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鳳勤 李三玲
【摘要】本文以業務系統數據庫清單為研究對象,從業務系統、業務系統數據庫、數據庫清單三個方面進行了較為系統的論述,為課題研究的初步理論研究,確定研究的基本框架。
【關鍵詞】業務;系統;業務系統;數據庫;清單
一、業務系統
就企業而言,業務系統就是“圍繞企業的定位需要有一套相應的運行機制來實行,這套運行機制指的就是業務系統,主要包括企業達成定位所需要的業務環節、各合作伙伴扮演的角色以及利益相關者合作與交易的方式和內容。”或者說是:“業務系統是指企業達成定位所需要的業務構成方式,是企業通過整合資源建立的利益相關者之間的治理關系。”就是指一個企業把自己的產品推向市場并取得最大化收益的一個企業分系統。以模塊劃分,業務系統包括營銷規劃、銷售平臺、銷售進程管理、客戶服務管理、客戶關系管理、風險防范。
企業業務系統解決的是企業的外部問題,是與解決企業內部問題的組織系統相輔相成的。企業組織系統解決了人的問題、產品的問題,那業務系統解決的就是:人如何將產品賣出,并且使企業利潤最大化。
一個企業生產的產品設計好之后,要想實現產品價值,并獲得利潤,這需要很多人參與進來。我們的產品可能要銷售給一些外部的供應商,供應商再把產品分散到各個銷售網點,產品最終供應到消費者手中,企業獲得回報。這整個過程中涉及很多人,我們把這些人稱為利益相關者。這些利益相關者是通過什么方式聯系到一起的?又是運用了什么樣的交易內容和交易方式?是如何管理的?這些過程就是我們所說的業務系統。
就行政業務而言,“行政業務系統指構建綜合電子政務平臺、整合公共服務。”這些業務系統包括政府辦公業務資源系統、金關、金稅、金融監管/金卡、宏觀經濟管理、金財、金盾、金審、社會保障、金農、金質、金水、金檔系統等。
行政業務系統亦稱政務系統,是政府在其管理和服務職能中運用現代信息和通信技術,實現政府組織結構和工程流程的重組優化,超越時間、空間和部門分割的制約,全方位地向社會提供優質、規范、透明的服務,是政府管理手段的變革。一般而言,政府的主要職能在于經濟管理、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而電子政務就是將這四大職能電子化網絡化,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對政府進行信息化改造,以提高政府部門依法行政的水平。
電子政務的4個突出的特點:電子政務將政務工作更有效、更精簡;電子政務將政府工作更公開、更透明;電子政務將為企業和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務;電子政務將重新構造政府、企業、居民之間的關系,使之比以前更加協調,使企業和居民能夠更好地參與政府的管理。
電子政務是國家實施政府職能轉變,提高政府管理、公共服務和應急能力的重要舉措,有利于帶動整個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的發展。電子政務市場規模初顯。
在國家的大力支持和推動下,我國電子政務取得了較大進展,市場規模持續擴大,據《中國電子政務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前瞻》數據顯示,2006年,我國的電子政務市場規模為550億元,同比增長16.4%;2010年,其市場規模突破1000億元;2012年,其市場規模達到1390億元,同比增長17.3%。電子政務軟件與服務市場的規模有望突破1080億元。
在現代計算機、網絡通信等技術支撐下,政府機構日常辦公、信息收集與發布、公共管理等事務在數字化、網絡化的環境下開展。它包含多方面的內容,如政府辦公自動化、政府部門間的信息共建共享、政府實時信息發布、各級政府間的遠程視頻會議、公民網上查詢政府信息、電子化民意調查和社會經濟統計等。
在政府內部,各級領導可以在網上及時了解、指導和監督各部門的工作,并向各部門做出各項指示。這將帶來辦公模式與行政觀念上的一次革命。在政府內部,各部門之間可以通過網絡實現信息資源的共建共享聯系,既提高辦事效率、質量和標準,又節省政府開支、起到反腐倡廉作用。
政府作為國家管理部門,其本身上網開展電子政務,有助于政府管理的現代化,實現政府辦公電子化、自動化、網絡化。通過互聯網這種快捷、廉價的通信手段,政府可以讓公眾迅速了解政府機構的組成、職能和辦事章程,以及各項政策法規,增加辦事執法的透明度,并自覺接受公眾的監督。
在電子政務中,政府機關的各種數據、文件、檔案、社會經濟數據都以數字形式存貯于網絡服務器中,可通過計算機檢索機制快速查詢、即用即調。
籠統地講,“業務系統,泛指所有支持業務活動的系統,并不限定其技術實現方式。”
