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培珍 編輯/蘇二

王培珍
女,上海市中醫(yī)醫(yī)院藥劑科副主任,副主任藥師,講師,執(zhí)業(yè)藥師(中藥和西藥)。中華中醫(yī)藥學會醫(yī)院藥學分會委員,上海中醫(yī)藥學會中藥分會委員,全國中藥特色技術傳承人才培訓項目首批學員。從事中藥專業(yè)技術工作十余年,擅長中藥鑒定及調(diào)劑相關技術,具有豐富的臨床經(jīng)驗。
春天來了,在這乍暖還寒之際,樹上的葉芽慢慢舒展,花兒的蓓蕾緩緩綻放,大地漸漸地鋪上了淡綠色的地毯,上面還點綴著五顏六色的野花,而在這萬紫千紅中藏有一抹嬌羞的白色,它就是今天的主角——密蒙花。
密蒙花為馬錢科醉魚草屬的灌木植物,入藥取其干燥花蕾及花序,味甘、性微寒,歸肝經(jīng),清熱養(yǎng)肝,明目退翳,常用于目赤腫痛、多淚羞明、目生翳膜、肝虛目暗、視物昏花,為眼科常用藥。
密蒙花多分布于我國秦嶺淮河以南的地區(qū),喜溫喜濕,溫度25℃的時候最適宜其生長。其小枝略呈四棱形,灰褐色;小枝、葉背面、葉柄和花序均披灰白色星狀短絨毛。花多而密集,細如星星,組成頂生聚傘圓錐狀花序,花梗極短;花冠白色或淡黃白色,喉部桔黃色,從外面看起來其花瓣白中帶有黃色、紅色斑點,成團裹住花枝。

李時珍曾曰:“其花繁密蒙茸如簇錦,故名密蒙花。”在民間,很多地方春天里都有用密蒙花泡米蒸制糯米飯的習俗,又稱它為染飯花。
傣族人常取或干或鮮的密蒙花在水中煮沸,然后濾凈煮沸的密蒙花水,用它蒸煮糯米。蒸煮出的糯米飯黃燦燦的,透著濃郁的花香味,被稱為“毫楞”。由于金黃的“毫楞”與寺院僧侶所披的袈裟同色,故傣族人常用它作祭祖賧佛之用。