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明 梁國祥
摘 要:我國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離不開林業產業的支持,同時林業對于全球生態環境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近年來林業造林方法得到了改善和優化,營林生產管理措施得到了完善和落實,促進了林業的繁榮發展,為社會創造了大量的財富,為生態環境的保護貢獻了力量。
關鍵詞:林業造林;營林生產;管理措施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近些年隨著科技的進一步發展,我國各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發展,林業發展方面也是如此,現階段,林業相關工作人員,不斷結合造林區的地理環境情況,改進優化林業造林方法,提升了種苗的存活率,在此基礎上還需要相關部門完善落實營林生產管理措施,保障林業生產的可持續健康穩定發展。本文主要從林業造林法和營林生產管理措施兩方面就行研究分析,具體內容如下。
一、現代林業發展現狀
我國雖然國土面積大但是人口眾多,還有大量荒漠以及戈壁等地區,并且為了發展經濟犧牲了一部分環境利益,所以目前我國林業方面發展的現狀主要為: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地理位置差異化顯著,林業發展不平衡,林業作為衡量地區生態環境的重要指標面臨的壓力大等等。目前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迅速且穩定,所以我國相關部門越來越重視林業發展,并且開展了植樹造林的政策,力求促進社會主義的全面發展,早日步入發達國家行列。
二、林業造林的具體方法分析
1.基于林業清理的造林方法。林木的健康成長離不開良好的生長環境,定期進行林業清理,將一些有害垃圾雜物等清理掉,為樹木的生長提供適宜的環境很有必要。進行林業清理要結合造林區的地理情況,對于大面積平緩的地區可以集中全面清理,對于地勢復雜的位置則可以采用只對重點位置清理的方法,比如遼西地區,有的位置地勢高低不平,則需要針對性進行清理。清理時選擇的方式可以是焚燒、化學藥劑、清掃等,相關工作人員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安排。
2.基于播種的造林方法。樹木的種植上,可以采用播種法,就是直接將種子播撒到地面的方式,可以選擇一些對播種技術要求不高且易成活并且適應當地氣候的種子等,像遼西這樣的北方地區可以選擇桃樹或者杏樹的種子等,需要注意的是,雖然對播種技術要求不苛刻,但是對于土壤和地勢要求還是蠻高的,需要地勢平坦且土壤比較肥沃為宜,待種子發芽之后,要定期進行護理,尤其要預防病蟲害等。
3.分殖造林方法。除了通過播撒樹木種子以外,人們還可以采用分殖造林法進行種植,此種方法的顯著優點是成本低,成活率高,且只要土壤比較肥沃,就能夠迅速生長。分殖造林法可以以較低的成本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如果條件適宜,值得大力推崇。
4.植苗造林方法。近些年應用比較廣泛的造林方法是植苗造林法,顧名思義就是將培植好的樹苗栽種到造林區,這種方法的優點是成活率相當高,對土壤肥沃程度以及地勢情況要求低,需要注意的是要保護樹苗的根系完整性,并且要保障充足的水分供給,同時選擇的幼苗種子的品質要有保證,才能從整體上提升植樹造林的效率,促進植樹造林工作的順利開展。
5.防治林業災害方式。林業的發展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響。比如自然災害,政策措施以及人為因素等。林業的發展對于我國自然環境的改善,防治水土流失,保護生態環境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所以要加強防治林業災害的措施,保障林業的健康發展。主要的防治措施有,定期進行病蟲害的防治工作,加強對林區的監控力度,杜絕一切可能存在的隱患,比如說火災等,從多方面入手,保障林業資源的安全健康發展。
三、基于營林生產的基本管理措施分析
1.采用科學合理的方式構建苗木基地。大規模的進行植樹造林計劃,離不開優質苗木的支持。只有保證苗木的質量,才能更加有效的提高林業的生產效率。所以需要一套完備的,科學合理的方式建造苗木基地。從種子的選擇到種苗的生長以及苗木種類的選擇等等都需要進行合理有效的安排,相關工作人員要加強對苗木的監管,定期對苗木進行病蟲害檢測,一旦發現問題,要及時解決,保障苗木的健康成長。
2.構建完整的苗木基地運營機制。種苗的質量固然是影響林業發展的一方面,但是整個苗木基地的運營機制的管理規劃同樣對林業的生產效率具有重要的影響。在市場經濟監管下,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求,種植滿足市場需求的苗木,能夠將經濟效益最大化,可以和園林綠化等相關的企業進行合作,實行訂單制等,從多維度提高種苗基地的效益。
3.加強對苗木引入的成本控制。實行林業造林計劃需要的苗木數量十分龐大,并且呈現逐年增長趨勢,社會對苗木的數量以及苗木種類的需求越來越多,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苗木的引入成本,就相當于降低了林業投入資本,從而可以產生更大的林業效益,同時需要引進先進的科學技術,縮短苗木的培育時間,提升苗木的培訓速度,提高苗木的培育效率,提升林業的整體經濟效益。
4.注重營林質量的提升。隨著社會的進步,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矛盾越來越突出,因此林業生產的發展越來越得到國家有關部門的重視,提高營林質量刻不容緩。首先,要提高人民對林業資源保護的意識,減少人為因素對林業生產發展造成的危害,有關部門要明確各自的責任,互相監督,嚴格按照相關政策法規進行落實,加強對林區的監管力度,一經發現危害林業生產的破壞性行為,則要嚴格進行懲治,根據各地區的發展情況可以實行有特色的管理制度,比如獎懲制度、比賽活動等等,積極推進林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5.遵守林業發展的客觀規律。事物的發展擁有本身的自然規律,如果違背了發展規律,那么必將面臨失敗,林業的發展同樣需要遵循其發展的客觀規律。由于各地區氣候、地勢、土壤等因素各不相同,所以發展規律也是不同的,需要相關部門根據地區特色遵循其發展規律,提升林業的發展效率。苗木的存活率和生長情況是判定林業種植技術的重要考核標準,根據這些數據指標,可以幫助證明苗木相應的客戶發展規律,反之又能促進林業的發展,兩者相輔相成,只有遵循林業發展的客觀規律,才能更好的保證林業的科學可持續發展。
四、結語
目前我國面臨的環境形勢比較嚴峻,水污染、空氣污染、水土流失等問題依然存在,所以林業的發展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重點關注。林業造林對林木業的發展,以及生態環境的保護、社會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通過本文可知,林業造林的主要方法有清理造林法、播種造林法、分殖造林法、植苗造林法等。在健康完善的運營機制下,科學合理對苗圃進行規劃,保證苗木的質量,控制苗木的引入成本是有效的加強營林生產管理的重要措施,為我國林業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參考文獻:
[1]高峰,劉愛霞,陳希文.探究現代林業造林方法及營林生產管理[J].農民致富之友,2016,(2):143-144.
[2]徐健.林業造林方法及營林生產管理措施[J].低碳世界,2016,(4):217-218.
[3]孫會平.林業造林方法及營林生產管理的措施分析[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5,(13):292.
[4]黎志華.試論林業造林方法及營林生產管理的措施分析[J].農業與技術,2O14,(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