婦孕產期心身障礙發病率調查研究[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7,8(18):31-34.
[5]張立新,李麗娟,董靜等.全國多中心31782例孕婦孕產期心身障礙發病率調查研究[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8,9(1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