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楠
摘要:中學語文課程內容教學中極為重要的一部分即為閱讀教學。閱讀教學不僅使得國家相關的教育方針得以落實,而且它也是語文內容教學的主要方式,其目的是對學生進行閱讀能力的培養,從而提升學生的綜合語文素養,這與新課程改革的基本思想相符。課程改革基本政策的提出,對歷年來語文閱讀教學中所存在的應試教育和教師個人教學方法問題進行了改善,但是新時期閱讀教學仍然存在很多問題,在此形勢下進行教學重新定位,分析教師所存在的教學問題,對教學效率進行有效提升,成為了語文閱讀教學接下來的主要任務。
關鍵詞:新課改;中學;語文;閱讀教學
語文教育在不斷的實踐和探索中以其自身的獨特性質進行發展,在整體的素質教育中發揮出了重要的作用。語文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從簡單的漢字、詞語和句子到段落和章節,而且語文資源是無處不在的,人們每天的交流、溝通、寫作都是語文的最直接體現。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交流溝通需求的不斷增加,使語文閱讀教學得到了重視,對于中學語文教學中閱讀能力的培養,成為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而目前中學語文閱讀教學中仍然受到應試教育和教師個人因素的影響,使教學的效率難以得到提高。基于此,本文通過資料查詢、研究成果借鑒和舉例分析等方式,針對新課改下中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定位、現存問題、改進策略進行了研究。
一、中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國家新課改的不斷推進之下,對于基礎語文課程的改革也變得愈發的深入,作為語文教學的關鍵,對于閱讀教學的重視,可以使學生的知識水平、品德修養、表達能力和自主的創作創新能力得到根本上的鍛煉和提升。在新的課程標準中有明確的提出,需要學生具備獨立語文閱讀能力、對情感的體驗進行注重、對多種形式的閱讀方法進行掌握。葉圣陶先生也曾對閱讀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認為多讀作品和多進行語感的訓練,則將實現對文字的熟練駕馭。從這些均可以體現出中學閱讀教學的重要性,但是縱觀目前的中學語文教學發展,其仍然受到來自于應試教育的影響,對閱讀教學的進一步發展進行了阻礙,以下就針對中學閱讀教學應試教育問題進行具體的闡述。
(一)應試教育
應試教育主要是指與社會的實際需求相脫離,最終目的是考試的一種教學方式。該種教育理念與素質教育背離,是機械化、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對于教學效果的檢查不是由學生整體素質發展為標準,而是由升學率來決定,雖然可以達到升學的目的,但對于學生能力發揮和綜合素質的培養進行了限制。這種填鴨式教學對各類科目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其中作為基礎類科目,中學語文課程教學當然也不例外。
應試教育對中學語文閱讀教學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從整體上而言,其與素質教育相背離,改革勢在必行,可是縱觀目前我國的教育現狀,應試教育為所有的學生提供了一個公正公平的基礎教學模式,特別是為貧困地區的學生同樣提供了可以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應試教育使學生可以得到全面扎實的基礎知識的學習,我們應該在應試教育的壓力下,對學生進行積極有效的教學,通過對壓力的適度調整,使其成為一種“積極壓”。雖然應試教育存在的弊端不言而喻,但是綜合考慮,對其正面意義仍不能忽視,我們應該在保證應試教學的基礎上,進行從應試教育到素質教育的轉化,實現在基礎知識教授前提下的全面素質培養。
(二)教師的個人因素
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開始,關于教師職業的發展就已經逐漸地成為國際教師教育所研究的重點問題。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之下,教師必須要做到自身的提升,其對教育改革的理解將會對新課改的整個過程及效果產生影響,因此新課改下對教學中教師所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十分的必要,以下就針對中學語文閱讀教學教師所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
