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在院內產科給予精細化護理模式進行護理,對其護理效果進行探討。方法 本次研究全部操作過程均按照嚴格的規范流程實施,同時在本院高層醫院倫理委員會的監督下進行操作。在能保證此次研究順利完成的情況下,來確保實驗結果的規范性以及可信度。特抽取醫院在2016年3月~2019年1月接受的84例患者進行研究。根據不同護理方式將其分為42例常規組(應用基礎護理干預)與42例研究組(實行精細化護理模式)。比對2組患者護理后效果。結果 研究組患者總護理效果有效率與常規組相對比,顯著偏高,且(p<0.05),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 在產科實行精細化護理模式可顯著提升整個科室的護理質量與效果。
關鍵詞:精細化護理;基礎護理;產科;護理效果
現今屬于21世紀新科技時代,醫療水平的提升使得人們的思想發生了巨大變化,對于護理質量方面要求更高。而醫院的護理則由初始機械被動轉變成精細化護理模式[1]。通過在產科實行精細化護理模式,可增強對患者權力、人格、生命以及尊嚴的關心與關懷,減少不惜要的糾紛事件發生,為整個治療過程營造良好的環境[2]。本次研究特抽取醫院在2016年3月~2019年1月接受的84例患者進行研究。在院內產科給予精細化護理模式進行護理,對其護理效果進行探討,內容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本次研究全部操作過程均按照嚴格的規范流程實施,同時在本院高層醫院倫理委員會的監督下進行操作。在能保證此次研究順利完成的情況下,來確保實驗結果的規范性以及可信度。特抽取醫院在2016年3月~2019年1月接受的84患者進行研究。根據不同護理方式將其分為42例常規組(應用基礎護理干預)與42例研究組(實行精細化護理模式)。常規組年齡最小22歲,最大年齡36歲,平均年齡(28.3±3.5)歲;研究組年齡最小22歲,最大年齡36歲,平均年齡(28.3±3.5)歲。2組患者基線資料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常規組:應用基礎護理干預,主要包括:心理疏導、運動鍛煉、飲食干預、健康宣教、自我檢測等。
研究組:實行精細化護理模式,具體護理操作如下:(1)環境干預,保持病房溫濕度適中,確保每日病房的整潔度,進行消毒。在病房內,可掛一些漫畫形式的宣傳圖或者是溫馨提示牌,而病區的走廊處,則可以貼掛一些與圍產期相關的宣傳漫畫。(2)心理干預,護理人員通過與患者進行溝通,從患者的談話中對患者心理情況進行判定。隨后制定針對性的心理干預方式對患者進行支持鼓勵,確保患者在整個治療過程處于積極樂觀心態,增強患者治療依從性。并且,在于患者進行交流的過程中一定要確保語氣溫和,盡量采用患者能夠接受的語言方式進行交談。定期對患者及家屬進行健康宣教,增強患者的知識面。(3)母乳喂養,一部分產婦屬于初次生產,因此無法正確的進行哺乳。此時,護理人員需要現場進行肢體指導以及語言指導,為患者示范正確的哺乳姿勢,叮囑患者一些相關注意事項。(4)活動指導,結合患者實際身體狀況制定專門的運動方案,包括:早期的下床活動。叮囑患者不可提過重的物品,以免傷口開裂或是引起傷口疼痛。
1.3 效果評定
按照患者經過護理后并發癥發生情況以及知識掌握情況進行判定,可將其分為以下四類:痊愈,經過護理干預患者完全能夠熟練掌握正確哺乳技巧以及相關知識,無任何并發癥發生;顯效,經過護理干預患者基本能掌握正確的哺乳技巧以及知識,無并發癥發生;好轉,經過護理后患者出現輕微的并發癥,需要在護理人員的指導下才能正確進行喂養;無效,患者對于喂養知識掌握不牢,無法進行喂養,總有效率=(痊愈+顯效+有效)÷總患者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SPSS16.0統計學軟件分析統計2組患者療效判定指標,總體護理效果則以(%)表示, x2檢驗,若(p<0.05),則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2組患者臨床護理情況加以比對
如下圖表1所示,研究組患者總護理效果有效率與常規組相對比,顯著偏高,且(p<0.05),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3 討論
在產科中,一部分產婦屬于初次生產,因此心理上以及生理上均會出現一系列負面事件。倘若不進行及時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很容易導致產婦產后出現一系列并發癥,例如:產后抑郁。不僅對產婦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同時還會影響嬰兒的健康生長發育。由此可見,在醫院產科中實行護理措施是相當重要的,然而常規的護理干預已經不能滿足于現今人們的需求。同時,每位患者的心理情況以及生理情況均有所不同[3]。
因此,需要給予患者精細化護理模式,從患者的心理上入手,對每位患者的心理情況進行評估,隨后制定針對性的心理疏導,從而消除患者內心的一系列負面情緒,增強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減少護患糾紛。同時,根據患者身體狀況,制定專門的鍛煉方案,可加快患者身體康復,而通過母乳喂養指導,能夠提前預防患者出現乳頭疼痛或者是受損等不良事件發生。本次實驗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總護理效果有效率與常規組相對比,顯著偏高,且(p<0.05),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總之,在產科中實行精細化護理模式,可顯著提升醫院整體護理治療與效果。
參考文獻:
[1]周雪微. 國際產科護理模式在孕婦產前緊張和恐懼心理護理中的效果分析[J]. 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 2017, 25(10):703-706.
[2]宮卓, 馬彩蓮, 李曉梅. 精細化護理模式對剖宮產產婦康復及產科護理質量的應用效果[J].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 2017, 21(10):115-119.
[3]史甜, 吳艷, 熊蕾, 等. 精細化護理管理對早產兒母乳喂養質量的影響[J]. 解放軍護理雜志, 2018, 35(24):6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