二、業務系統數據庫
數據庫(Database)是按照數據結構來組織、存儲和管理數據的倉庫,它產生于距今50年前,隨著信息技術和市場的發展,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以后,數據管理不再僅僅是存儲和管理數據,而轉變成用戶所需要的各種數據管理的方式。數據庫有很多種類型,從最簡單的存儲有各種數據的表格到能夠進行海量數據存儲的大型數據庫系統都在各個方面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在信息化社會,充分有效地管理和利用各類信息資源,是進行科學研究和決策管理的前提條件。數據庫技術是管理信息系統、辦公自動化系統、決策支持系統等各類信息系統的核心部分,是進行科學研究和決策管理的重要技術手段。
業務系統數據庫就是指企業事業單位及行政管理機構業務系統所使用的數據庫。由于各企業事業單位及行政管理機構的業務類型、業務量、業務需求不同,所使用的數據庫有所不同。數據庫系統有大小之分,大型數據庫系統有SQLServer、Oracle、DB2等,中小型數據庫系統有Foxpro、Access、MySQL。按照類型可以分為關系型數據庫,非關系型數據庫。其中非關系型數據庫包括NOSQL類的新型數據庫。還可以分為層次式數據庫、網絡式數據庫和關系式數據庫三種。不同的數據庫是按不同的數據結構來聯系和組織的。
數據庫主要特點:(1)實現數據共享。數據共享包含所有用戶可同時存取數據庫中的數據,也包括用戶可以用各種方式通過接口使用數據庫,并提供數據共享。(2)減少數據的冗余度。同文件系統相比,由于數據庫實現了數據共享,從而避免了用戶各自建立應用文件。減少了大量重復數據,減少了數據冗余,維護了數據的一致性。(3)數據的獨立性。數據的獨立性包括數據庫中數據庫的邏輯結構和應用程序相互獨立,也包括數據物理結構的變化不影響數據的邏輯結構。(4)數據實現集中控制。文件管理方式中,數據處于一種分散的狀態,不同的用戶或同一用戶在不同處理中其文件之間毫無關系。利用數據庫可對數據進行集中控制和管理,并通過數據模型表示各種數據的組織以及數據間的聯系。(5)數據一致性和可維護性。以確保數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主要包括:①安全性控制。以防止數據丟失、錯誤更新和越權使用。②完整性控制。保證數據的正確性、有效性和相容性。③并發控制。在同一時間周期內,允許對數據實現多路存取,又能防止用戶之間的不正常交互作用。④故障的發現和恢復。由數據庫管理系統提供一套方法,可及時發現故障和修復故障,從而防止數據被破壞。
隨著信息管理內容的不斷擴展,出現了豐富多樣的數據模型(層次模型、網狀模型、關系模型、面向對象模型、半結構化模型等),新技術也層出不窮(數據流、Web數據管理、數據挖掘等)。每隔幾年,國際上一些資深的數據庫專家就會聚集一堂,探討數據庫研究現狀,存在的問題和未來需要關注的新技術焦點。過去已有的幾個類似報告包括:1989年FutureDirectionsinDBMSResearch-TheLagunaBeach Participants;1990年DatabaseSystems:AchievementsandOpportunities;1991年W.H.Inmon發表的《構建數據倉庫》;1995年Database。
三、數據庫清單
數據庫清單有廣義與狹義兩種表述:廣義的數據庫清單是指一個機構所使用的全部業務系統中的數據庫名冊及使用情況。狹義的數據庫清單是指數據庫中表的清單,數據清單的列相當于數據庫的字段(構成記錄的基本數據單元),數據清單中的列標題相當于數據庫中的字段名稱(位于數據清單的最上面);數據清單中的每一行相當于對應數據庫的一個記錄(某個特定項的完整值)。就是說清單和數據庫中的表是相關聯的,成一一對應的關系。
本課題所討論的是廣義層面上數據庫清單,即一個機構所使用的全部業務系統中的數據庫名冊及使用情況。
【本文系2016年河南省檔案科技計劃項目的階段性成果,批準號:2016-X-11】
【參考文獻】
[1]周通.BL公司跨境貿易電子商務商業模式研究[D].鄭州大學,2014.
[2]劉揚.商用車聯網企業的商業模式創新策略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5.
[3]史璐.智慧城市的原理及其在我國城市發展中的功能和意義[J].中國科技論壇,2011(05):97-102.
[4]劉越男,梁凱,顧偉.電子文件管理系統實施過程中元數據方案的設計[J].檔案學研究,2012(02):5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