二、中學語文閱讀教學改進的意見
呂叔湘先生在1978年就針對中小學的語文閱讀教學提出了批評意見,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用少、慢、差、費進行了概括。雖然數十年過去了,新課改也提出數次,但是縱觀目前我國的中學語文閱讀教學,問題仍然存在。應試教育的理念根深蒂固,以及教師自身問題因素的存在,都阻礙了閱讀教學的進一步發展,以下就針對中學閱讀教學現存問題進行改進策略的分析。
(一)強化學生主體地位
朱紹禹認為,閱讀學角度下,閱讀文章是讀者根據文本提取意義,并且在此基礎上進行重組的過程;教育心理學下,學生是具有無限潛能的正在發展中的人,是學習中的主人。為了對應試教育的阻礙問題進行打破,需要將課堂主導交還與學生,雖然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被提出很多次,但是學生被動式、灌輸式學習問題仍然存在,課堂學生主體地位的樹立需要得到切實的執行,需要讓學生“動起來”。
(二)“教學有法,教無定法”
應試教育對中學語文閱讀教學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從整體上而言,其與素質教育相背離,改革勢在必行,但是應試教育為所有的學生均提供了一個公正公平的基礎教學模式,使學生可以得到全面扎實的基礎知識學習,其存在的弊端不言而喻,但對其正面意義仍不能忽視,基于此,需要對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關系進行調整,使這兩者得到積極的融合,即要做到教學有根據,但是也要對教學方法進行變通,實現合理的創新,不偏離教學目的,但是也需解放應試教育的枷鎖。
總而言之,為了對目前中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所存在的應試教育思想進行徹底的打破,需要實現新課標素質教育的落實,當然最為重要的還是課改主要涉及對象,即為教師和學生的思想及行為上的調動。
(三)注重閱讀教學性質目的,進行反思教學
針對中學語文教學而言,閱讀教學所占的地位和作用不言而喻,因此在進行閱讀教學時,教師均投入很多的精力和時間,但是這種重視需要建立在正確的理念和目的之上,目前針對中學語文閱讀教學,存在教師對其教學性質和目的理解上的偏差,應試教育的觀念仍然普遍的存在,因此就需要對教師的語文閱讀教學理念進行引導和正確的建立??梢蚤_展語文閱讀教學的相關座談會、研討會,為教師接下來的語文閱讀教學提供基本的大方向,同時也可以在另一方面積極的發展反思教學,使教師的語文閱讀教學能夠一直在正確的道路上前行,即不過分的依賴固定教學模式,又能夠在教學中不斷的拓展創新,尋找適合實際教學情況的模式方法,提升語文閱讀課堂的效率,具體反思的途徑歸納如下:
(四)語文教師閱讀興趣的培養
語文科目教學中,極為重要的一部分即為閱讀,而要做到閱讀教學的高質量、高效率,需要保證教師在具備基本的技能水平之上,必須是一個優秀的讀者。語文不是固定的,其外延至生活的方方面面,這也使語文知識無邊界。因此需要教師將閱讀作為生活中的一部分,只有將閱讀變成越來越多教師的生活有機構成,才可以為教師專業的整體發展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
三、結語
應試教育和教師個人影響因素的存在是阻礙中學語文閱讀教學的主要原因,其影響深遠,不是一人之力就可以改變的,在這樣的形勢之下,需要將新課改積極的落實,實現多角度、有創意的閱讀教學,促進教師、學生和課本間的交流。另外在此基礎之上,將學生的主體地位進行體現,教學上實現“教學有法,教無定法”,使應試教育模式向素質教育模式逐漸轉變,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而教師方面則需要對教學的性質目標進行明確,積極進行反思教學,增加閱讀,提升自身的語文素養和教學水平??偠灾?,要想對新課改下中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問題進行徹底的解決,仍然需要更多人的加入,進行更為深層次的探討和研究。
參考文獻:
[1]祝念亭,高聚祥.中學語文應試教育的現狀再也不能繼續下去了[J].教育日報,1997.
[2]李琳琳.語文新課標的閱讀理念與葉圣陶閱讀教學思想研究[J].現代交際,2009 (4):8-9.
[3]陶應.中學語文“生活切入式”閱讀教學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0.
[4]侯曉莉.淺談如何在小學閱讀教學中進行朗讀訓練[J].新課程學習:上,2012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