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杰 編輯/蘇二

吳杰
上海市中醫醫院兒科副主任醫師,醫學博士、碩士生導師。擅長治療小兒過敏性疾病(哮喘、咳嗽、鼻炎、濕疹、紫癜)、反復感冒、慢性咳嗽、厭食、便秘、腹痛、多汗、夜驚、鼾癥、多動癥、抽動癥、尿頻、血尿、性早熟等疾病及小兒體質調理。
門診時間:周一下午、周六全天(總院)
周三上午(石門路門診部)
過敏是人對正常物質(過敏原)產生的過度免疫反應,醫學上稱為變態反應。這些物質(過敏原)對正常體質的人一般沒影響,接觸到特異體質或過敏體質的人才會發生過敏反應。
隨著社會發展,生活節奏加快,壓力不斷加劇,人體的免疫功能容易出現紊亂,加上外界環境的污染和輻射加劇,致使許多原來不過敏的人逐漸演變成具有過敏體質的人。據調查,全球有22%的人群患有過敏性鼻炎、哮喘、濕疹等過敏性疾病,并以每十年23倍的速度增加。小兒因其免疫功能尚不完善,更容易發生過度免疫反應,產生過敏。而且過敏體質具有遺傳性,父母過敏體質會遺傳給子女。
1.特應性皮炎:皮膚癢、濕疹、蕁麻疹。
2.過敏性鼻炎:噴嚏、流涕、鼻塞、鼻癢。
3.過敏性結膜炎:眼癢、流淚、異物感。
4.過敏性咽炎:咽癢、咳嗽。
5.過敏性哮喘:喘息、氣促、胸悶。
6.過敏性紫癜:皮膚黏膜有瘀點、瘀斑,或伴鼻衄、齒衄、便血等。
過敏原是造成過敏的誘發因素,避免接觸過敏原是最好的預防方法。
1.常見食入性過敏原:海鮮、蝦蟹、牛奶、雞蛋、大豆、堅果、芒果等。
2.常見吸入性過敏原:塵螨、花粉、油漆、汽車尾氣、香煙、動物皮屑等。
3.常見接觸性過敏原:冷空氣、輻射、化妝品、洗滌劑、化纖用品等。
過敏體質是過敏的根本因素,中醫中藥能較好地調節過敏體質。根據臨床具體表現,過敏體質有氣虛、陰虛、痰濕、瘀血等不同證候,中醫辨證論治,采用益氣、養陰、祛濕、活血等不同方法,來調節過敏體質。
(1)氣虛體質:常見神疲乏力、易于感冒、面白自汗、聲音低怯、舌淡苔薄白,易見過敏性鼻炎、咳嗽、哮喘等過敏性疾病。藥用黨參、太子參、黃芪、白術等。
(2)陰虛體質:常見眼干,鼻干,口干,皮膚干燥,面色無華,盜汗,多夢,大便干結,舌紅、干、苔少或光剝脈細。易見過敏性結膜炎、咽炎、特應性皮炎等過敏性疾病。藥用沙參、麥冬、石斛、玉竹等。
(3)痰濕體質:常見體形偏胖,面色淡黃,痰多,容易困倦,消化不好、便溏,舌體偏大邊有齒印,苔白膩,脈濡而滑。易見過敏性哮喘、特應性皮炎等過敏性疾病。藥用薏苡仁、砂仁、陳皮、藿香等。
(4)瘀血體質:常見面色晦暗、口唇色暗、皮膚偏暗,易現瘀點瘀斑,或伴胸脅腹痛,舌質暗或有瘀點,脈細澀。易見過敏性紫癜、過敏性哮喘等過敏性疾病。藥用丹參、赤芍、當歸、香附等。
一般中藥調節2—3個月為一個療程,能較好地控制小兒的過敏狀態,減少過敏性疾病的發生和發作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