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葉潔 李曉鋒 編輯/長歌

葉潔
女,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骨傷科副主任醫師。
專家門診時間:周三上午

李曉峰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骨傷科主治醫師。
天氣不錯,70歲的李婆婆坐公交車外出散心,一路顛簸回來后,她感覺后背疼痛難忍,就到醫院就診。醫生在李婆婆的腰椎X光片上看到腰椎壓縮性骨折。這意味著,如果保守治療,李婆婆要絕對臥床至少3個月以上才能康復。
坐一趟公交車就會骨折?聽起來匪夷所思。實際上,在臨床工作中,還碰到有些患者端了盆水或打個噴嚏就骨折了,原因和李婆婆一樣,他們都患上了比較嚴重的骨質疏松癥。

如果把我們的身體比作一個房子,人體的206塊骨頭就是鋼筋和混凝土,起著支撐人體的支架作用。可若是水泥、黃沙不足或是比例不協調,房子就成了豆腐渣工程,盡管外形殷實,內部卻空心松軟,稍受外力磕碰就會斷裂、粉碎。
骨質疏松也是如此,它是以骨量減少、骨質量受損及骨強度降低導致骨脆性增加、易發生骨折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現實生活中它跟感冒、胃腸炎一樣常見,和高血壓、糖尿病一樣都是慢性病,因為前期癥狀不明顯,常常被人們忽視,只有骨折時才被察覺。因此,我們也說骨質疏松癥是靜悄悄的疾病。
骨質疏松癥的臨床表現主要有疼痛、身高變矮和駝背,但最嚴重的是并發骨折,這也是骨質疏松的主要危害。骨折的常見部位是脊柱、髖部和腕部。尤其是髖部骨折,會造成巨大的經濟和社會負擔。
目前,我國有8 800萬骨質疏松癥患者,占總人口的6.6%,是世界上擁有骨質疏松癥患者最多的國家。世界衛生組織預計,至 2020 年中國骨質疏松癥或骨密度低的患者將達到 2.86 億,而 2050年,這一數字將上升至 5.333 億。更可怕的是我國70%—80%的中老年骨折是因骨質疏松癥引起的,其中每年將近160萬人會死于髖部骨折,而存活者中約有50%致殘,生活不能自理。

絕經后骨質疏松癥是一種與衰老有關的常見病,是骨質疏松癥中最為重要的一種類型。此病主要發生在絕經后婦女中,由于雌激素缺乏導致骨量減少及骨組織結構變化,使骨脆性增多易于骨折。由骨折引起的疼痛、骨骼變形、出現合并癥,乃至死亡等問題,嚴重地影響老年人的身體健康及生活質量,甚至縮短壽命,增加國家及家庭財力與人力負擔。
因此,骨質疏松癥已成為威脅中老年人健康、嚴重影響他們生活質量的一個不容忽視的公共健康問題。
骨質疏松癥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它的嚴重并發癥“骨質疏松性骨折”,骨質疏松癥每年導致超過150萬例椎體或非椎體骨折的發生,常見于脊柱、髖部和腕部。骨折的發生與骨密度降低密切相關,而骨質疏松癥患者骨密度明顯降低。骨質疏松癥患者骨量減少,骨的顯微結構受損,骨小梁破壞,皮質骨變薄,骨骼脆性增加,應力低于骨折閾值,從而導致骨骼發生骨折的危險性升高。
骨質疏松性骨折屬于脆性骨折,是骨質疏松癥最嚴重的后果。最常發生骨質疏松性骨折的部位是脊柱、髖部、腕部。由于骨質疏松性骨折后再次骨折的風險明顯增大,所以在治療骨折的同時,還要積極治療骨質疏松癥。
骨質疏松癥的檢查依靠臨床表現、骨量測定(骨密度測定)、X光片及骨轉換生物化學指標等。一旦發現身體出現腰背部疼痛、身高縮短等現象,要盡早就醫,進行骨密度檢查,明確骨量情況。骨轉換生物化學指標可進一步明確骨質疏松微量元素的變化。

進行骨質疏松癥規范化的治療,目的是緩解疼痛、延緩骨量丟失,最重要的是預防骨折,只有這樣才能將骨質疏松對人體的傷害降至最低。不尋求積極治療,一旦發生骨折后再發骨折風險將顯著增加。首次骨折后,二次骨折的風險增至三倍,第三次骨折增加五倍,形成骨折后的瀑布效應。所以,一定要早發現、早治療。
骨質疏松癥的預防目前我們提倡三級預防:一級預防從兒童、青少年開始做起;二級預防針對中年人,尤其是絕經以后的婦女;三級預防為老年人或已是骨質疏松癥的人。
一級預防。應從兒童、青少年開始做起,通過合理膳食營養和適當的體育鍛煉將自身的骨量達到最大峰值,是預防生命后期骨質疏松癥的最佳措施。據歐美研究人員估算,峰值骨量每增加10%,成年人因骨質疏松而發生骨折的風險就可降低50%。所以飲食上多食用含鈣、磷高的食品,如魚、蝦、蝦皮、海帶、牛奶、乳制品、雞蛋、豆類、粗雜糧、芝麻、瓜子、綠葉蔬菜等。
堅持科學的生活方式。如堅持體育鍛煉、陽光下的運動,多接受日光浴,不吸煙,少飲酒,少喝咖啡、濃茶及含碳酸飲料,少吃糖及食鹽,哺乳期不宜過長。盡可能保存體內鈣質,豐富鈣庫。
二級預防。中年人尤其是絕經以后的婦女,骨丟失量加速,除了飲食和科學的生活方式外,在此期間每年應該進行一次骨密度檢查,預防性服用活性維生素D及鈣劑。運動方式由戶外的有氧運動改為稍緩和的運動方式,如走路、慢跑、太極拳、廣播體操等。
三級預防。針對老年人或已是骨質疏松癥的人應積極進行抑制骨吸收、促進骨形成的藥物治療,還應加強防摔、防碰、防絆、防顛等措施。如家中老年人的床增加護欄,浴室放置防滑墊。中老年骨折患者應積極手術,預防二次骨折。若能及早加強自我保健意識,提高自我保健水平,積極進行科學干預,退行性骨質疏松癥是可能延緩和預防的。
骨質疏松癥是一個可防可控的疾病,只要我們做有心人,正確認識骨質疏松癥,那么我們便可以避免很多因忽視骨質疏松產生的麻煩。

骨質疏松癥風險一分鐘測試題(國際骨質疏松癥基金會)
1.父母有沒有輕微碰撞或跌倒就骨骼受傷?
2.是否曾經因為輕微的碰撞或者跌倒就發生髖部骨折?
3.經常連續3個月以上服用激素類藥品?
4.身高是否比年輕時降低了(超過3厘米)?
5.經常大量飲酒嗎?
6.每天吸煙超過20支嗎?
7.經常腹瀉嗎?
8.女士回答:是否在45歲之前就絕經了?
9.女士回答:曾經連續12個月以上沒有月經(除了懷孕期間)?
10.男士回答:是否患有陽痿或者缺乏性欲這些癥狀?
只要其中有一題回答結果為“是”,即為陽性,表明有患上骨質疏松癥的危險。但這并不證明受試者就患了骨質疏松癥,是否患有這種病癥需要進行骨密度測試來得出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