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敏
【摘要】作為展示手段的一種,文物陳列在《辭海》中被解釋成“布置”的意思,對作為民族博物館主體建筑而存在的文物陳列室而言,其作用是對文物展品進行布置。本文將民族博物館中涉及文物陳列的內容作為主體,從本質和藝術兩個方面出發,分別結合實際情況展開了系統、深入的探討,供相關人員參考。
【關鍵詞】民族博物館;文物陳列展覽;本質及藝術
陳列既是博物館的基本職能,還是日常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以展覽民族歷史文化為主要目的的民族博物館,在文物陳列方面存在的問題需要引起人們足夠的重視。陳列民族文物的本質是對民族文化進行突出展示,作為陳列民族文物的主要平臺,對民族博物館而言,文物陳列不僅是彰顯人文關懷的途徑,更是兼具感情化和知識化特征的活動,只有保證陳列方式豐富多樣,才能做到吸引觀眾的目光,本文所探討內容具有的現實意義自然不言而喻。
一、民族博物館文物陳列的本質
陳列民族文物的本質,是對民族文化進行突出展示。作為綜合性藝術的代表,陳列在真實性、廣告性以及思想性等方面提出的要求十分嚴格,可以說陳列是與消費者距離最近的一種時尚藝術。作為民族博物館服務觀眾的主要內容,文物陳列展覽的質量,在某些時刻,甚至能夠決定民族博物館未來的發展。首先需要明確以下內容,文物陳列是視聽形象與科學內容的結合,對民族博物館的藏品、人員素質以及管理效率具有直觀展示的作用,是對民族博物館水平加以衡量的主要標準。由此可以看出,高規格、高等級的民族博物館,陳列水平往往相對較高,而達到這一目標的關鍵,是保證所開展陳列設計工作的科學性與系統性,這是因為文物陳列并非將文物簡單、隨意地進行羅列或擺放,而是需要有藝術結構作為支撐。以陳列本質為切入點不難發現,對博物館而言,文物陳列的目的并不局限于陶冶觀眾情操的方面,還需要通過文物陳列,將文化信息提供給觀眾,這就決定了文物陳列在信息傳播方面具有的功能,與其他陳列形式存在本質上的差別。隨著社會的發展,觀眾對文物陳列具有的需求,正朝著多元化的方向前進,對題材和視覺表達方式進行創新成為了必經之路,正是因為如此,現階段,民族博物館在設計陳列內容方面,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文物陳列的特點可以被概括為“以題材、主體、素材結構等方面具有的特色為基礎,對不同的藝術表現風格、視覺表現手段和信息傳播媒介進行科學應用,以此來保證文物陳列工作的全面性”。如果陳列展覽的主題是弘揚民族文化,那么,陳列內容就應當集中在兩個方面,分別是文物藏品以及輔助材料,以特定藝術手段為依托,對自然歷史、人類歷史規律所涉及的內容加以展示,將民族博物館的藏品、管理水平還有科學水平,以系統并且直觀的方式展現給觀眾。
二、民族博物館的文物陳列藝術
民族博物館用來吸引觀眾目光的方式,以豐富多樣的陳列方式為主,保證文物陳列展取得應有社會效果的關鍵,是了解對觀眾而言,什么是“興奮點”。調查結果表明,“興奮點”常常與知識盲點聯系在一起,這是因為觀眾在進入民族博物館和進入其他娛樂場所時,內心的訴求存在著較為明顯的差別,大多數觀眾希望能夠通過參觀博物館的方式,獲取知識,確定知識盲點并有針對性地進行強化,就成為了民族博物館在文物陳列過程中,需要重點關注的內容。民族博物館的文物陳列藝術,不僅包括前期創作,還涉及到后期的藝術實踐。文物陳列既要做到形式與內容相統一,還要通過具有創新性的制作和傳遞形式,保證觀眾能夠在短時間內了解并對相關內容具有較為系統的記憶,實現上述目標的關鍵,是“形式服從內容”。對陳列內容進行突出的前提是其所對應的表現形式科學、有效,受所陳列文物時代、內容和主題影響,每臺陳列展覽適用的形式往往存在較為明顯的區別。一般來說,民族博物館用來對文物進行陳列的藝術形式,有以下幾種:其一,適合藝術藏品的美學展出。該藝術形式需要單獨陳列展品,保證每位觀眾都能夠從各個角度看到展品,陳列重點則集中在空間、背景還有立體感三個方面,在此基礎上,結合實際情況,確定是否需要對教育設備、相關文獻進行陳列。其二,適合自然科學的生態展出。該藝術形式需要再造不同物種的生存環境。其三,適合考古、歷史和人種學的綜合展出。該藝術形式常用作歷史文物的綜合性展出,利用文獻與視聽手段相結合的方式,在觀眾眼前再現綜合文化,當然,該藝術形式的陳列內容也相對廣泛,宗教、藝術、經濟學、地理學等均有所涉及。
三、結論
綜上所述,民族博物館并不是無法融入日常生活的教育機構,想要避免民族博物館被孤立的情況出現,將日常生活作為陳列展覽的一部分,就顯得很有必要。無論是設計還是經營陳列展覽,都不應當與民族特征和日常生活相割裂,根據現有資源,豐富文物陳列方式,保證所陳列文物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激發觀眾興趣,是獲得觀眾認可的前提,更是傳承優秀民族文化的關鍵,希望文中討論的內容可以在某些方面給從事相關工作的人員以啟發。
【參考文獻】
[1]李威.民族博物館的建設與發展[J].清遠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10(02):1-8.
[2]肖茂興.少數民族博物館的陳列展覽研究[J].藝術科技,2016,29(05):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