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造血干細胞直接作用于人體血液供應與免疫功能,而輸血會對造血干細胞產生一定影響,臨床上醫患對這一課題均十分關注。本文分析了異體輸血與自體輸血,介紹了造血干細胞,并分別探索了異體輸血、自體輸血與造血干細胞的研究進展,希望為臨床研究提供參考,促進輸血醫學發展。
關鍵詞:輸血;造血干細胞;研究進展
患者手術、急救時常需要輸血,輸血在挽救患者生命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輸血對患者也會產生負面影響,如出現并發癥。而這從根源上看,多為輸血作用于造血干細胞的結果。當下臨床用血越來越多,醫學研究表示自體輸血是比異體輸血更安全的輸血方式,對患者的負面影響小。
1輸血
1.1異體輸血
異體輸血屬于常規輸血方式,廣泛應用在手術急救中,鑒于血液資源的緊張性,臨床用血十分節約。在某些治療中采用其他方式代替異體輸血。隨著醫療事業的發展,異體輸血也顯現出了諸多弊端,血液雖然已經檢驗合格,但是有的病毒有窗口期,有的病毒容易受到試劑、抗體的影響,如艾滋病毒、乙肝病毒等,這提高了異體輸血的不安全性[1]。此外,異體輸血還容易導致并發癥發生,如過敏、高熱、頭痛等。因此,異體輸血局限性較大。
1.2自體輸血
自體輸血有利于節約血液資源,目前臨床應用也較為普遍。自體輸血是指以患者自身血液或者血液成分作為供給自身血液的來源。臨床上自體輸血主要有下述三種方式,一是貯存式自體輸血;二是回收式自體輸血;三是急性等容血液稀釋。自體輸血能夠規避異體輸血的風險,降低并發癥。
2造血干細胞
全球范圍內醫療衛生相關機構現已公認血細胞源于骨髓造血干細胞。因此,造血干細胞就是指骨髓中的干細胞。它有兩個特點,一是能夠分解成任何類型的血細胞,;二是具有自我更新與復制能力,這決定了其保持血細胞數量的功能[2]。血細胞周轉率極高,壽命較短,造血干細胞的補充對其至關重要,可以維持造血功能,但是即使在數量上進行了補充,但是并不能防止其功能減弱。連續移植試驗發現,老年人群造血干細胞新造的細胞其活性具有強烈的下降表現。此外,DNA損傷也會導致造血干細胞功能減弱。而造血干細胞與人體血液循環密切相關,對免疫功能也存在影響,但是輸血與造血干細胞的相關研究卻較為稀少。
3輸血與造血干細胞
3.1異體輸血與造血干細胞
隨著醫學界對輸血的認識程度越來越深,血液采集、檢測越來越嚴格,因異體輸血傳播疾病的情況越來越少。但是,異體輸血數量的增多導致輸血并發癥常常發生,包括溶血、高熱以及較少發生的并發癥,如輸血后紫癜、凝血功能紊亂等。血液長期貯存會提高紅細胞氧化應激反應,影響紅細胞代謝,導致其功能受損、活性下降。以當下的貯存技術想要避免長期貯存血液對紅細胞的影響十分困難。臨床輸血中輸注少量紅細胞受損的血液并不會影響患者造血干細胞,但是若大量輸注,就會產生影響,導致患者造血干細胞功能下降[3]。其發生機制如下:紅細胞受損其細胞膜脆性提高,容易被破壞。出現損壞的細胞使得血液中非轉鐵蛋白結合鐵激增。鐵屬于強氧化劑,人體中鐵元素長期維持較高水平會使得造血干細胞凋亡、衰老。目前,臨床用血大量輸血貯存的血液,血液從采集到層層檢驗再到貯存,紅細胞受損情況較多,對造血干細胞存在較大不利影響,因此,有必要降低異體輸血頻率,或者在大量輸血后及時采取去鐵治療措施。
3.2自體輸血與造血干細胞
自體輸血常見方式是貯存式輸血,術前采集患者血液,其需要再行回輸。采集血液至少需要提前20天進行,與醫院患者平均住院天數相關要求相悖。而采取這種方式雖然能夠增加患者造血干細胞數量,但是也會損壞紅細胞,同時自體輸血患者采集血液后存在約40%并未使用,極大浪費了血液資源。目前,急性等容血液稀釋、回收式輸血更被臨床青睞。急性等容血液稀釋能夠稀釋血液,成本低,患者失血時能夠降低血液有形成分丟失量?;颊咻斞獣r再回輸給患者,可以避免紅細胞損壞,對造血干細胞影響弱?;厥帐阶泽w輸血通過回收、濃縮等多個程序最后把血細胞存儲起來回輸給患者,不僅不會損傷紅細胞,還會去除有害物質,對造血干細胞的影響也較小??梢哉f,這兩種輸血方式均優于貯存式自體輸血,具體選擇哪一種,還需結合臨床情況而定。
4小結
不論何種輸血方式都會對人體造血干細胞產生影響。大量文獻資料在輸血與造血干細胞的研究方面均側重于移植、移植后輸血以及輸血的臨床療效,在輸血對造血干細胞的影響方面的研究較少。因此,從輸血角度看如何更好地維持患者健康仍屬于研究空白領域,需要臨床進一步試驗、分析。
參考文獻:
[1]周循.貯存式自體成分輸血對骨髓造血功能及造血干細胞影響的實驗研究[D].寧夏醫科大學,2019.
[2]周循,劉小倩,朱娜娜,等.輸血與造血干細胞相關的研究進展[J].臨床輸血與檢驗,2019,21(03):330-333.
[3]欒松華,王紅新,劉代紅,等.輸血器輸注造血干細胞對細胞植入“零”影響的論證研究[J].中國輸血雜志,2019,32(03):292-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