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廣宇

2月27日,在印控克什米爾地區夏季首府斯利那加附近,人們聚集在戰機殘骸旁。
印度和巴基斯坦又“開打”了。
2月26日,印度軍機越過克什米爾地區的印巴實際控制線,空襲巴控克什米爾地區一座“營地”。巴基斯坦則于2月27日表示,巴方在這次沖突中擊落了2架印方戰機,在該地區俘獲一名印軍飛行員,并堅決否認“營地”的存在。
事件的導火索,是今年2月14日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發生的自殺式爆炸。爆炸造成40名印度軍人死亡,印度指稱,爆炸的罪魁禍首是巴基斯坦武裝組織“穆罕默德軍”,印方此次空襲的正是這些武裝分子的“營地”。
美聯社稱,這次開火是自1971年第三次印巴戰爭以來,兩國間首次越過對方實際控制線的空襲。印度和巴基斯坦自分治后沖突不斷,分別于1947年、1965年和1971年發生三次較大的戰爭,小沖突則就更多。
事件發生后,印巴兩國一度進入“疑似戰爭”狀態。巴控克什米爾地區學校被關閉,巴基斯坦全國空域被關閉,航空交通徹底打亂。巴基斯坦總理伊姆蘭·汗表示:“一旦印度發生侵略行為,巴基斯坦別無選擇,只有回擊。”印度總理莫迪則回應:“所有印度人都應該像墻一樣,像石頭一樣屹立不倒。”雙方網民也在社交網絡吵成一團。
因為超出常規的“越線打擊”行為,“開火”迅速引起了國際社會的擔憂。
中國國防部發言人任國強對此事回應表示,當務之急是雙方都應保持克制,通過對話協商妥善處理有關問題,采取有力措施防止沖突進一步升級。俄羅斯外交部則表示愿意提供對話平臺和幫助。
多方斡旋之下,巴基斯坦首先釋放善意。2月27日,伊姆蘭·汗呼吁雙方通過對話解決兩國沖突。3月1日,巴基斯坦將印度被俘飛行員送返印度。此后24小時內,印巴實際控制線兩側保持了平靜。巴基斯坦空域于3月4日恢復開放,兩國邊境的一個載客列車服務也恢復通行。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研究員傅小強認為,由于兩國都是核武器國家,雙方“應該會盡量保持克制”,但在常規層面,沖突可能會有限升級。印度國內也有分析稱,莫迪政府的精力將用于準備馬上到來的大選,巴方又在主動解決問題,爆發大規模戰爭的可能性暫時不大。
短暫平靜一天后的3月2日,印方立刻指認巴方違反與美國之間的軍售協議,在沖突中使用美制F-16型戰機,遭到巴方否認。2日到4日雙方又數次在實際控制線附近開火,造成多位平民和士兵傷亡。
這正如巴控克什米爾地區一位官員在社交網站上寫下的一句話:“你永遠不知道什么時候波瀾再起。局勢仍然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