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研究開展品管圈活動在提高患者出入量記錄準確率中的臨床應用。方法:選取于2017-01至2018-12在科室接受護理的患者共計100名。其中50名患者的采用傳統的護理方式,將他們定為對照組,而在剩余患者的護理工作中護理人員開展品管圈活動,為研究組。對比兩組患者在接受護理時患者出入量記錄準確率。結果:在對患者的護理工作中,開展品管圈活動的護理人員對患者出入量記錄的準確率遠遠高于對照組。并且護理人員的溝通和協調能力得到了顯著提高,護理人員的熱情,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敬業精神,知識水平和團隊合作精神大大提高,同時對于品管圈活動也有了更為深刻的了解。結論:在對患者的臨床護理工作之中,開展品管圈活動能夠有效率提高患者出入量記錄準確率,提高護理人員的工作效率,提高患者恢復速度和護理滿意度,保障患者的健康,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品管圈手法;患者出入量記錄;準確率
患者出入量的記錄是一項繁雜且容易被忽視的工作,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這項工作在患者的日常治療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只有提高護士,患者及其陪護人員對出入量記錄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并采用科學統一的方法,才能從根本上完成這項工作。而品管圈(QCC)是由同一工作現場人組成的一個團隊,自發地進行質量管理的一種提升管理質量方法。可以起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深化質量管理,實現持續的質量改進。在醫院工作中,對出入量的管理工作非常重要,直接影響到患者治療的有效性。
1、資料與方法
1.1基本資料
選取于2019-04至2019-09在科室接受護理的患者共計100名。其中50名患者的采用傳統的護理方式,將他們定為對照組,而在剩余患者的護理工作中護理人員開展品管圈活動,為研究組。對比兩組患者在接受護理時患者出入量記錄準確率。其中對照組患者男性22人,女性28人,平均年齡37.5±3.7,參與研究的另一組中,男性24名,女性26名,平均年齡39.1±4.2。
1.2方法
對照組的患者接受常規的護理方式,而研究組則開展品管圈活動,具體如下:
1.2.1成立品管圈
成立品管小組:品管圈名為“出入量統計管圈”,品管活動由醫院相關工作人員組成。成員總數為8人,由張歡歡為圈長,護士長齊欣為輔導員。領導圈子組織完成品管圈的出入量記錄管理活動。所有圈員熱情參與,團結協作,每月平均以各種形式開會兩次,充分發揮了圈子的潛力。通過品管圈的集思廣益方法,圈員找出記錄準確率低的原因,利用根本原因分析方法進行分析和討論,制定改進計劃,每天檢查并改進計劃的效果,不斷優化記錄方法,規范統計方法,并確保數據的準確性。保證準確的治療。
1.2.2確定主題
啟動集思廣益討論,當場列出目前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確定幾個熱門話題,并通過緊迫性,重要性,循環能力,政策和可行性評估方法的評估方法對事件進行投票。最終得到的品管圈活動的主題是“提高腎臟病科患者出入量準確率”。
1.2.3 計劃擬定
開發甘特圖,規劃好時間,計劃階段占總時間的30%,在實施階段占40%,在檢查階段占20%,在處置時間中占10%。根據品管圈活動開展的十個步驟,制定計劃。并且嚴格按照計劃負責實施。
1.2.4 現況把握
根據成員的頭腦風暴方法和文獻綜述處理,可根據數值計算錯誤,遺漏注釋,測量不準確,嘔吐,尿床,出汗等估計不準,未根據水含量進行計算食品入量,總入量未減余量這些方面進行測算,匯總檢查結果,繪制柏拉圖,根據80/20規則,缺陷主要集中在“未根據食物的含水量記錄”,并且“測量不準確”,而這些也就是需要改進的重點。
1.2.5 解析
所有圈子成員使用根本原因分析方法,通過頭腦風暴來找出改進的關鍵點:主要是“未根據食物的含水量記錄”和“測量不準確”,然后根據魚骨圖分析具體原因得出;主要有水分評估表不全面,依從性差,記錄效果差,家屬評估不足,護士的專業能力不足;稱重設備不標準,缺乏統一的過程和標準,沒有細化等因素,導致的記錄的出入量不準確。
1.2.6 對策
(1)提高重視程度
出入量是醫生判斷是否平衡,從而準確調整劑量,確保對患者有效治療的重要依據。加強對護士專業的培訓,提高護士對出入量的重視程度,讓每位護士都掌握實施對策的具體規定和方法[1]。
(2)設計記錄單
設計記錄單從而匯總護士記錄,然后在相應的時間點進行檢查。在每天7:00進行一日的總結。具體操作是首先減去當時未輸入的輸液量,并記錄實際輸入。
(3)加強查對、質控管理
在每個自然日的總結記錄工作之前,與患者及陪護人員一起檢查出入記錄。在輪班完成后,護士需要檢查以前的記錄是否正確。護士長將每天檢查記錄和電子病歷[2]。將相關記錄發布到護士微信群組中以對缺陷進行糾正。同時,為簡化護士核算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可以借助電子病歷軟件系統實現出入量的自動求和計算功能。護士只需要輸入數據,就可以自動得出結果。大大減少護士病歷的書寫時間,并保證了數據的準確性[3]。
1.3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出入量記錄準確率進行記錄分析。
2、結果
2.1有形成果
開展品管圈活動的研究組,其患者出入量記錄準確率遠高于對照組,Plt;0.05.見表1.
2.2無形成果
護理人員的溝通和協調能力得到了顯著提高,護理人員的熱情,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敬業精神,知識水平和團隊合作精神大大提高,同時對于品管圈活動也有了更為深刻的了解[4]。
3、討論
綜上所述,在對患者的臨床護理工作之中,開展品管圈活動能夠有效率提高患者出入量記錄準確率,提高護理人員的工作效率,提高患者恢復速度和護理滿意度,保障患者的健康,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劉新鳳, 王亞麗, 任麗華. 運用品管圈提升出入量記錄單記錄的準確性[J]. 白求恩醫學雜志, 2016, 14(2):203-205.
[2]黃梅, 夏麗莉, 劉瀅. 降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4 h出入量記錄缺陷率的品管圈實踐[J]. 護理學報, 2017, 24(2):14-17.
[3]唐軻, 高秀娟, 曹章婷. 品管圈活動在提高心血管危重患者出入量記錄準確率的應用[J]. 醫學信息, 2017, 30(5):237-238.
[4]王蕓. 品管圈在提高老年危重病人液體出入量記錄準確率中的應用[J]. 全科護理, 2018(19):2386-2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