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淑波 徐可
摘 要 本文首先分析了當下鄉鎮財政部門預算當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然后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可行建議,希望這些建議對于相關的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 鄉鎮部門預算 問題 建議
一、鄉鎮財政部門預算存在的問題
(一)部門預算不實
部門預算編制和政府工作計劃時間方面并不同步,這就導致了部門預算的不實。一般來說,部門預算是需要基于工作目標計劃,然而因為預算編制時間的提前,造成在編制預算的時候沒有辦法掌握下一年的具體工作計劃,也就無法實現預算資金的細化,進而造成預算不實。
(二)預算編制內容不夠全面
在財政分配當中,通常將財政性資金劃分成預算內和預算外,然而由于目前財政分配還只是對預算內資金,并未把預算外資金當成有效的宏觀調控財力進行使用,這也造成預算管理當中并未對預算外資金進行管理,由此導致了一些問題。預算的規范化管理的重大障礙是預算收支范圍過窄,雖然財政部門正在加大對于預算外資金的管理,然而許多單位的預算外資金還是在預算管理外,并且在這一資金的使用上存在著較大的隨意性,導致這部分資金無法得以有效利用。
(三)科學的定額標準體系尚未建立
不少地方的預算安排方法到現在還是粗略估算、簡單平均、硬性包干的方式,這些方法過于簡單,非常易于操作,然而經常造成部門間苦樂不均。編制低標準或者無標準,例如,業務招待類預算編制標準比較低,在實際支出方面往往出現超標。當下,業務招待費是根據單位公務費的5%進行編制,而預算金額一般為千余元到幾千元,已無法很好地滿足相關工作需要。隨著部門間跨地域業務交流逐漸增多,相關招待費用明顯增多。不少的單位為了兼顧相關的標準和實際情況,會采取在會議費、業務費中列支,有時還占用相關的專項資金,這就導致了核算不實。許多的公用經費還沒有相關的編制標準,例如,會議費。當下,這些沒有編制標準的費用還是進行單項核定,隨意性較大,使得資金控制與管理難度進一步加大。
(四)項目預算編報不規范
目前,人員、公用支出定員定額管理逐漸規范,鄉鎮財政部門在預算編報方面自由裁量權逐漸收縮至項目預算,項目預算編報里面的沒有根據設置項目、公用支出設置項目等相關問題普遍存在。這主要是因為:第一,項目預算的內涵和外延還沒有進行明確;第二,項目預算的具體支出內容還沒有進行細化。在預算確定之后,需要嚴格按照預算進行辦事,不能進行隨意的更改,徹底解決預算:預算粗粗算,追加報告滿天飛,專項結轉過多的弊端。
(五)缺乏部門預算編制的監督和績效考核機制
民眾基本上都是通過媒體了解財政預算報告,而相關的預算數據和決策過程對于普通民眾來說都是機密范疇,并未建立起長效的部門預算編制的監督與績效考核機制。此外,部門預算尤其是項目支出預算還未建立起高效的績效考評、追蹤問效機制,在實際編制當中,因為項目沒有什么可比性,同時相關的可行性論證也不是太充分,很難做到輕重緩解的排序。雖然對財政預算的實施與結果進行相關的績效考核是大勢所趨,然而各級財政部門在這方面的經驗還是比較缺乏,難度較大。
二、鄉鎮財政部門預算規范化管理的幾點意見
(一)以全口徑預算為目標
將全口徑預算作為目標,逐步完善上年結余、上級轉移支付預算編制方法,從而推動上年結余和上級支付資金納入部門預算。從字面上我們就可以看出,預算實際上就是預計與測算,上年結余和上級轉移支付雖然無法進行非常準確的預計,但是能夠運用相關科學方法進行測算。所以,鄉鎮財政部門可以基于歷史數據和增長情況把上年結余、上級轉移支付等相關的資金納入部門預算當中。
(二)以預算外收入納入預算管理為契機,促使部門預算編制單位與編制內容的齊全與完整
當下,各界人士都希望將預算外收入納入預算管理當中,并且對于這種情況的相關政策也在推出,所以,今后將預算外收入納入部門的預算管理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因此,鄉鎮財政部門需要加快推進預算外收入納入預算管理的改革工作,使得部門預算編制單位與編制內容更加齊全與完整。
(三)確定合理的定員定額標準
基于可用的財力,同時結合各部門間的一些差異,來確定合理的定員定額標準。對人員經費,根據部門人員編制與工作標準來進行逐人核定;對公用經費,根據部門的分類,基于合理開支定額來進行預算的編制;對公用支出,必須基于項目的實際情況和需要,絕對不可以“一刀切”進行分檔。
(四)建立健全人大預算監督制度
一方面,基于部門預算,不斷加大審查監督力度。人大財經要提前介入到財政預算草案的編制,從而及時地掌握預算的總體情況和各個部門對于預算的相關建議,認真做好預算的審查工作,按照相關的規定進行實質性的審查,并且強化對那些預算外資金的管理和監督工作。另一方面,監督工作要將經常性和突擊性進行結合,從而有效的強化預算執行監督。根據實際情況,建立起重大財經情況報告備案制度以及重大支出的審批制度,同時結合預算執行的檢查,認真落實好對那些預算違法行為的制裁,從而有效提升預算的約束力。
(五)預算資金與部門工作績效直接掛鉤,推行績效預算模式
對那些發展性項目支出,將年度預算編制到相關的具體項目,進行相關的成本評估與效益分析,對項目進行可行性論證,編制項目概算,將有限的資金用于那些價值最高的項目。此外,制定出科學的績效評估指標體系,把部門經費和績效評估進行掛鉤,并且將績效指標與達到指標所需資金進行聯系,從而由單純的財政撥款關系轉變成完成任務所需資金的一種條件關系,從而有效的提升預算約束力。從而為財政合理削減支出及政府機構和人員精簡提供了依據,也使真正重要而且績效高的部門能獲得更多的預算撥款。最終實現了預算資金的有效配置。
(作者單位為昌圖縣基層財政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